王豐翠

【摘要】在新課標的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專注于高效課堂的建構,整體優化課堂教學的路徑,引導學生實現有意義的英語課程學習。所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該綜合解讀新課標的理念,重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串聯教學的要點,豐富教學內容,推行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展開更為高效的課程學習,進而實現他們對所學知識內容的全盤建構,促進核心素養的發展。文章基于此點,對新課標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優化路徑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新課標? 初中英語? 課堂教學? 優化路徑
【中圖分類號】G633.4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3)07-0055-03
2022年4月,教育部正式出臺了《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這也標志著初中英語教師再也不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學習者和觀望者,更是實踐者和探索者。所以初中英語教師就應該深入解讀新課標的理念,明確新目標,把握新內容,理清新思路,從多個方面著手,實現更為高效的英語課程教學,建構高效的英語課堂,帶動引導學生參與更有意義的英語學習活動,實現對所學知識內容的深層次理解及綜合性應用,最終推動他們的英語核心素養獲得更為全面的發展。
一、新課標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帶來的影響
(一)重構了英語課堂教學模式
在新課標的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實施課堂教學能夠有意識地改變傳統單一化的課程教學模式,會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最大限度地完成英語教學活動。并且能夠采取更為有效的教學策略與措施,驅動學生展開更有意義的英語學習實踐。比如,考慮到學生主體性地位體現的需要,會引入自主探究式教學、提問式教學、游戲化教學等等,借助新型的教學模式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這樣一來,就勢必會沖擊傳統英語教學重復性及機械性的教學模式,能夠實現創新性課程教學模式的建構,讓學生有更為豐富的課程學習體驗,落實他們的綜合性發展。
(二)增加了學生英語實踐活動
在新課標的背景下,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減少重復性、無意義、盲目性的活動內容,盡量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這樣其實能夠讓整個課堂活動的質量更高,讓學生有更多的實踐鍛煉機會,比如展開口語交際、語篇閱讀、寫作實踐等等,讓他們的英語課程學習活動的效果更佳。同時,教師受到新課標的指導,會不自覺地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以更高的標準去實現課堂教學,合理地安排教學的時間,保證將初中英語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進行充分的結合。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英語學習效果的同時,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讓學生在多元化的英語實踐活動中達成對英語知識的全盤理解及建構,最終實現有意義的課程教學。
(三)提升了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新課標要求教師提升自身的課程教學質量,在減輕學生英語學習負擔的同時,提升他們的英語學習效率,促使他們在良好的狀態下實現更有意義的課程學習。所以教師受到新課標理念的影響,會認真對待自己的英語課堂,有效備課、有效講學。同時,教師還會更加關注課堂教學與課堂練習之間的關系,平衡好“學”與“講”、“學”與“練”之間的點,多角度地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讓學生展開有意義的課程學習實踐。這樣也能夠提升他們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提升課程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帶動引導他們獲得更為豐富的學習體驗。
二、新課標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優化的路徑
(一)串聯知識要點,實現系統教學
初中英語教師在實現課程教學時,應該看到學生在知識學習中存在的難點,那便是他們很難自主統整零散的知識點,很難將所學的知識內容在腦海中進行全盤的建構,而后在實際應用中綜合調用各項知識,達成問題的有效解決。所以為了實現更為有效的課程教學,教師就要嘗試串聯各個知識要點,幫助學生找到各單元、各文章之間的知識內在聯系。將這些知識串聯起來,實現系統教學,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建構較為完整的知識脈絡結構,以此來提升他們課堂學習的實效性,落實綜合性發展。以人教版初中英語課本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時,在本單元的寫作環節,很多學生都存在寫作條理不清、表達不明的問題。對此,教師可以串聯本單元的各項知識內容,幫助學生收集與寫作相關的知識點,實現系統教學,帶動引導學生展開有意義的寫作實踐。首先,教師可以切入主題,讓學生思考自己是使用什么方法來學習英語的,然后引導學生回顧思考可以將“英語學習”延伸成哪些子話題,讓學生積極思考,進行頭腦風暴。比如,學生可以延伸出“學習方法”“學習效果”“學習問題”“學習建議”等等。借助這種方式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的學習體驗輕松地整理并歸納本單元的知識內容;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串聯本單元的知識內容,分類整理,實現對知識的深層理解。比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給學生展示有關于學習方法的圖片,然后讓學生復述,獲得對“學習方法”英語表達方式的深層認知。再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翻回Section A 2a、2b,分角色朗讀,然后整理歸納得出有關于“學習效果”的表達方式。在讓學生鞏固“學習問題”及“學習建議”的表達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展開角色扮演,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提出自己在英語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并綜合本單元的各項知識內容去完成對建議及問題的綜合性表述;最后,當學生完成了這樣一系列的知識串聯活動之后,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將自己串聯的知識內容分門別類地羅列出來,讓他們獲得對知識的全方位理解及建構。比如,學生可以完成以下表格的撰寫:
通過以上三個環節,學生便能夠串聯起有關于本單元寫作的各項知識內容,能夠讓他們的寫作思維更為開闊,寫出更為優質的文章。
(二)豐富教學內容,貫徹寓教于樂
在新課標的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要想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能夠對英語課程具備自信心,教師就要及時地轉變傳統的課程教學模式,要嘗試利用多元化的英語教學資源,豐富課程教學內容,開設多元化、趣味化的英語教學活動,保證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英語課堂活動,達成對課堂上所學知識內容的全方位理解,由此也能夠讓整個課程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以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時,整個單元是圍繞著音樂形式和電影類型展開的,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悟并分享音樂和電影帶來的情感體驗。由此,教師在實施課程教學時,就可以以學生比較感興趣的音樂作品或者電影作品作為導入點,為學生營造較為熟悉且幽默的課堂學習氛圍,讓他們能夠在直觀的體驗中了解到各種各樣的音樂形式和電影類型,能夠嘗試串聯自身的生活化回憶,大膽地表達因為某一個音樂或者電影給自己帶來的積極情感體驗,彰顯他們個人的喜好,培養提升欣賞美的水平。當學生在展開了多元化的表達之后,他們也能夠從中西方的音樂和電影文化中看到文化差異。而教師便可以以此作為基準點,引導學生嘗試根據自己對文化的理解來分析中西方的文化差異,落實文化觀點的培養。這樣一來,便能夠切實地豐富課程教學的內容,能夠讓整個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快樂中吸收并內化知識內容,貫徹落實“寓教于樂”的原則和理念。
(三)利用信息技術,建構翻轉課堂
在新課標的背景下,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實施課程教學,建構翻轉課堂,讓教學模式及路徑更為優化。所以教師可以根據所教學的內容,使用信息技術優化知識的呈現方式,降低學生理解知識的難度,讓他們在信息技術創設的直觀情景中達成對知識的理解及運用,讓學生切實感知到英語學科的魅力與風采。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更好地展現自己對英語知識的理解,保證他們的課程學習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進而彰顯英語核心素養培育的整個過程。以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時,就可以充分借助信息技術給學生直觀呈現各種各樣的職業類型,然后讓學生針對于自己未來的職業理想和打算怎么做等問題展開熱烈的討論。在引入這一話題之后,整個課堂的氛圍將會十分活躍,學生也能夠根據自身的生活化體會,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職業理想,讓他們有更多的開口鍛煉機會。隨后,教師可以借助口語練習、閱讀活動提煉本單元的重點知識——“be going to do”,讓學生使用這一句式來表達自己的未來打算。這樣不僅充分激發了學生表達的自主性與積極性,也能夠讓學生在深度探究及表達中實現英語思維的多項發展。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前借助信息技術,讓學生搜尋自己想要了解的職業,并嘗試用英語來表達自己想要實現這一職業的決心、需要做的努力等等。在課后也可以讓學生組建成學習小組,展開實踐調研,讓他們用手機記錄自己調研的社會上的各種職業,比如環衛工、交警、小攤販等等,并用鏡頭記錄社會實踐調研的過程,用英語描述這些職業及行為,然后對自己的職業理想展開論述,這樣便能實現他們對所學英語知識內容的前后串聯及遷移運用。在多元化教學情境的渲染和引導下,學生能夠更為全面地思考自己未來想要從事的職業,并且能夠思考為實現這一理想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努力,而后為實現自己的人生計劃奮斗,順利地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的目標。
(四)優化教學評價,完善教學反饋
教學評價是英語課堂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優化課堂教學路徑必不可少的環節。因此,在新課標的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就應該關注教學評價,要實現有意義的評價行為,發揮評價反饋、激勵的價值與作用,實現對學生的積極引導。因此,在優化英語課程教學路徑時,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優化教學評價,完善教學反饋,落實學生的綜合性發展。
首先,教師應該完善評價標準。因此,教師就要豐富評價標準,比如學習能力、情感態度、思維品質等等,以這些評價標準作為切入點,設計契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評價標準,這樣才能發揮教學評價的作用,保證評價更為客觀、真實、全面,實現對學生綜合性評估,帶動引導他們達成對所學知識的深層次理解;其次,教師應該注重形成性評價。很多初中英語教師都忽視了教學過程中的評價,過于注重結果性評價導向,使得整個課程教學忽視了對學生整個學習過程的關注,也無法看到學生的英語學習特長。因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有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行為,要適時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及學習思維變化,根據前后變化的點綜合審視他們的學習活動,對他們進行全方位的評價,肯定并贊揚他們的進步,引導他們改正自己的缺點,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自信,這樣便能夠讓課程教學評價更加具有精準性和針對性,能夠對學生實現有意義的引導;最后,教師應該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教師在優化課程教學路徑的時候,離不開學生的積極參與。所以,為了進一步增強教學評價的客觀性和全面性,教師就應該嘗試從多個角度著手,引入更多的主體,讓他們參與評價。比如,可以讓學生、家長等主體參與到評價中來,綜合地審視學生的學習行為,也能讓學生對自己有更為全面的認知,進而真正意義上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教師從以上三個環節著手來實現教學評價,能夠讓整個教學反饋模式更為優化,能夠對整個課程教學起到積極的帶動和影響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標的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應該盡可能地優化英語課堂教學的路徑,要嘗試采取更為有效的策略與措施,實現更有意義的課程教學。一方面,教師要認知到新課標給英語課堂教學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教師要緊扣新課標的指示,切實優化英語課程教學的路徑。比如:串聯知識要點,實現系統教學;豐富教學內容,貫徹寓教于樂;利用信息技術,建構翻轉課堂;優化教學評價,完善教學反饋;等等。從多個方面著手,一一落實,實現高效英語課堂建構的目的,最終落實學生的綜合性發展,帶動影響他們實現有意義的英語學習。
參考文獻:
[1]孫卉.初中英語優質高效課堂構建——評《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關鍵問題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22(10):132.
[2]陳梅花.基于“雙減”政策下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構建實踐研究[J].新課程導學,2022(28):59-62.
[3]呂穎琦.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目標精準設計與優化策略探究[J].新課程(中學),2019(9):60-62.
[4]張代春.從對話教學的角度探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優化英語課堂提問的策略構建[J].新課程學習(中),2014(2):21.
[5]謝紅衛.導學? 導思? 導做——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優化策略探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09,25(4):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