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流業的發展推動著中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且對各行各業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傳統的物流產業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市場需求,物流產業亟待轉型升級。文章基于物流經濟,思考物流產業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通過對二者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并結合物流產業的發展現狀,提出基于物流經濟促進區域經濟增長的有效措施,期望物流產業能健康、低碳發展,區域經濟也能持續發展。
關鍵詞:物流經濟;區域經濟;有效措施
中圖分類號:F259.2文獻標志碼:A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3.14.030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s driv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and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various industries.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logistics industry is no longer able to adapt to the current market demand, and the logistics industry urgently needs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Based on the logistics economy, the paper considers the impac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o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nd combining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effective 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the logistics economy. It is hoped that the logistics industry can develop healthily and low-carbon, and the regional economy can also continue to develop.
Key words: logistics economy; regional economy; effective measures
近些年來,物流產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尤其是隨著電商行業的發展,物流產業的規模急速擴張,但隨之而來的,物流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日益凸顯出來,不能較好地促進區域經濟的增長。本文對物流經濟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并思考物流產業對區域經濟增長的作用,結合當前基于物流經濟的區域經濟增長現狀,提出促進區域經濟增長的切實可行的建議。
1? ? 物流經濟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基本關系
1.1? ? 物流經濟發展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
物流產業是我國的支柱產業,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離不開物流產業的支持[1],這是物流產業的優勢所在,因此物流經濟對區域經濟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各個區域應當重視物流產業的發展,物流經濟活躍起來,周邊的區域經濟就會得到提升,區域經濟的質量和水平也會得到保障。同時,發展物流經濟有助于提升區域內企業的綜合實力,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從而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1.2? ? 區域經濟發展是物流經濟發展的前提
區域的經濟發展對物流經濟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若區域經濟發展較為落后,則區域內物流產業就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物流經濟也會發展得較為滯后[2]。因此,區域經濟的發展是物流經濟發展的前提,物流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區域經濟的支持,若區域經濟發展狀況良好,那么物流產業也能得到相應的支持,發展環境也會更為和諧。
物流經濟與區域經濟發展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二者的聯系密不可分。尤其是在當前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背景下,物流產業對區域經濟的影響是巨大的,同時,物流產業的發展也離不開區域經濟的支持。對此,本文基于物流經濟進行研究,探討物流經濟下區域經濟發展的現狀。
2? ? 物流經濟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
2.1? ? 物流經濟推動區域產業結構升級
區域內的經濟活動最終會演變為特定的產業格局,因此,在提高區域經濟增長的同時,也要對區域內的產業結構進行合理的規劃[3]。物流產業涉及區域內各行各業的發展,因此更需得到重視。區域內應當根據經驗和區域的經濟發展狀況對物流產業進行合理的規劃,從而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物流經濟的發展有利于促進區域產業結構的升級,物流產業的發展有利于提高區域內各行各業的綜合競爭力。物流產業本質上是我國的第三產業,即服務業,物流產業需結合現代科技進行升級,以提高物流產業的運行效率,優化物流產業的經濟管理,從而推動區域產業的結構升級。
2.2? ? 物流經濟提高區域企業競爭力
如今,越來越多的區域開始建設物流園區,尤其是隨著當前物流產業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力逐漸擴大,區域內的企業也對物流產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論是傳統的制造業,還是高新科技企業,都需要物流產業的支持,才能滿足市場中客戶的需求[4]。當前,各行各業間的競爭都更加激烈,客戶也對產品有了更高的期待,要求產品質量高、物流快,因此,物流產業的發展對提高區域企業的競爭力有著巨大的推動力。
物流產業的經濟管理對物流產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合理的規劃和科學的布控有助于推動物流產業朝著可持續的方向發展,物流產業未來的持續優化也能得到保障。物流經濟的發展得到了保障,區域內的企業就能更好地對企業的戰略管理進行計劃,讓區域內的企業綜合競爭力得到保證。
2.3? ? 物流經濟發展有助于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外資
資本是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只有不斷吸引資本,才能確保區域經濟持續發展。在投資方面,很多外資都比較看重區域的物流產業發展情況,更期望區域的物流基礎設施完善,有清晰的發展規劃,經濟運營狀況良好[5],因此,物流經濟的發展對吸引外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物流經濟的良好發展對于投資環境具有積極影響,提高對外資的吸引力,將會促進區域整體經濟的增長,有助于提高經濟的靈活性和便捷度。區域在對物流產業進行規劃時,應當考慮到當地的優勢產業,著重發展優勢產業,同時也要考慮到弱勢方面,盡可能彌補其不足,不斷提升物流產業的管理水平,用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外資,帶動區域經濟增長。
2.4? ? 物流經濟帶動區域增長極的形成
區域經濟集聚水平的提升,會形成具有強大競爭力的增長極,在增長極的影響下,區域經濟會急速增長,而物流產業對于區域經濟集聚水平的提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物流產業的發展和區域建設戰略的融合,依據區域的特點,會逐步帶動區域內部分產業的發展,從而產生增長極,增長極的出現,也會讓區域經濟朝著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區域物流產業的經濟管理有利于減少物流產業運營所需成本,使物流業與區域經濟的關聯度變高,為產業集聚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物流經濟會促進增長極的形成,持續擴大物流產業對區域經濟的影響力,實現區域經濟均衡發展的同時,讓區域經濟的發展更為健康。
2.5? ? 物流經濟促進區域經濟活動的效率和水平
區域經濟和外部系統在交互的過程中,必然會促進大量生產要素的流通,包括商品、人力、信息等,這些生產要素的流通勢必會讓物流經濟的活動增加,從而造成一定的負擔[6]。因此,物流產業需進行專業的經濟管理,并結合區域特色進行管理,有利于提高物流產業的效率,帶動區域經濟活動效率的提升。
同時,對物流的網絡體系進行優化,也能提高區域內物流產業的運營質量,使客戶能夠享受到更優質的服務。如果區域內的物流產業得到認可,就會帶動區域內很多行業的發展,促進區域內的經濟活動不斷進行優化,從而讓區域內經濟活動的效率和水平得到保障。
物流經濟對區域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石。對供應鏈網絡進行持續的優化,有利于促進物流產業的現代化發展,提高服務質量,滿足用戶的需求,使物流產業的發展更為完善。物流產業的經濟管理得到了優化,區域經濟也會逐漸發展,但當前基于物流經濟的區域經濟增長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3? ? 基于物流經濟的區域經濟增長現狀
3.1? ? 物流基礎設施缺乏統一規劃,限制了區域經濟增長
國內的物流基礎設施缺乏統一規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區域經濟的增長,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交通建設,區域內的交通建設呈現出不均衡的狀態,部分地方交通較為發達,有利于物流產業的發展,但還有些地方物流基礎設施薄弱,會一定程度地限制當地物流產業的發展;二是港口建設,部分區域的物流產業需要各港口間進行良好的合作交流,才能更好地進行工作,但當前部分區域的港口建設缺乏統一規劃,并且各港口之間存在著競爭關系,不利于物流產業效率的提高;三是機場建設,部分區域的機場運量不足,導致物流工作質量無法得到保障,需對這一部分區域的物流基礎設施加以完善。
物流基礎設施缺乏統一規劃,會使區域內的經濟發展受到限制,區域間的交流合作也會受到約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區域經濟的增長。物流產業作為我國的支柱性產業,其重要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此還需對物流基礎設施進行合理統一的規劃,加強對物流產業的經濟管理,打破對區域經濟增長的限制。
3.2? ? 物流標準化和信息化水平偏低,不利于區域經濟增長
物流產業的經濟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較大,但當前區域在物流方面仍存在較多的問題,導致物流產業整體發展受阻,不利于區域經濟的增長,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物流設備缺乏統一的規范和標準,物流包裝與物流設備間也沒有統一的標準,導致物流產業的管理較為零散;二是物流信息化水平較低,物流信息系統和公共物流平臺的標準不一致,導致物流的資源未能得到合理的配置,很多部門和單位間的物流信息無法實現交流和共享,形成了信息孤島,信息未能得到有效傳遞。
物流標準化和信息化水平偏低,導致物流產業整體的運營管理成本增多,浪費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財力,使物流經濟發展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區域經濟的增長。物流的標準化和信息化管理是物流產業發展的關鍵,要想實現區域經濟的發展,就應當重視物流產業的標準化和信息化管理,才能促進區域經濟競爭力的提升。
3.3? ? 交通體制的綜合管理薄弱,區域經濟增長放緩
當前,國內的交通基礎設施門類較為齊全,但在交通體質的綜合管理方面仍面臨著一定的問題,使得物流產業的發展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區域經濟的增長。交通體制的綜合管理對物流產業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其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部分運輸場站功能較為單一,導致運輸量較少,影響了物流產業的運作效率;二是交通管理口徑不一致,給建立綜合運輸體系造成了一定的壓力。
交通體制的綜合管理應當進行升級,加強運輸場站間的交流與合作,對區域的物流體系進行合理的規劃,進一步帶動區域物流經濟的增長。同時,通過發展區域物流經濟,帶動區域總體的經濟增長。
3.4? ? 物流政策不協調,區域經濟增長受阻
物流產業涉及的區域范圍較廣,且很多時候需要區域間進行合作,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但是當前各個區域的利益和發展目標都有所不同,這就導致區域間的物流產業合作難以有效開展,物流政策無法協調。同時,物流企業的體制與市場的經濟機制也不匹配,導致物流企業未能配合市場進行產業升級。
除此之外,部分區域的物流產業還存在行業壟斷和地方保護主義等現象,導致市場的公平性很難得到保證。在這種情況下,物流產業將難以得到發展,容易停滯不前,區域經濟增長也會受到阻礙。
物流基礎設施規劃不統一、標準化和信息化水平偏低、綜合管理薄弱和政策不協調都導致了物流產業的發展動力不足,從而影響著區域的經濟增長。應當重視物流經濟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并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提出可行的建議。
4? ? 基于物流經濟對提高區域經濟增長的有效措施
4.1? ? 優化物流基礎設施統一規劃,帶動區域經濟增長
交通運輸是物流產業發展的基礎,區域要想完善物流產業的管理,就要關注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當前優化區域物流基礎設施,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一是交通建設,針對交通建設較為薄弱的區域,地方政府需為其撥款,完善交通建設,帶動物流產業;二是港口建設,部分區域的港口建設對物流產業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港口間應進行合理的職責劃分,加強各港口間的交流合作,才能有助于物流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三是機場建設,部分區域的機場數量已經趨于飽和,還需針對機場運量不足的區域進行擴建,完善區域內的物流基礎設施。
例如,通過建設國際樞紐機場,帶動區域物流產業的發展,打破區域間的信息差,加強區域間的合作,優化物流產業的管理。區域通過整體的規劃使物流產業變得更加便捷、安全,形成客貨分離的物流產業,提高物流的效率,保證物流的質量,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體驗。
在對物流基礎設施進行統一規劃的同時,也要加強物流產業與區域企業的交流合作,讓區域企業對物流的規劃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完善企業的供應鏈。同時,物流產業也要加強對區域內企業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對物流產業進行管理,促進物流的高速發展,帶動區域經濟增長。
4.2? ? 提高物流標準化和信息化水平,助力區域經濟增長
提高物流標準化和信息化水平,是物流產業實現高效率和高收益的前提,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來對物流標準化和信息化進行提升。一是要統一物流設備的標準,規范化管理物流設備,完善物流產業的相關規定,并將物流設備和包裝進行統一,提高物流工作的效率;二是要提高物流的信息化水平,打破各單位和部門間的信息壁壘,共享物流信息,提高物流工作的質量。
例如,可以通過搭建區域物流平臺來提升物流的標準化和信息化水平,讓物流產業依據統一的標準進行作業,并最大程度地實現信息共享,從而降低物流運營的成本,提高物流運輸的效率。
在市場層面上,應當制定相關的制度,使各個企業都遵守統一的規章制度,進行標準化的生產;在基礎產業方面,需讓物流資源和區域的產業結構進行配合,為區域的經濟發展服務,實現物流產業的高效管理;在企業層面上,企業間可以通過建立誠信協調機制進行互相監督,如此一來,具有更高等級信任度的企業將會得到更多的認可,從而鼓勵企業遵循統一的標準化生產,實現物流信息的共享;在人才層面,還需積極引入相關專業的人才,或者聘請有相關經驗的人才,打造專業的人才隊伍,合理開發區域物流產業,助力區域經濟增長。
4.3? ? 重視交通體制的綜合管理,刺激區域競爭增長
交通體制的綜合管理關系著物流產業的發展,因此要想發展物流經濟,就要重視交通體制的綜合管理,對交通體制進行治理,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完善運輸場站的多樣化功能,加強火車站、港口、機場等運輸場站間的合作,打破運輸場站間單一的競爭關系,優化交通體系發展;二是統一交通管理政令,建設綜合運輸體系,實現成本的最優化。
例如,可以將火車站、港口、機場等綜合交通網絡有機連接在一起,傳統的交通運輸場站大多重復建設、獨立經營,相互間存在極強的競爭關系,若能打破傳統的運營模式,打造綜合管理體系,則能極大地提升物流運營效率。
綜合的交通運輸體系是物流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提高物流產業效率和質量的突破點。若能提高對交通體制綜合管理的重視程度,物流經濟將會飛速提升,從而刺激區域經濟的增長。
4.4? ? 協調物流政策,拉動區域經濟增長
物流政策的不協調主要體現在區域間的利益不統一、企業與市場經濟機制的目標不一致兩個方面,因此協調物流政策可以從這兩個方面入手開展工作。一是溝通協調物流政策,區域間可以通過互相理解的方式來進行溝通,達成目標的一致性,從而讓各個區域雖然在短期內利益受損,但在未來長期的發展中,實現合作共贏;二是打破區域內行業壟斷的現象,協調物流政策,并做好監督工作,為市場中的物流企業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例如,區域間可以通過共同打造綠色物流模式開展合作,保障物流產業朝著低碳、健康的方向發展,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物流產業的綠色發展,更有助于促進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物流政策的協調是進一步優化物流產業管理工作的前提,區域應當為地方的物流產業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才能有助于實現經濟的良性循環,從而利用物流經濟拉動區域經濟增長。
物流經濟的發展對區域經濟的增長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對此,需要完善物流基礎設施的規劃,提高標準化和信息化水平,重視綜合管理和協調物流政策,才能保障物流經濟健康發展,確保區域經濟可持續性增長。
5? ? 結? ? 語
綜上所述,物流產業是我國的支柱產業,且對區域的經濟增長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物流經濟理應受到重視。然而,當前的物流產業管理方面仍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為此,本文通過分析物流經濟對區域經濟影響的現狀探討當前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可行的措施,期望我國的物流產業可以蓬勃發展,區域經濟能夠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子超.京津冀物流業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21.
[2] 孫曉彤.長三角區域物流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研究[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21.
[3] 王鈺,疏爽.物流產業集聚對區域經濟增長的空間溢出效應研究——基于長三角城市群的實證分析[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7(1):76-89.
[4] 黃靖.大數據背景下區域經濟增長與物流產業聚集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物流與采購,2020(24):48.
[5] 鄒德明.物流基礎設施的網絡效應促進我國區域經濟增長實證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20(12):92-96.
[6] 鄒潛,崔露瓊.物流業集聚對區域經濟增長的空間溢出效應研究——基于成都經濟區地級市數據的空間計量分析[J].生 產力研究,2020(5):68-72.
收稿日期:2023-05-29
基金項目:2022年武漢工程大學研究生教育創新基金項目“新自由主義的起源、發展及其實踐后果研究”(CX2022538)
作者簡介:陶? ? 然(1997—),女,安徽巢湖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研究。
引文格式:陶然.基于物流經濟的區域經濟增長思考[J].物流科技,2023,46(14):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