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伍紅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各學段、各學科的課程標準也不斷更新。就小學語文學科而言,需要依據新課標各項標準要求,持續改善學生閱讀理解力,促進他們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善于收藏豐富多樣的圖書資料,在實現有效閱讀的基礎上,與同學進行深入交流。需要重視課內閱讀,加強這方面的教育指導,還要關注學生課外閱讀情況,不僅要重視課外閱讀的數量方面,更要關注閱讀的質量,形成積極高效的閱讀氛圍。
一、在班級中創設積極閱讀情境,引發學生的主動閱讀
1.創設濃厚的閱讀氛圍
實踐證明,在班內營造良好的氛圍,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引導他們實施高效的沉浸式閱讀,在此基礎上培育、提升他們的閱讀習慣。教師必須充分利用課室這一有利載體,不斷強化教育工作,提升學生對閱讀重要性的認知度,可選擇教室一角,通過設計布置形成圖書角,將相關圖書置于其中,任由學生借取閱讀,從而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促進學生自主閱讀。
2.強化家校合作
課外閱讀,指的是學生通過對課外時間的合理安排,主動閱讀相關書目,從而達到豐富知識、開闊視野、提升能力的目的。因此,家長的理解和行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在現實條件下,由于工作需要而導致家長難有時間發揮監管職能,他們在這方面的監督管理效果較差。為此,更需要教師采取針對性措施,調動學生的閱讀自主性,從而增進閱讀效能,不斷提高課外閱讀質量和效率。
3.將互聯網作為有力輔助工具,強化參觀學習
在網絡時代條件下,學生擁有更多參觀學習的機會。因此,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實現對參觀空間的延伸。為此,筆者經常到大學圖書館現場拍照,抓取大學生刻苦閱讀的瞬間,并將這些照片上傳班級群,與學生共享。除此之外,本人還積極倡導學生開展文獻的搜集、整理活動,收集與閱讀相關的名人名言,并對其作出相應評論和鑒賞,還有就是與同學、教師分享名人成才故事。
二、強化指導
1.重視對閱讀內容的指導
家長已經深刻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大價值,他們通過與教師的積極互動,及時了解上市的優秀圖書,并為學生購入。有些其實沒有形成閱讀自主性,無法引發共同閱讀的興趣。教師需要及時發揮其編制引導作用,通過深度閱讀可以判斷這些書籍是否適合他們,并將相關內容編排,向學生進行詳細具體的講述,從而引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從而構建起相應學習導向,達到良好的閱讀成效。
2.設置平臺,提升學生閱讀感受力
為有效提高學生課外閱讀水平,教師必須進行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準備。設置有針對性的自由閱讀課,從自身閱讀需求出發,學生可自由選擇相關書籍并帶入學校,在集中閱讀時,教師通過訪談與學生交流,分享他們的閱讀感受。還可以在課中安排專門的時間對閱讀內容進行全面探討和交流。
三、構建一套更為完備的測評機制
1.考級機制
在提升閱讀效能、增進閱讀質效的目標引導下,有教師提出可以借鑒樂器考級制度,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制定明確具體的目標任務,使其對應一定的等級與要求。為了更高效地實現相應閱讀等級要求,必須引導學生持續奮斗,不斷努力。因此,可引入考級制度有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能動性。對于這位教師的做法,我持贊同態度,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進,制定了基于我班實際的課外閱讀考級制度。
2.展示機制
開展課外閱讀時,不僅要關注閱讀數量的累積,還要重視閱讀質量的提升。所以,閱讀時必須進行精讀,并形成對所讀內容的感悟。在閱讀時還需要進行深思,使之與自身知識、經驗和能力深度結合,助力學生閱讀成效的不斷提升。既要針對數量施以測評,更要重視閱讀質量方面的測評。出于引發學生閱讀能動性,增進閱讀質效的目的,形成對學生閱讀能動性的有力激發,不斷提升其閱讀質量。
責任編輯 黃銘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