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長芬
一、運用情境創設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理論基礎
(一)情境創設的定義及其特點
情境創設是指教師為幼兒創設特定的情境,通過提供適當的環境和豐富的體驗,激發幼兒主動表達的欲望,旨在促進幼兒習得和運用語言。情境創設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針對性和目的性。情境創設旨在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通過在情境中設定特定的目標,有針對性地引導幼兒參與各種交流和表達活動。
二是真實性和情感性。情境創設力求創建真實的情境,使幼兒能夠在實際生活中體驗語言的魅力并運用語言。同時,情境創設也注重情感因素的融入,以增強幼兒的情感表達能力。
三是復雜性和多樣性。情境創設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包括角色扮演、游戲、實地參觀等多種形式,旨在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豐富幼兒語言表達的內容。
四是互動性和合作性。情境創設鼓勵幼兒之間的互動和合作,幼兒可以通過傾聽和回應來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五是自主性和個性化。情境創設尊重幼兒的興趣和個體差異,鼓勵他們在情境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個性。幼兒在自主參與的情境中更有動力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
總之,情境創設作為一種有效的教育方式,可以為幼兒創建具體、真實且有意義的語言表達情境,有助于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二)情境創設與語言表達能力的關系
情境創設與語言表達能力密切相關,它可以為幼兒提供有效的學習環境,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首先,可以運用情境創設提供真實而豐富的語言輸入情境。通過創設各種情境,幼兒可以接觸不同的語言材料,包括口語、書面語和社交語言。通過參與情境中的角色扮演、對話和合作活動,幼兒能夠掌握語言技能,運用詞匯和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進而實現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其次,可以運用情境創設鼓勵幼兒主動參與和表達。在創設的情境中,幼兒被鼓勵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發揮想象力,這有助于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幼兒可以通過在情境中設計故事情節、展開討論,從而提高敘述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再次,情境創設可以促進幼兒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在情境中,幼兒與他人合作、交流和互動,通過語言表達實現共同目標。在互動過程中,幼兒需要聆聽他人的觀點、理解他人的意圖,并學習適當的回應和表達方式,這有助于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最后,可以通過情境創設增強幼兒對語言表達的自信心。為幼兒創設溫馨的情境,能夠激發幼兒表達情感、分享經歷的欲望。在情境中,教師或家長可以及時給予幼兒積極的反饋和指導,幫助他們改進語言表達,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這種及時的反饋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對語言表達的自信心。
(三)社會文化理論和情境創設的關聯
社會文化理論強調環境對語言習得和語言表達的重要性。情境創設的理念與社會文化理論相契合,都主張為幼兒提供適宜的學習環境,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首先,社會文化理論認為,語言是社會交往和文化發展的產物。情境創設為幼兒提供了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情境,可以讓他們在真實的社會環境中運用語言。通過各種各樣的情境,幼兒能夠接觸不同的文化元素和交際方式,發展跨文化交際能力。
其次,社會文化理論強調成人和同伴等角色對幼兒語言發展的影響。成人的言傳身教和鼓勵可以幫助幼兒模仿和學習語言,而同伴間的互動和合作則可以促進幼兒交際能力發展。
最后,社會文化理論強調幼兒的主體地位和意義構建的重要性。情境創設鼓勵幼兒主動表達,倡導幼兒在與他人的互動和合作中,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有助于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發展。
二、情境創設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影響
(一)語言表達能力的評估指標
具體而言,語言表達能力的評估指標主要包括以下六點。一是口頭表達能力,可以通過幼兒口頭表達的連貫性、語言的準確性和句子的復雜性來評估幼兒說話的流暢度、語音清晰度、語法正確性。二是詞匯的豐富性,可以通過幼兒的詞匯量多少、詞匯的使用頻率以及幼兒能否靈活運用不同的詞匯來評估幼兒的詞匯量和使用詞匯的多樣性。三是句子的復雜性,可以通過幼兒使用的句型種類、句子的復雜程度以及語法規則來評估幼兒使用句子結構的復雜程度和語法使用的準確性。四是語用能力,評估幼兒在不同交際情境下使用語言的能力,包括理解和運用社交規則、表達需求和目的、使用適當的語言方式與他人進行交流等。五是故事敘述能力,評估幼兒講述故事的能力,包括故事的連貫性、結構性、情節發展和主題表達等。六是非語言表達能力,評估幼兒使用非語言形式,如手勢、表情、肢體動作等輔助語言表達的能力。
綜合使用以上評估指標可以全面了解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發展情況。教師可以根據評估結果確定幼兒的強項和改進的方向,從而采取個性化的指導策略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發展。
(二)實驗結果
筆者對一所幼兒園的幼兒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情境創設實驗,實驗組的幼兒參與了每周兩次的情境創設活動,而對照組的幼兒則繼續進行常規的語言教學。實驗結束后,筆者對兩組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了評估,發現情境創設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影響是顯著的。評估結果顯示,實驗組的幼兒在口頭表達能力方面有顯著的提高,他們在說話的流暢度、語音的清晰度和語法的正確性方面取得了較大進步。此外,實驗組的幼兒還在情境互動中提高了合作能力,他們會更加積極地與他人進行對話,表達自己的觀點和需求,完成合作任務。
實驗結果表明,情境創設對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具有積極的影響。情境創設能夠通過真實的學習情境促進幼兒的互動和合作,提高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詞匯豐富性和合作能力。這為幼兒園教師提供了有效的教學策略,可以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三、運用情境創設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實踐策略
(一)情境創設的原則
首先,情境創設應具有目標性和針對性。教師應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確保所創設的情境與幼兒的發展目標相匹配。
其次,情境創設應該具有真實性和相關性。創設的情境應與幼兒的日常生活和文化背景相關,以便幼兒能夠將所學的語言知識運用到情境中。
再次,情境創設需要具備適當的挑戰性。情境的難度應根據幼兒的年齡和能力水平進行適度調整,既不能過于簡單,使幼兒喪失表達興趣,也不能過于復雜,導致幼兒無法參與。
最后,情境創設應鼓勵互動和合作。在創設的情境中,教師應鼓勵幼兒與他人互動和合作,促使幼兒掌握社交技能,學習有效的語言交際策略。
(二)情境創設的關鍵因素
情境創設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涉及一些關鍵因素,這些因素對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至關重要。
首先,要注重情境的選擇。教師要選擇與幼兒生活相關的情境,以提高幼兒的參與興趣。在創設情境時,教師要考慮環境、角色扮演、道具等方面,打造真實、具體的學習環境。
其次,要關注互動的機會。教師要為幼兒提供與他人互動的機會,鼓勵幼兒進行對話、合作和角色扮演,以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通過與他人的互動,幼兒可以鍛煉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聆聽能力和合作能力。
再次,要注重反饋和指導。教師要及時給予幼兒鼓勵和肯定,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和表達欲望,并提供適當的指導和建議,幫助幼兒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最后,要發揮幼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教師應給予幼兒充足的空間,鼓勵他們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同時,教師可以鼓勵幼兒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以促進他們思維能力的發展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三)情境創設的具體實施步驟
情境創設是一種有計劃的教學活動,以下是情境創設的具體實施步驟。
一是確定學習目標,明確幼兒需要發展的語言表達能力,如口頭表達能力、詞匯使用能力等。二是選擇情境主題,選擇與幼兒生活相關的情境主題,如日常活動、角色扮演、場景再現等。三是設計情境,創設逼真的環境,用心進行場景布置、道具準備和視覺輔助材料的選擇。四是角色分配和角色扮演,為幼兒分配角色,并引導他們進行角色扮演,鼓勵幼兒通過角色扮演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與他人進行對話和合作。五是提供語言支持,在情境中為幼兒提供適當的語言支持,包括詞匯、句型、表達方式等,同時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反饋。六是互動和合作,為幼兒提供與他人進行互動和合作的機會,教師通過對話和小組活動,促使幼兒掌握社交技能。七是提供反饋和評估,在情境活動結束后給予幼兒積極的反饋,指出他們的進步和成功之處。同時,教師要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情況進行評估。八是反思和調整,反思情境創設的效果,并根據幼兒的需求和反饋,適時調整情境創設的內容和形式。
通過實施以上步驟,教師可以為幼兒創造一個有趣、真實的學習環境,促進他們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結語
本文探討了情境創設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影響,揭示了情境創設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的重要性。教師通過情境創設可以為幼兒提供真實的學習環境,不僅可以發展幼兒的表達能力和合作能力,還能夠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幼兒園教師和家長的積極參與對情境創設的成功實施至關重要。教師和家長可以通過共同努力幫助幼兒發展其語言表達能力,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
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第六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