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欣宇
戶外自主游戲不僅能夠促進幼兒身體機能、認知水平、情感能力的發展,還有助于教師提高專業水平。在戶外自主游戲中,幼兒能夠進行自主實踐。但是,從目前的調查結果來看,在幼兒獨立進行戶外自主游戲時,部分教師會介入幼兒的游戲,打斷幼兒的活動,影響幼兒的游戲效果。本文探討了幼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介入行為的現狀,分析了教師介入幼兒戶外自主游戲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改善對策,以供參考。
一、幼兒戶外自主游戲和教師介入行為的重要意義
(一)幼兒戶外自主游戲
戶外自主游戲是幼兒早期學習和發展的重要活動之一。第一,它有助于促進幼兒的身體發育。在戶外自主游戲中,幼兒能夠在廣闊的環境中活動,鍛煉身體各個部位,促進身體發育。同時,戶外活動也有助于幼兒增強免疫力,提高對外部環境的適應性。
第二,戶外自主游戲有助于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在戶外自主游戲中,幼兒能夠與同伴交往,建立良好的關系,學會分享與合作。同時,他們也會遇到各種挑戰和問題,比如如何解決游戲中的沖突、如何面對失敗等。通過自我調控和他人的幫助,幼兒能夠增強合作意識,學會解決這些問題。
第三,戶外自主游戲對幼兒的認知發展也具有積極影響。在戶外自主游戲中,幼兒能夠接觸未知事物,他們可以通過觀察、試驗和探索,增加知識儲備,豐富生活經驗。此外,戶外自主游戲中的各種挑戰和問題,也能夠激發幼兒的思考和創造力。
(二)教師的介入行為
教師的介入行為是增強幼兒戶外自主游戲效果的關鍵。第一,教師可以通過觀察,發現幼兒在游戲中遇到的問題,并提供適當指導,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同時,教師也可以在游戲中引入新的元素或提出新的挑戰,激發幼兒的興趣,引發幼兒的思考,從而豐富他們的游戲體驗,增強游戲效果。
第二,教師可以通過介入行為,促進幼兒的社會情感發展。比如,在幼兒交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供適當的指導和支持,教導他們如何分享、如何合作、如何解決沖突等,從而提高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和情緒管理能力。
第三,教師的介入行為有助于保障幼兒的安全。在戶外自主游戲中,幼兒可能會遇到各種安全問題,如摔倒、受傷等。教師可以通過提前預防和及時處理,最大限度地保障幼兒的安全。
總的來說,戶外自主游戲對幼兒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而教師的介入行為也具有關鍵的作用。因此,幼兒園需要重視教師的介入行為,提高他們的介入能力和專業水平,以更好地引導和支持幼兒的戶外自主游戲。
二、幼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介入行為的現狀
(一)教師對戶外自主游戲的看法
筆者對所在幼兒園小中大班的10位教師進行了訪談,她們的教齡不同、教學的班級不同,對幼兒戶外自主游戲的看法也有所不同。一些教齡較短的教師對幼兒戶外自主游戲的認識較為片面,她們認為戶外自主游戲就是讓幼兒自己玩。而一些教齡較長的教師對幼兒戶外自主游戲的認識更加深入、具體,他們會觀察幼兒的行為,并及時介入其中,幫助幼兒解決問題。
(二)幼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的介入行為
經過為期四個月的觀察,筆者記錄了所在幼兒園組織的21次戶外自主游戲和203次教師的介入行為,以下是具體的分析。
1.教師介入的時機。教師介入幼兒戶外自主游戲的時機對游戲效果有著顯著的影響,如果教師能夠在適當的時機介入,有助于推動游戲的進展。在筆者記錄的203次教師的介入行為中,因為擔心幼兒的安全或者為解決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矛盾而介入幼兒戶外自主游戲的行為共71次;因幼兒遇到困難或者邀請教師一起游戲而介入其中的行為共48次;因幼兒對游戲不感興趣而介入其中進行引導的行為共34次;因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偏離主題或者出現不恰當行為而介入其中的行為共29次;因幼兒重復之前游戲內容、能力水平較低而介入幼兒游戲的行為共21次。
2.教師介入的角色。在介入過程中,教師主要扮演引導者、觀察者和幼兒游戲矛盾解決者等角色。在筆者記錄的203次教師介入行為中,教師作為引導者介入幼兒游戲的共有89次;作為觀察者介入幼兒游戲的共有47次;作為幼兒游戲矛盾解決者介入幼兒游戲的共有67次。教師作為幼兒游戲矛盾解決者介入幼兒戶外自主游戲的行為在小班出現的次數最多,這是因為小班幼兒在游戲環節經常出現各種矛盾,需要教師進行指導和幫助。
3.教師介入的方式。從筆者記錄的教師介入行為來看,語言介入方式共計123次,動作介入方式共計80次。語言介入在大班出現的次數最多,中大班幼兒已經有了一定的規則意識,他們的直觀形象思維有所發展,所以幼兒在游戲中遇到問題或者出現矛盾時,教師通過語言提醒即可促使幼兒領會或者改正。小班以動作介入為主,小班幼兒的規則意識和語言能力正處于發展階段,他們需要教師進行親身示范。
4.教師介入的效果。在介入戶外自主游戲的時候,教師需要進行周全的思考,避免帶來不必要的影響。在筆者記錄的203次教師介入行為中,教師的介入對幼兒的游戲起到積極作用的占比為34.9%;對幼兒游戲起到消極作用的占比為43.8%;對幼兒游戲沒有起到任何作用的占比為21.3%。從數據中可以看出,筆者所在幼兒園部分教師介入幼兒戶外自主游戲的效果并不好。
三、幼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介入行為的改善對策
(一)教師轉變對戶外自主游戲的看法
戶外自主游戲對幼兒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教師應轉變對戶外自主游戲的看法,提高對戶外自主游戲的重視程度。雖然戶外自主游戲是幼兒自發進行的,但教師需要觀察幼兒的游戲行為并了解他們的發展情況。教師需要認識到戶外自主游戲是幼兒學習社交技能、鍛煉思維技巧、感知和探索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幼兒進行戶外自主游戲時,教師應該積極觀察幼兒的行為,以便及時介入游戲,促使幼兒體會游戲的樂趣。
為了更好地介入幼兒的戶外自主游戲,教師應努力做到以下三點。第一,教師要將每個幼兒視為關注對象,關注他們的興趣、需求和發展進程。通過個體化的觀察和了解,教師能夠更準確地判斷何時介入幼兒的游戲,并提供適當支持。第二,教師需要明確觀察的目的和方法。比如,教師可以觀察幼兒的表情、語言、身體動作等,以了解他們的情感狀態和身體協調性等各方面的發展情況。第三,教師應根據幼兒的需求和游戲情境,靈活運用各種介入策略,如提出問題、啟發思考、分享經驗、提供資源等。
(二)教師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戶外游戲環境
為了確保幼兒的戶外自主游戲能夠順利進行,教師需要創設良好的游戲環境。教師應重視物理環境的創設,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并創設游戲情境,以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同時,教師要營造一個鼓勵自主、創新的游戲氛圍,鼓勵幼兒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另外,在幼兒進行戶外自主游戲時,教師應認真觀察他們的游戲行為,并及時介入其中。這樣可以增強幼兒的自我價值感,促使他們更積極地參與游戲。
(三)教師提供積極的精神支持
為了讓幼兒在戶外自主游戲中獲得良好的體驗,教師應提供積極的精神支持。第一,教師應以開放、理解和尊重的態度對待幼兒的游戲行為,理解他們的游戲意圖,尊重他們的游戲選擇;第二,在幼兒進行戶外自主游戲時,教師應給予幼兒積極反饋和支持,表達對幼兒的欣賞和贊揚,幫助幼兒建立自信,增強其自我價值感;第三,教師應認真觀察幼兒的游戲行為,關注幼兒的游戲狀態和需求。當幼兒遇到問題時,教師應及時介入,提供適當的支持和指導,幫助幼兒獲得良好的游戲體驗。
(四)教師靈活選擇介入方法
教師應注意發現幼兒戶外自主游戲中介入的最佳時機,并靈活選擇介入方法。最佳介入時機通常是在幼兒遇到問題而無法自行解決時,在這個時候,教師可以介入其中,為幼兒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指導。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和游戲情境靈活選擇介入方法,如提供提示、分享想法或參與合作等,以滿足幼兒的學習和發展需求。通過發現介入的最佳時機和靈活選擇介入方法,教師能夠豐富幼兒的游戲體驗,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探索新的可能性。
(五)教師要學會反思
反思包括對自身介入行為的評估、對游戲和情境設計的思考等。通過反思,教師可以深入了解自己在幼兒戶外自主游戲中的角色和作用,并在后續進行改進。第一,教師可以對自己的介入行為進行評估,反思自己介入的時機是否恰當、方式是否合理、效果是否理想,思考自己的介入能否促進幼兒的發展。同時,教師可以主動了解幼兒對自己介入的感受和看法,從而不斷改進自己的介入策略。第二,教師應考慮游戲和情境設計能否滿足幼兒的需求。教師可以回顧自己設計的游戲活動和情境,思考這些設計能否激發幼兒的興趣,能否為幼兒提供適當的挑戰。第三,教師還應與同事進行交流和合作,分享、借鑒他人的經驗。通過不斷學習和改進,教師能夠更好地支持幼兒的戶外自主游戲,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六)幼兒園完善教師培訓機制
為了有效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介入能力,幼兒園需要完善教師培訓機制。第一,注重戶外自主游戲相關的教師培訓。培訓內容應包括理解戶外自主游戲的重要性、有效引導技巧和觀察反思等方面。幼兒園可以與高等教育機構合作,進行定向培訓,邀請專家入園開展講座、提供指導,或利用在線學習資源為教師提供學習機會。第二,提供實踐性培訓,讓教師直接參與戶外自主游戲。針對教師在游戲引導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幼兒園可以邀請專家提供具體的策略和解決方案,使培訓內容能夠直接應用到教師的日常工作中。第三,建立教師專業發展的支持機制,為教師提供持續的專業發展支持,如組織教研活動、舉辦研討會和交流會等。這些活動可以為教師提供交流機會,使其分享自己的經驗,并從他人的經驗中獲得啟發。
結語
在幼兒教育中,教師不僅是幼兒學習活動的組織者,還是觀察者和引導者。通過對幼兒戶外自主游戲的有效介入,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探索未知世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健全的人格。戶外自主游戲不僅能夠激發幼兒的游戲熱情,還有助于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幼兒園要加強對教師培訓的投入,健全培訓體系,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以增強戶外自主游戲的效果。
(作者單位:甕安縣玉山鎮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