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乾軍
[摘 要]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國有企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視,加快國有企業的現代化發展、解決國有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就顯得非常重要。這種情況下,企業基于提質增效的目的,討論經營過程中的成本控制、效益增加等問題,積極解決存在的具體問題,對于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具有顯著意義。國有企業為實現提質增效的目標,必須加強內部控制。文章立足于國有企業的經營現狀,討論內部控制工作的具體實施及優化對策,目的是為國有企業的實踐工作提供指導。
[關鍵詞]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優化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2(2023)15-0022-03
國有企業為了積極開展內部控制工作,就需要明確內部控制的目的。就現階段的實踐研究來看,在任何企業的經營和管理中,內部控制所處的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結合企業的經營發展實況可知,內部控制效果好可以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有秩序、高效率地進行。如果內部控制效果差,企業管理就會陷入混亂、低效率的局面,使其經營發展產生不必要的損失。
內部控制是為了維護企業資產和資源的安全及完整,規避資產流失等問題的發生。任何一家企業都有屬于自己的資產,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保護,便會出現資產浪費等行為,導致資產損失。企業應通過制度的建立約束企業內部行為,避免違法行為的發生,解決資源或是資產被浪費的問題,提高資源、資產的利用效率。
內部控制可以保證會計信息的準確、完整及可靠。企業的經營活動狀況可以通過會計信息反饋,比如會計記錄、賬冊及會計報表等。準確、可靠的會計信息不僅能夠被企業外部的相關部門應用,而且可以為企業內部的投資、管理工作的改進提供參考。建立科學的內部控制制度,保證企業會計信息的準確性與可靠性,這對于提升企業管理決策的正確性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1]。
同時,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有助于考核、評價各個部門的工作業績。國有企業要制定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明確劃分各部門的職責,這不僅有利于企業各項方針與政策的執行,而且能夠為各部門的評價及工作人員的業績考評提供依據,有助于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促進企業的進步。
此外,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能夠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解決生產環節中的資源浪費問題,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及質量,進而提高企業的效益。
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和落實可以有效降低國有企業的代理成本。國有企業多采用委托管理的方式,在管理實踐中勢必會付出代理成本。對于委托者來講,成本越低越好,完善的內部控制實施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必要的成本,從而使企業的代理成本降低[2]。
內部控制能夠提高國有企業的運行效率。國有企業因其性質的特殊性,在解決某些問題時難以像民營企業一樣,這使得國有企業的運行效率普遍較低。國有企業通過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可以保證企業內部各項決策在最短的時間內下達到各個機構并得到貫徹執行,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率。
內部控制對國有企業的風險控制具有積極意義。在市場經濟環境中,國有企業的經營會面臨一定的風險,國有企業通過內部控制工作,識別企業經營過程中的風險,實施有效的風險策略,可以保證企業的經營安全。
(一)內控機制不夠合理
現階段,國有企業在開展內部控制工作的過程中,存在著內控機制不合理的問題。在企業內部控制工作落實的過程中,完善的企業組織架構是內部控制工作實施的重要基礎。
在現階段的國有企業中,大部分企業雖然建立了形式上的包括董事會、監事會及經理層在內的治理結構,但是這種結構并未在實踐中發揮真正的作用。就目前調研的情況來看,國有企業存在著董事會、黨委會權責不明等問題。另外,部分國有企業沿用“政企合一”的組織機構,沒有建立現代化的企業制度;內部控制的建設不規范及執行責任主體不夠明確等,使得內部控制工作雖然有了外殼,但是沒有內核,內部控制工作無法滿足真正的需要。
(二)欠缺專業的內控人員
在國有企業落實內部控制工作的過程中,執行工作的主體是內部控制人員,內部控制人員的問題會對企業的內控產生顯著影響。就現階段的資料分析來看,部分國有企業并沒有意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在內控人員配備方面存在著不足的情況,特別是內部審計人員的配比嚴重不足,這導致審計工作的開展質量較低[3]。
調查國有企業的人事工作時發現,部分國有企業存在著嚴重的裙帶關系,即國有企業管理層會通過多種方式安排與自己有關系的人員。這種情況導致內部控制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能力無法達到企業內控管理工作的需要。國有企業缺乏科學、完善和有效的人才培養機制,導致企業員工在專業能力和職業道德等方面均存在問題。總的來講,內控人員方面的問題為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實施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三)審計監督效果不佳
其一,國有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大都是從財務部門劃分出來的,甚至有一些國有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就是由財務部門兼任的。這種情況影響了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會造成內部審計工作執行力度不足等問題,使得企業的內部審計的實際效果大打折扣。
其二,政府及社會機構等作為國有企業重要的外部監督主體,在管理上存在著分散的情況,在職能上存在著交叉的情況。這使得監督機構之間的信息溝通受阻。在實踐中,外部監督主體存在著因為利益問題而放棄履行自身職責的情況,這使得外部監督的有效性被嚴重削弱,監督目標難以實現。
內部控制對國有企業的現代化經營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可促進企業實現提質增效的目標,所以,國有企業應根據內部控制現狀,探討內部控制的具體執行方案及改善、優化措施等,這對于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實施具有積極意義。
(一)健全內部控制機制
健全內部控制機制是目前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穩步推進的重要措施,也是內部控制工作實施效果顯著增強的重要舉措。就健全企業內部控制機制的內容來看,主要強調以下兩點。
第一是健全企業內部控制組織機構。內部控制組織機構是落實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保障,對于提高內部控制工作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國有企業在內部控制工作實踐中,雖然建立了內控機構,但是并未按照現代化企業的要求和標準實施,企業內部控制機構在工作落實的過程中存在著權責不明等問題。這樣不僅無法發揮內控機構的作用,反而會導致工作成本增加,這不利于企業內控工作的實際執行。為了解決此問題,國有企業在現代化經營和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加深對現代化企業的理解,要分析與討論現代化企業的組織機構等,同時要基于現代化企業治理理念完善治理結構,建設更加專業的組織機構。同時,國有企業要明確各個組織機構的責任,使其在具體工作實踐中發揮各自價值,以使企業各項工作組織實施的有效性得到顯著提升。簡單來講,建設與完善內部控制組織機構,對于提升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是基于內部控制目標完善國有企業的制度體系。比如國有企業在管理實踐中,基于內部控制目標,確定企業工作開展的執行標準,并在實踐中嚴格落實管理標準。這樣會使企業在管理過程中因為標準不一而導致的資源、資產浪費等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此外,在執行內部控制工作的過程中,可以構建完善的責任體系,明確各個部門、管理人員的責任,建立追責制度,即在發生問題時需要追究負責人的責任[4],以增強工作人員的責任心,有效解決因履責不力而引發的內控問題。
(二)加強員工培訓
內部控制工作的主要執行主體是內控人員,內控人員的業務素質水平、職業道德水準等會影響內部控制工作的實施成效,因此,要做好員工的培訓工作。
一是做好員工的理論培訓,主要是指幫助員工梳理內部控制的相關理論,從而使企業員工對內部控制的概念、價值及方法等形成較為全面的認知。隨著理論培訓工作的實施,員工的知識儲備得以更新,使其在內部控制工作實踐中得到更加全面的理論指導。
二是做好員工的實踐指導。理論分析和實踐操作是存在差異的,為了讓企業員工在內部控制過程中有更好的表現,可以對員工進行指導。比如在培訓中可以以某企業的內部控制為例讓員工分析、思考,并形成完整的內部控制方案。在方案形成之后,利用模擬分析的方式運行方案,分析方案運行的結果,并讓參與培訓的員工思考結果。這樣,員工便會對自己的實踐能力形成更加全面的認知,從而發現缺陷,進行針對性的提升。總的來講,國有企業要基于內部控制工作專業化實施的目的,對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化培養,并在培養的過程中積極灌輸職業道德等相關內容,促使企業內部控制人員在企業內控工作中的實際表現更加突出。
(三)強化監督執行
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落實能否夠達到預期的目的,關鍵要看監督工作的執行是否到位,也就是說,在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實踐中,需要強化監督工作,以保證內部控制的實際效果[5]。
第一,企業需要單獨設立審計部門,由該部門落實內部控制審計工作,這樣可以規避其他部門或企業管理人員對內部審計工作的影響,進而保證內部審計結果的客觀性和真實性。同時,國有企業應基于內部審計結果,調整和優化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使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實施效果更加顯著。
第二,政府及其他的監督機構需要積極履行自己的監督職責,做好企業的監督工作。企業內部審計等工作的實施會因為管理決策層的干涉而出現不真實的問題,因此,企業要通過政府及其他機構的監督實現對企業的監管,這樣可以發現企業內部控制實踐中存在的不合理問題。同時,企業要基于問題分析導致問題的原因,并對相關因素進行處理與優化,以顯著提高企業內部監管的實際效果。
簡而言之,通過監督執行的強化解決內部控制實踐中存在的各類問題,保證內部控制的獨立性和客觀性,這對于企業提高內部控制工作的效果具有突出意義。
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對國有企業提質增效目標的實現具有積極意義,在實踐中,需要更加注重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
當前,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具體實施涉及的內容較多,文章詳細分析了國有企業內控工作存在的具體問題,立足解決問題闡述內部控制優化的方法,為當前的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實踐工作提供更加完善的理論參考和實踐依據。
[1]宋媛媛.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現狀及對策[J].中國市場,2022(20):122-124.
[2]甄怡悅.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現狀及優化策略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1(22):43-44.
[3]侯秋占.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現狀及解決措施[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1(20):19-20.
[4]黃莉.加強內控,防風險,促合規——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現狀及運行策略分析[J].經濟學,2021(02):19-20.
[5]鐘興.國有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管理問題以及對策分析[J].財訊, 2020(17):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