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的根本任務在于立德樹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其承擔的育人職責與教書職責同等重要。因此,學校要重視德育工作,加大德育力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素材,其蘊含的思想精華可以有效轉化為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強大動力,為學校的德育工作提供支撐。
由金琪教授著的《中和育人:浸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德育探索》一書,從課程化、主體化、制度化三方面立體推進民族精神教育,構架民族精神的課堂教育和課外教育體系。該書從學段銜接、螺旋上升、資源整合、途徑貫通、過程互動等方面出發,全面有序推進責任教育,依據學生認知規律和學習階段設計責任教育目標和內容體系,開發系列化主題活動,構建出一套切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內容體系。
作者圍繞中和德育的理論淵源、德育管理模式、校本課程研發、學生自主發展、德育隊伍建設等方面內容,全面探索浸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德育路徑。書中明確提出要將傳統文化融入德育工作,并借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搭建起整個德育工作體系。作者認為,學校應該始終堅持“中和育人”的理念,充分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探索契合當代學生心理需求的德育工作方法。作者尤為強調要重視學生的自主發展,要求德育工作方法也應該由傳統的被動、灌輸、知識講述轉為主動、互動、踐行,以拉近德育工作和學生的距離,減少阻礙因素。作者還認為,德育不是專門的課程,學校應該將其貫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教師要采取多種措施,努力將德育融入教育教學過程。為此,作者不僅從宏觀角度勾勒了德育工作的藍圖,也從細節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設計,因而具有很強的實踐操作性。
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德育工作,不僅能夠豐富德育課程的內容,而且有利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傳統美德,繼而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其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為其以后的學習、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當前,許多學校的德育工作存在問題,如對德育工作的認識比較狹隘、德育目標“重大節,輕小德”、德育知識傳授方法單一等。此外,當前處于信息時代和新媒體時代,有些學生受到自媒體和網絡不良信息的影響,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了思想問題。新時期的德育工作要基于這個現實,創新教學手段和工作方法。《中和育人:浸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德育探索》對解決此類問題給予了指導,從而為新時期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為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論和實踐的范例。
總體來看,該書既有理論闡述,也有結合案例的實踐操作。書中介紹了許多關于德育工作的經驗和解決問題的辦法,拓寬了德育的路徑和視域,豐富了德育的研究內容,對廣大德育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著重要的參考借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