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學習活動觀強調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生的主體價值切實發揮出來,配合高效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展開深度學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認知。教師應將英語學習活動觀全面滲透到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明確語篇主題,在閱讀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文章從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內涵出發,探討了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從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角度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策略進行了研究和討論。
關鍵詞:英語學習活動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19-0053-03
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英語教學活動的核心目標,是對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進行培養,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不單單包含語言知識、口語表達能力等,還體現在英語思維品質的提高。英語教師可以借助英語學習活動觀開展英語閱讀教學工作,對學生的思維品質及核心素養進行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英語閱讀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
一、英語學習活動觀概述
英語學習活動觀是指教師從教學目標和主題意義的角度做好相應的引導工作,要求學生認真學習相關英語知識、掌握英語技能,將知識和技能靈活應用到實踐中。英語學習活動本身有很強的實踐性和綜合性,能夠對學生的英語素養和思維能力進行培養,確保學生靈活使用英語。在合理發揮主題意義引導作用的情況下,配合英語學習活動,學生在英語語言學習方面的聽說讀寫能力都可以得到顯著增強。同時,學生能夠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實現創新思維能力的
提高[1]。
英語學習活動觀強調對學生思維方面的訓練,關注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教師在設計閱讀活動時,應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做好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全程關注,引導學生在觀察、質疑、分析和理解的過程中,了解語篇的內容,獲得完整的閱讀經歷。
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一)缺乏清晰的教學目標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做好教學目標的設計工作,將知識目標和德育目標全部包含其中,以正確的目標為引領,保障英語閱讀教學的效果。但是結合實際情況分析,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目標設置普遍存在過于寬泛和抽象的問題,缺乏具體性,導致某一課制訂出的教學目標放在其他課時教學中同樣適用,而且教學目標的設定存在深度不足的情況,無法很好地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
(二)缺乏科學的教學流程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通常都是依照“背景介紹—文章泛讀—文章精讀”的流程,從語篇的層次進行教學,缺乏主題意義的引領,無法保障教學活動實施的效果,也無法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無法得到保障[2]。
(三)缺乏嚴謹的課堂活動
在小學英語閱讀活動中,部分教師在設置方面存在過于隨意的問題,缺乏嚴謹性。例如,在閱讀活動中,教師雖然設置了課前導入環節,但是活動相對死板,沒有貼合學生的現實生活,也不符合主題背景下的客觀情境,更多是按部就班地教學,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教師在教學中沒有將學生的個體差異考慮在內,沒有關注學習能力偏弱的學生,甚至為了完成課堂任務而隨意設計課堂活動。在難以兼顧所有學生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四)缺乏主動的學習行為
很多小學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都是依照預先設計好的流程,沒有根據學生的閱讀情況做出相應調整,對學生感到疑惑的地方,沒有及時做出解釋,這樣顯然無法保障教學的效果。實際上,對于學生能夠很快理解的簡單內容,教師應適當加快教學進度,對教學重點和難點應詳細講解,不能為了節約時間而忽視教學效果[3]。
三、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策略和實踐應用
(一)教學策略
1.關注新課導入
對于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課堂導入環節非常關鍵,要求教師采用科學的導入方法,引導學生高度集中注意力,積極融入課堂學習。教師應合理導入新課,幫助學生發散思維,深入思考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解決。另外,教師應該對照具體的教學內容,考慮學生的英語基礎,合理設計和提出問題,激發學生對閱讀的熱情。
在英語閱讀中,學生需要學習文章中的詞匯和語法知識,如此才能提高閱讀效率。但是,在傳統英語教學中,教師多是要求學生背誦單詞和語法,死記硬背的方式雖然有效,但是會影響學生對學習的興趣[4]。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英語學習活動觀,結合實際情況創設語篇情境,提高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保障閱讀教學效果。
2.組織教學活動
一是應該對照語篇的具體內容,組織相應的思維鍛煉活動。在閱讀教學環節,英語教師應該做好對閱讀活動的有效設計,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對照語篇內容盡可能縮小信息差,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英語閱讀活動中,學生會接觸大量的語言圖式和文化圖式,這些圖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語篇的內涵[5]。在閱讀活動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實現與作業的“對話”,憑借合適的圖式活動,
將信息差縮小,對圖式進行拓展,提升閱讀效率。此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結合語篇的內容,引導和啟發學生,幫助學生理解語篇的核心內涵及主題意義,重視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例如,在真實情景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與主題意義相關的頭腦風暴,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確保學生準確把握關鍵信息。在閱讀英語語篇前,教師需要從整體把握語篇的主題,做好細節分析,確保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6]。
二是應該落實學習理解類活動。從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角度來看,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該和學生一起對文章的內容進行解讀,確保學生可以形成對文章的深入理解和全面認知;應該對文本的內涵進行深入挖掘,把握文體結構和語言特點,對照語篇內容,組織學習理解類活動,確保學生可以獲得更深刻的認知。實踐環節,教師可以通過播放視頻、展示圖片、組織對話等方式,實現主題語境的創設,讓學生融入語境,
從整體層面把握文本,增強語篇意識。
三是應該開展遷移創新活動。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做好閱讀延伸,為學生帶來豐富的閱讀體驗,鍛煉能力。教師可以借助遷移創新活動,引導學生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對文章進行評價,發展高階思維能力,如發散思維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等;可以從語篇閱讀的角度,做好閱讀資源拓展,利用繪本、微課等豐富教學內容[7],使學生通過對故事的閱讀和續編,深入挖掘單元主題,鍛煉學生的語言創造能力。
3.加強溝通互動
一是應該做好實踐指導。英語學科的實踐性很強,教師應引導和鼓勵學生通過對話、場景模擬、角色扮演等方式,實現對知識的靈活應用,完成知識的內化。教師需要了解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情況,利用實踐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建立相應的知識體系。
二是應該重視交流活動。英語教師應培養學生的敏捷思維,提升學生的反應能力,確保學生在面對問題時能夠更快地做出判斷。教師可以通過游戲活動活躍課堂氛圍,通過提問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做好問題的深入分析,實現深度閱讀目標。在問題設計環節,教師需要結合語篇的主題,在實現閱讀目標的同時,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確保學生可以更好地把握語篇的內涵[8]。教師必須保障設計的問題貼合語篇主題,堅持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的原則,要求問題之間能夠保持緊密聯系,環環相扣。教師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活躍課堂學習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拓展。另外,小學英語教師還應組織學生合作學習,在學習中探討和探究,通過思維層面的碰撞,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二)實踐應用
下面本文以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What a dream!為例,對上述教學策略的實踐應用展開闡述。
本課內容是Wu Yifan 做了一個夢,在夢中和爸爸以及小狗Max賽跑,但自己跑不快。之后,Wu Yifan 得到了一瓶水,喝完水后突然跑得和獵豹一樣快,就在要獲勝時卻忽然驚醒,發現原來是一場夢。
文章涉及的內容較多,閱讀難度大,學生對新單詞的理解和掌握主要依賴教師的教學。對此,教師必須做好文章的梳理,幫助學生形成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認知,開展更深層次的教學。教師可結合單元主題,鼓勵學生對“夢”這一概念進行討論,明確夢與現實的區別,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9]。
教師在教學階段,需要確定相應的教學步驟。一是借助圖片和視頻的方式,進行主題導入,然后要求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回答相應的問題:“What happened before drinking the water? What happened after drinking the water?”圍繞主題語境進行課堂教學主題的構建,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能夠使學生產生更多聯想。二是借助思維導圖,做好文章的梳理,幫助學生明確文章的具體行文思路。思維導圖的合理應用,能夠幫助學生明確兩次賽跑的不同環境以及現實與夢境的不同情景,梳理文章的邏輯關系,提高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三是播放錄音,要求學生將聽到的單詞填入空白處。單詞本身都是過去式,能夠幫助學生掌握過去式的使用技巧。教師借助聽寫的方式,可以使學生理解為什么填寫的單詞都是過去式,總結常與過去式搭配的詞匯,加深學生對過去式的理解和認識,繼而明確英語和漢語在不同情景下的不同用法。四是從文章中夢的內容出發,做更深入的分析。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應做好引導工作,幫助學生區分Wu Yifan 在夢中和現實中的區別,鼓勵學生表達自己對夢的認知。借助教材提供的課后練習題,學生可以回憶自己曾經做過的夢,用過去式的形式寫出來。這能夠鍛煉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使學生在對自己的夢進行講述的過程中,增強溝通交流能力,保障良好的閱讀教學效果。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對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滲透,做好課程設計工作,確定清晰具體的課程目標,科學組織教學活動,通過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方式,提升教學工作的有效性。另外,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更高效地學習英語知識,確保學生不僅能夠牢固掌握知識,還可以對知識進行靈活應用,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對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戴小雨.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小學英語閱讀教
學[J].校園英語,2022(50):79-81.
林婉君.英語學習活動觀視角下的小學英語對話教學策略初探[C]//廣東教育學會.廣東教育學會2022年度學術討論會暨第十八屆廣東省中小學校長論壇論文選(二).廣州:廣東教育學會,2022:128-132.
楊君.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簡析小學高段英語閱讀教學實踐[J].校園英語,2022(41):124-126.
金菲飛.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策略:以PEP四年級上冊Unit 5 Dinner's ready!B Let's learn為例[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22
(Z2):37-41.
陳雙,柳鑫,劉敏.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設計[J].基礎教育研究,2022(12):80-82.
韋蓮香.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小學英語閱讀教
學[J].基礎教育研究,2022(2):52-54.
姚盛.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以The lion and the mouse教學設計為例[J].教育界,2021(38):53-54.
陳曦.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實踐探究[J].校園英語,2021(23):109-110.
李彩霞.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策略探究[J].英語教師,2021(7):115-117.
作者簡介:唐夏君(1982.4-),女,福建莆田人,
就職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教師進修學校,一級教師,本科學歷,曾榮獲“莆田市小學教育先進個人”
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