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寅娟
[摘 要]課時教學目標是一堂課的靈魂,而單元整體教學目標是整個單元教學的靈魂。教師要基于英語課程標準對小學英語提出的二級教學目標的設定要求,從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等方面制訂明確的教學目標,使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目標更加完整、多元,有效保障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優化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23.3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3)15-0053-03
在分析英語課程標準、英語教材等指導性的教學資源與學情后,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制訂出適合的教學目標,并圍繞教學目標展開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任何教學活動如若缺少教學目標的指引,再先進的教學手段也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重視單元整體教學目標的優化設計,從學生的學習基礎、興趣愛好、接受能力等方面入手制訂教學目標,以保障教學有序展開,從而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
一、注重教材內容的整體解讀,促進核心素養的提升
新課程理念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教學應該將發展學生的語言知識、文化意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放到整體的主題語境與教學活動中進行,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綜合提升和有機統一。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基于整體語言教學理念,從單元整體語境和主題意義的角度對教材內容進行分析與整合,將語音、詞匯、語法、句型等語言知識的教學和聽說讀寫技能的訓練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學生語用能力、交際能力、學習能力的綜合提升。
首先,教師要從單元主題語境出發,對每一單元的課時內容從邏輯性、層次性等角度進行分析,使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地學習語言知識,增長語言技能。以譯林版英語教材四年級上冊Uni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這一單元為例,該單元共分為五個課時內容,即“Story time”“Fun time”“Sound time&Song time”“Cartoon time”“Checkout time&Ticking time”。在對這五個課時內容進行單元整體備課時,教師將部分課時的前后順序進行調整,使之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效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增強了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在第一課時安排了“Fun time”和“Sound time”內容,讓學生先接觸該單元中比較基礎的單詞和語音,自己動手制作單詞卡片,再在單詞下面標注相應的音標,畫上各種水果,并通過小組合作進行“Do you have a/an/any...”“Yes,I do./No,I dont.”“I have...”等基礎句型的訓練。第二課時,教師進行“Song time”和“Checkout time”的教學,讓學生在編唱歌曲和聽說訓練中鞏固單詞與句型。第三課時,教師進行“Story time”的教學,提升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第四課時,教師進行“Cartoon time”的教學,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最后一個課時,教師圍繞教材“Ticking time”內容,對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進行綜合訓練和提升。
其次,為了體現英語語言教學的連貫性、完整性,有效實現單元整體教學目標,教師在深挖教材內容、重構課時順序的基礎上,還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豐富和優化,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以譯林版英語教材四年級上冊Uni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這一單元為例,為了使學生養成樂于動手、合理飲食等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學生善于表達自己喜好的交際能力,教師在單元整體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對每一課時的教學內容進行豐富和完善。第一課時,教師補充了一些有關水果的諺語,如“An apple a day keeps doctor away.”“She is the apple of her mums eye.”等,使學生在了解英語語言文化的同時,樹立合理飲食的理念。在第三課時“Story time”的教學中,教師補充了水果沙拉的制作步驟,讓學生回家為家人制作一份水果沙拉,使學生在積累英語詞匯、提升口語能力的同時,形成樂于動手、敢于嘗試的精神。
教學片段:
T:Dear students,next Saturday is my mothers birthday. I want to make a delicious fruit salad for her . What should I do first?
S1:I think you should go to the supermarket to buy some fruit and salad dressing.
T:You are very clever!After buying these materials, how do I make a fruit salad?
S2:First,you should wash and peel these fruits.
S3:And you should also cut them into smaller pieces.
T:What a careful little gentlemen you are!So what should I do after that?
S4:Then you should put these fruits neatly on a plate, and finally drizzle them with your favorite salad dressing.
T:What kind of salad dressing I should choose?
S5:Fruit is sweet. So you can choose sweet cream salad dressing.
T:That is great! Lets try it together!
…
二、重視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設計,體現層次目標的作用
在單元整體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教學內容、學生學習情況兩方面的考量,還要進一步分析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與教學主題的內在關聯性,突出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的整體性、層次性。
以譯林版英語教材四年級下冊 Unit 8 How are you?這一單元為例,教學內容和教學主題具有顯著的關聯性,需要學生掌握簡單的交際用語與基礎單詞,如“How are you?”“Good night”“fine”“grandpa”等。因此,教師要在全面把握教學內容與教學結構的基礎上,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基于教學大綱與課程標準的要求,設計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與課時教學目標。
1.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設計
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入手,可分為基礎目標、能力目標及實踐目標。
基礎目標:能基本聽懂并說出句型“How are you?”及其回答“Im? fine,thank you.”。
能力目標:掌握單元重點單詞,如“fine”“grandpa”等。
實踐目標:能利用“Good morning”等交際用語向他人問好。
2.課時目標設計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了解基礎單詞,如“fine”“grandpa”等;了解不同交際用語的應用情境,如“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等。該課時教學目標主要針對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使學生初步掌握單元重點單詞與不同單詞的應用語境,夯實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鞏固、復習單詞;能利用不同交際用語展開情境對話,如“How are you?”及其回答“Im fine,thank you.”等。該課時教學目標主要針對基礎一般的學生,以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為主,圍繞能力目標,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第三課時教學目標:構建完整的交際用語知識體系,加深學生對交際用語的理解。該課時教學目標主要針對學習基礎比較扎實的學生,讓學生自行構建語境,以達到舉一反三、學以致用的目的。
上述教學,教師重視單元整體教學目標的設計,從學生的學習基礎、接受能力入手,堅持從簡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為學生精心設計難度不同的目標,讓學生在目標的引領下深入理解英語知識。
三、重視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設計,發揮多維目標的作用
新課程理念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目標設定應該基于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以及文化意識的發展等多個方面,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的目的。因此,在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設計過程中,教師應該從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等五個方面進行優化設計,這樣才能滿足英語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教學目標多維要求,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以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下冊Unit 7 Chinese festivals這一單元為例,為了發揮多維目標的作用,促進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提升,教師根據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圍繞“中國節日”這一話題,展開多維目標的深入研究,設計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和課時教學目標。
1.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設計
語言技能:能聽懂、會讀、會說與節日有關的單詞和短語,如“the Spring Festival”“the Dragon Boat Festival”“the Mid-Autumn Festival”“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等。
語言知識:能聽懂、會讀、會說不同節日的傳統食物與活動。
情感態度:樂于接受中國節日文化的風俗習慣,提高學生的愛國意識。
學習策略: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收集有關中國節日的資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文化意識:了解我國的歷史與人文,知道中國節日不同民族的慶祝方式,體會節日氛圍。
2.教學片段
T: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Christmas? Which season is Christmas in?
S1:It is in winter.
T: Is it a Chinese festival?
S2:No,It isnt.
T:Right. Its a Western festival. What do Western people do on this festival?
S3:They buy a Christmas tree.
S4:They give presents to each other.
T:What kind of food do they eat in Christmas?
S5:They eat turkey and Christmas pudding.
T:Do you know any Chinese festivals?
S6:I know the Spring Festival.
S7:I also know the Mid-Autumn Festival.
T:Do you know the customs of Spring Festival and Mid-Autumn Festival?
S8:We eat dumplings at Spring Festival.
S9:We eat moon cakes on Mid-autumn Festival.
…
上述教學,教師圍繞教學內容,根據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進一步設計語言技能目標、語言知識目標、情感態度目標、學習策略目標、文化意識目標,使學生在掌握學科知識的同時,形成愛國意識。
四、重視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設計,滿足學生的認知需求
語言學習注重系統性、整體性、情境性。教師重視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設計,將分散的知識點根據語境、話題、層次等邏輯順序重新編排,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能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以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上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這一單元為例,教師遵循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通過文本再構合理安排單元的課時教學內容。這樣就把零散的知識點依照語境、話題的邏輯順序進行重新編排,使其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增強了課堂教學效果。
1.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設計
語境目標: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示不同的動物卡片,構建參觀動物園的語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聽讀單詞的能力,使學生掌握“animal、leg、body、arm、other、tail、wing”等單詞。
話題目標:讓學生在參觀動物園的語境下,以“My favorite animal”為話題,鍛煉學生對日常交際用語的應用能力,如“I have animal friends.”“Its/Theyre...”“It/They can...”“It has/They have...”等。
2.教學片段
T:Please imagine that we are visiting the zoo and talk about what did you see?(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示不同的動物圖片)
S1:I saw the tigers.
S2:I saw see the elephants.
T:Next,lets talk about your favorite animal.
S3:I like the giraffe most. I think it has a long neck and looks very tall.
S4:I like the tiger most,because it is the king of beasts and very powerful.
…
在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設計中,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從學生的學習基礎出發,結合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語境目標與話題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描繪自己喜歡的動物,有效鍛煉了學生的英語知識運用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
[ 參 考 文 獻 ]
[1] 吳寰.基于單元整體的小學英語逆向教學設計:以《英語》(牛津上海版)為例[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9(3):12-15.
[2] 張丹燕.基于單元整體視角設計微寫作活動的教學實踐:以人教版《英語》(PEP)五年級下冊Unit1為例[J].英語學習,2020(1):37-40.
(責編 杜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