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鳳娟,鄭 艷,肖晶晶,張 敏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河南鄭州 450052)
酒精對機體各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酒精中毒導致股骨頭缺血壞死是多種機制綜合作用的結果[1]。由于酒精性股骨頭壞死多見于成年男性,患者因為長期飲酒,對酒精的依賴性較強,對治療的依從性較差,而保髖治療的康復時間較長,對生活質量的影響較大,患者常無法堅持[2]。通過既往臨床經驗發現,患者往往因為過早負重、持續飲酒、未按時復診最終導致預后較差[3]。本研究查閱近5年酒精性股骨頭保髖治療、護理以及酒精依賴的相關文獻資料,結合我院骨科既往保髖效果不良病例的經驗總結,立據說明酒精依賴及過早負重對術后康復影響的危害性;通過群組管理,將責任護士、主診醫生、診療護士納入組群,設計針對酒精性股骨頭壞死患者在酒精依賴及過早負重方面的護理干預方案,通過臨床實驗研究驗證此項護理干預方案對酒精性股骨頭壞死患者保髖術后康復的正面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20年9月1日~2022年5月31日我院收治的80例行吻合血管游離腓骨植骨術治療的酒精性股骨頭壞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年齡30~55歲;對酒精存在依賴;自愿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創傷性、激素性、特發性股骨頭壞死病例;其他器質性內科疾病患者;行髖關節置換的股骨頭壞死患者;飲酒外其他可能接觸酒精成分患者;不愿參加研究患者。脫落標準:研究期間出現其他嚴重并發癥或意外情況者,自動退出本研究者。按入院順序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30~55(41.58±4.23)歲;BMI 19~21(20.14±0.54);病程1~6(4.29±1.34)年;手術入路類型:外側入路17例,后側入路18例,前側入路5例。實驗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30~55(40.56±4.28)歲;BMI 19~21(19.98±0.62);病程1~6(4.28±1.38)年;手術入路類型:外側入路15例,后側入路19例,前側入路6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
1.2 方法 醫護人員需要在干預前與患者和家屬進行交流溝通,以了解患者心理狀態,依據干預計劃和受教育程度講解干預內容。在干預過程中,護理人員積極回答患者及家屬的疑問,盡可能采取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利用科室宣傳欄或健康講座、圖文并茂及現身說法等不同形式完成健康教育。
1.2.1 對照組 采取常規護理。在患者可耐受情況下進行功能鍛煉指導。主要包括:術前1 d進行床旁講解,觀看視頻學習康復功能鍛煉操(踝泵運動、股四頭肌收縮訓練、足背伸運動等);術后予體位擺放(外展中立位)演示、髖關節活動度的訓練(屈膝屈髖訓練)、下地行走訓練等,1次/d,每組5 min,連續鍛煉2個月。出院前發放教育手冊和科室電話。出院當天進行出院健康教育,給予用藥指導和警示。出院后1周開展電話隨訪,之后定期隨訪。
1.2.2 實驗組 制訂并實施規范化護理干預方案。組織專家組對此項干預方案進行評審,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評審。具體方法:針對所有入院患者通過MAST酒精依賴篩查量表評估患者對酒精的依賴程度,調查組通過群組管理的方法,即責任護士、主診醫生、診療隨訪護士組群,實施針對性護理調查方案。責任護士負責收集患者在院時客觀問卷調查數據,給予飲酒與此項疾病相關危害性的健康教育,指導患者出院后正確實施康復訓練計劃內容。診療護士負責患者出院后的電話隨訪,是否存在不良健康行為(飲酒、飲酒量、過早負重)及門診復查數據收集。主診醫生負責收集患者的客觀影像學資料,并給予康復診療意見。
1.3 觀察指標 由護士收取患者的各項問卷表格資料,專科診療護士在出院后根據康復計劃要求,與患者保持動態雙向聯系,在康復訓練增加及變化時進行評估。①比較兩組術前及術后2周、1個月、3個月、6個月密西根酒精依賴調查表(MAST)評分。MAST共24個項目,包括飲酒者的自我意識、飲酒所造成的工作及社會問題、是否尋求幫助、婚姻和家庭問題、肝臟疾病5個維度。總分25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酒精依賴程度越高。②比較兩組術前及術后2周、1個月、3個月、6個月酒精依賴量表(ADS)評分。ADS包括25個項目,受試者心理依賴、軀體依賴的癥狀特點和嚴重程度量化酒精依賴綜合征的各種指標,總分35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酒精依賴程度越高。③比較兩組出院前、出院后3個月、出院后6個月Harris髖關節評分。Harris髖關節功能評分量表從關節功能(47分)、疼痛(44分)、肢體畸形(4分)、關節活動度(5分)評價髖關節功能,總分100分,評分越高表示患者髖關節功能越好。④比較兩組臥床時間、住院時間、使用助步器時間。

2.1 兩組手術前后MAST評分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前后MAST評分比較(分,
2.2 兩組手術前后ADS評分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手術前后ADS評分比較(分,
2.3 兩組出院前后Harris髖關節評分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出院前后Harris髖關節評分比較(分,
2.4 兩組臥床時間、住院時間、使用助步器時間比較 見表4。

表4 兩組臥床時間、住院時間、使用助步器時間比較
股骨頭壞死又稱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是骨科領域常見的難治性疾病[4]。有臨床數據顯示,酒精性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患者例數呈增加趨勢[5-7]。有研究顯示,每周酒精攝入量>400 ml,股骨頭壞死發生危險性增加9.8倍[8]。股骨頭壞死保髖治療有多種方法,臨床上常用方法:利用中藥活血作用提高成骨能力,促進骨修復和重建;經股骨大轉子髓心減壓入路、髂骨取骨游離植骨的方法治療股骨頭壞死;采用吻合血管游離腓骨移植方法治療股骨頭壞死;血管束的植入,營養壞死部位骨質[9-11]。目前,吻合血管游離腓骨移植術是保髖治療的主流方法之一。該術式除對醫生手術技術有很高要求外,對患者術后康復訓練也有嚴格要求[12-13]。為了保障吻合血管暢通,避免植骨后股骨頭塌陷造成手術失敗,要求患者術后至少半年內患肢禁止負重,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較大影響,對其康復依從性要求很高。
本組通過應用計算機網絡檢索相關文獻,查閱我院收治股骨頭壞死患者不良預后的相關資料,尋找證據,應用循證護理的方法對資料的可靠性、實用性進行分析,獲得證據并與臨床護理經驗、患者需求相結合。通過酒精依賴篩查表評估患者對酒精的依賴程度及對治療的依從程度,分析影響患者康復的因素,制訂有針對性地護理干預措施。通過總結既往病例、分析護理文獻結果顯示,影響患者手術康復的主要問題是過早負重、酒精依賴。為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減輕患者對酒精的依賴,給予動態康復指導,促使患者更好恢復髖關功能。臨床實踐通過群組管理的方法,將責任護士、主診醫生、診療護士納入組群,設計針對酒精性股骨頭壞死患者在酒精依賴及過早負重方面的護理干預方案,通過臨床實驗研究驗證此項護理干預方案對酒精性股骨頭壞死患者保髖術后康復的正面影響[14]。由專業團隊針對患者疼痛閾值制訂不同階段的訓練項目和目標,根據目標逐項進行康復鍛煉,減少韌帶拉傷及軟組織損傷,解除對周圍末梢神經的刺激,從而減輕疼痛[15]。康復訓練早期根據患者自身情況進行熱身訓練,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炎性因子代謝,在康復訓練階段后期隨著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升高,體內含有的免疫因子增多,從而降低炎性介質轉錄因子的表達水平。康復訓練有針對性地指導酒精性股骨頭壞死保髖患者術后康復,滿足患者的需求,減輕關節疼痛,隨著康復階段進展,患者的生活質量提升,達到快速恢復髖關節功能、減少并發癥的效果[16]。通過團隊共同干預,術前告知患者可能出現疼痛,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將戰勝疼痛的信念轉化為保護行為,積極與患者溝通,給予患者必要的心理護理及幫助,調整患者心態,使其能夠正確認識疾病,緩解焦慮情緒。另外,心理干預能夠為患者提供傾訴機會,讓患者感受到尊重,促進護患和諧,避免護患糾紛。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術后1、3、6個月MAST評分低于對照組(P<0.01),出院后3、6個月Harris髖關節評分高于對照組(P<0.01);表明實施規范化護理干預能提高酒精性股骨頭壞死保髖術后患者主動戒酒能力,降低酒精依賴性,進而提高髖關節功能及術后康復效率。同時實驗組臥床時間、住院時間、使用助步器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1),進一步證實規范化護理干預對改善患者預后有重要意義。患者通過了解疾病相關知識、注意事項,能夠糾正患者的錯誤認知,使其能夠掌握健康知識,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保障了護理質量,提升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改善患者預后。
綜上所述,對酒精性股骨頭壞死保髖術后患者實施規范化護理干預,能有效降低患者酒精依賴性,提高髖關節功能,促進患者早期康復,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