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紅彩,馬海俠,楊巧莉
(許昌市中心醫院 河南許昌 461000)
腎結石是因為晶體物質(尿酸、草酸、鈣等)濃度異常,在腎臟中聚積形成結石的常見泌尿系統疾病[1]。腎結石臨床主要表現為尿頻、排尿困難、血尿、腰部疼痛等癥狀,隨著疾病惡化,可能會出現腎炎、腎功能不全、腎衰竭等,不僅影響患者日常生活質量,還嚴重威脅患者健康[2]。有研究表明,腎結石與不良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如日常纖維素攝入過少、動物高蛋白攝入過多等;因此,良好的健康行為將有效預防疾病發生和術后復發,但是常規護理模式內容單一局限,患者自我管理和依從性不高,往往導致護理效果不理想[3]。基于行為轉變理論(TTM)的延續性護理是通過實施合理外界干預,引導患者目標行為發生轉變,最終改變原本行為,不僅完善了常規護理干預,還強化了護理的功能和作用,有助于提高護理質量[4]。本研究對腎結石患者采取基于TTM的延續性護理,探討其對患者健康行為及復發情況的影響,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納入2019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我院收治的60例腎結石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手冊:2014版》[5]診斷標準者;②年齡18歲以上者;③知情同意者。排除標準:①合并腎功能衰竭、腎功能障礙、腎移植者;②依從性差及不配合研究者;③合并有腫瘤疾病、嚴重心肺肝腎器官疾病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觀察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53.35±5.17)歲;病程(6.04±1.35)個月;受教育程度:大專及以下18例,本科及以上12例;發病位置:左側15例,右側15例。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52.84±5.24)歲;病程(6.19±1.07)個月;受教育程度:大專及以下16例,本科及以上14例;發病位置:左側17例,右側1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相關倫理原則。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患者常規護理模式。包括健康教育,做好每日檢查工作,密切監測生命體征變化,根據醫囑指導用藥,囑患者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等。
1.2.2 觀察組 在常規護理模式上采取基于TTM的延續性護理。護理過程中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調整護理計劃,重視患者及家屬健康教育和指導,主要分為以下5個階段。①第一階段:前意向階段。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后進行全面評估,針對患者存在的差異性問題制訂個性化健康教育計劃,包括疾病的基本知識管理體系、飲食和鍛煉的重要性、整個護理方案主要內容及時間安排等,讓患者正確了解疾病,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為后續延續性護理打下良好基礎。②第二階段:意向階段。住院期間幫助患者轉變意識,使其能夠識別自身問題,客觀面對不良認知,在患者及家屬溝通過程中,為其介紹腎結石手術過程及預后,重點講解術中注意事項及術后護理配合要點,讓患者認識到積極鍛煉和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并鼓勵患者將意識變成現實,增強治療信心。此階段主要為意識轉變,行為層面仍然存在問題,因術后活動有限,更多需要家庭輔助,無法獨立自主管理。③第三階段:準備階段。出院后,患者術后無法自我護理,需要家人幫助,此階段主要是指導患者適應角色變化,并幫助患者重新融入家庭和社會。指導患者進行日常活動,并加強家屬管理參與,創建微信群及公眾號,定期通過電話或視頻溝通,每周進行1次健康教育講座。教育期間應保持與患者及家屬互動,幫助患者學習相應知識,提高自我處理問題能力,做好飲食、術后功能鍛煉、用藥指導,加強心理支持,增強患者重新融入社會的信心;幫助患者制訂飲食計劃(以低脂、低鹽、易消化、高營養為主),術后功能鍛煉(包括太極、慢跑、瑜伽等),規律作息,藥物治療等;采用App打卡等自我管理模式,家屬及醫護人員負責監督患者依照計劃表進行自我管理。④第四階段:行動階段。該階段患者開始積極改變自身行為,通過家庭隨訪和家屬配合幫助開導患者,使其緩解負性情緒,進一步為主動改變行為打下心理基礎。引入激勵評估制度,如配合度良好的患者可獲得小禮品等,對患者正確行為給予鼓勵,使患者在心理上滿足自身行為改變。⑤第五階段:鞏固階段。該階段患者行為已發生變化,但是需要鞏固,避免誘發不健康行為因素才能徹底解決問題,護士應了解患者實際狀況,掌握患者健康狀況、心理和情緒狀態、飲食、運動、自我監測、藥物治療及自我管理方面等情況,并針對存在問題或可干擾轉變因素提供個性化指導,幫助患者繼續加強和鞏固已改善的行為,確保有效性。每2周電話隨訪1次,并及時評估。
1.3 觀察指標 ①健康知識認知:于干預前后,采取我院自制系統問卷評估患者腎結石健康知識認知水平,該量表Cronbach′s α為0.848,主要包括飲食、基礎知識、預防、并發癥處理、活動知識5個維度,維度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認知水平越高。②心理壓力:于干預前后,采用由黃麗等[6]修訂的正負性情緒量表(PANAS)進行評估,共20個條目,采取1~5級評分。正性情緒滿分50分,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積極情緒越明顯;負性情緒滿分50分,評分越高表示患者消極情緒越明顯。③健康行為:于干預前后,采用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II[7]進行評估,主要包括責任、營養、壓力管理、運動鍛煉、人際關系和自我實現,共52個條目,采取1~4級評分,評分越高表示患者健康行為越好。④生活質量:于干預前后,采用簡明健康狀況調查問卷(SF-36)[8]進行評估,主要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職能、情感功能、精神健康、社會功能、活力、疼痛和總體健康8個維度,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好。⑤記錄兩組干預后6個月內復發率發生情況。

2.1 兩組干預前后健康知識認知水平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健康知識認知水平比較(分,
2.2 兩組干預前后心理壓力水平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心理壓力水平比較(分,
2.3 兩組干預前后健康行為水平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健康行為水平比較(分,
2.4 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水平比較 見表4。

表4 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水平比較(分,
2.5 兩組干預后6個月內復發率比較 見表5。

表5 兩組干預后6個月內復發率比較
腎結石發病率及復發率均較高,根據相關流行病學數據顯示,我國總發病率為1%~5%,5年內腎結石總復發率可達30%以上[9]。因物質生活不斷提高,人們日常生活習慣及飲食規律也隨之發生變化,由于長時間不規律飲食導致機體新陳代謝和免疫功能降低,同時在尿路病變影響下,細菌將尿素分解為氨,使尿液pH變堿性,促進磷酸鹽、碳酸鹽沉積,從而在腎臟中形成結石,如不及時治療,腎結石將阻塞泌尿系統各個部位,不僅會加重尿路感染和疼痛,還會增加癌癥可能性。由于患者受教育程度及經濟水平存在差異,對疾病的理解也不同,常規護理模式健康教育相對單一,因此往往護理依從性不夠高。基于TTM的延續性護理模式是通過合理干預方式改變患者意識和行為,從院內護理延續到患者家庭的服務模式,對患者康復具有積極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健康知識認知水平、心理壓力改善程度、健康行為、生活質量水平均優于對照組(P<0.05);表明基于TTM的延續性護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知識認知,減輕患者心理壓力,強化健康行為,提高生活質量。針對患者每個階段不同心理及行為需求,采取分階段式護理模式循序漸進干預,結合患者實際問題,全面科學評估后調整方案,最終使患者達到合理轉化。在第一階段,通過對患者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制訂個性化護理方案,保持良好溝通關系。在第二階段,通過讓患者了解疾病影響因素、介紹成功案例、給予積極心理暗示等,促使患者了解健康行為的重要意義,從心理上堅定改變健康行為,從而強化意識轉變。在第三階段,通過微信群或視頻方式對患者術后康復情況進行長期觀察監測及飲食、健康、術后鍛煉指導等,可以不斷發現行為轉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指導和糾正,針對性給予患者心理護理,幫助患者促進其融入家庭和社會。在第四階段,給予患者心理支持并采取鼓勵制度,讓患者自我管理及判斷檢測自我行為是否達標。在第五階段,通過鞏固正確健康行為,及時糾正可能誘發干擾轉變的不利因素,增強患者改善行為自信心。整個護理過程使得健康教育更具有規范性及針對性,不斷強化鞏固良好生活習慣及行為,從而有效緩解患者心理壓力,增強健康知識水平及健康行為,提高生活質量,這與趙翠梅等[10]研究結果一致。如果腎結石患者術后護理不佳,極有可能再次復發。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復發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患者均得到良好控制。
綜上所述,基于TTM的延續性護理能有效提高腎結石患者健康知識水平及健康行為水平,提高生活質量。但是本研究不足之處在于樣本量偏小且研究時間較短,今后需進一步擴大樣本量且延長干預時間以期進一步探討遠期應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