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盈盈,許明峰
(江蘇大學附屬武進醫院/徐州醫科大學武進臨床學院兒內科,江蘇 常州 213004)
支氣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體感染具有病程長、起病急的特點,若未及時治療容易對機體器官造成損傷,加重疾病病情,影響患兒生活質量。肺炎支原體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大量臨床研究顯示,肺炎支原體可對呼吸道黏膜上皮細胞造成直接損傷,引發支氣管哮喘;其次,肺炎支原體還可刺激炎癥細胞并釋放出大量炎癥因子,促進呼吸道的炎癥反應[1-2]。肺炎支原體入侵機體之后使免疫系統產生免疫應答,感染過程中有眾多炎癥因子參與炎癥反應的過程中,會引起肺部病變,影響肺功能;同時,其還可刺激T細胞分泌大量特異性免疫球蛋白,進而加速Ⅰ型變態反應的發生[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血清炎癥因子、肺功能、免疫功能指標在支氣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機體中的水平變化及臨床意義,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江蘇大學附屬武進醫院/徐州醫科大學武進臨床學院收治的160例支氣管哮喘患兒進行前瞻性研究,依據是否合并肺炎支原體感染將其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80例,另選取同期于院內進行體檢的80例正常兒童,將其作為健康組。健康組中男、女兒童分別為38、42例;年齡3~10歲,平均(5.29±0.35)歲。對照組中男、女患兒分別為37、43例;年齡4~10歲,平均(5.30±0.26)歲。觀察組中男、女患兒分別為39、41例;年齡2~10歲,平均(5.33±0.30)歲。3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比。納入標準:對照組、觀察組患兒均符合《支氣管哮喘控制的中國專家共識》[4]中的相關診斷標準,且觀察組患兒同時符合《兒童肺炎支原體呼吸道感染實驗室診斷中國專家共識》[5]中的相關診斷標準;入組前未使用免疫調節制劑或糖皮質激素者;年齡為3~10歲者等。排除標準:合并其他系統性疾病者;合并肺結核等其他感染性疾病者;先天性氣道畸形者等。本研究已通過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研究對象法定監護人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研究方法采集所有研究對象入院后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以2500 r/min的轉速,離心10 min采集血清,使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法檢測所有研究對象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8(IL-8)、白細胞介素-10(IL-10)、白細胞介素-12(IL-12)水平;使用嬰幼兒肺功能儀(湘潭邁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型號:B62-W)檢測所有研究對象肺功能情況,包括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FEV1/FVC);使用流式細胞儀(常州必達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號:BeamCyte-1014)檢測T淋巴細胞亞群CD3+、CD4+、CD8+百分比,并計算CD4+/CD8+比值。
1.3 觀察指標①比較3組研究對象炎癥因子水平。②比較3組研究對象肺功能指標水平。③比較3組研究對象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④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各指標之間的關系。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均經K-S法檢驗證實均符合正態分布,以(±s)表示,兩組間行t檢驗,多組間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SNK-q檢驗;使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各指標間的相關性。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3組研究對象炎癥因子水平比較與健康組比,對照組、觀察組研究對象血清TNF-α、IL-8、IL-10水平均更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兩組研究對象血清IL-12水平均更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3組研究對象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s)
表1 3組研究對象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s)
注:與健康組比,*P<0.05;與對照組比,#P<0.05。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IL-8:白細胞介素-8;IL-10:白細胞介素-10;IL-12:白細胞介素-12。
組別例數TNF-α(pg/mL)IL-8(μg/L)IL-10(pg/mL)IL-12(pg/mL)健康組808.49±0.342.31±0.485.69±0.5859.46±2.06對照組8035.09±2.49* 4.26±0.51*17.64±2.36* 46.62±2.52*觀察組8058.16±2.64*# 8.63±0.49*# 26.34±2.67*# 35.41±2.34*#F值11160.8893440.5581979.0412162.922 P值<0.05<0.05<0.05<0.05
2.2 3組研究對象肺功能水平比較與健康組比,對照組、觀察組研究對象吸氣時間、呼氣時間均呈縮短趨勢,且觀察組吸氣時間短于對照組;兩組研究對象FEV1、FEV1/FVC水平均更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3組研究對象肺功能水平比較( ±s)
表2 3組研究對象肺功能水平比較( ±s)
注:與健康組比,*P<0.05;與對照組比,#P<0.05。FEV1: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
組別例數吸氣時間(s)呼氣時間(s)FEV1(L)FEV1/FVC(%)健康組801.05±0.101.12±0.122.97±0.3179.41±4.21對照組800.89±0.09*1.09±0.141.99±0.33* 70.33±4.33*觀察組80 0.59±0.10*# 1.06±0.20* 1.06±0.34*# 59.64±4.26*#F值465.7652.919682.895430.296 P值<0.05>0.05<0.05<0.05
2.3 3組研究對象免疫功能水平比較與健康組比,對照組、觀察組患兒CD3+、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均更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兩組患兒CD8+百分比均更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3組研究對象免疫功能水平比較( ±s)
表3 3組研究對象免疫功能水平比較( ±s)
注:與健康組比,*P<0.05;與對照組比,#P<0.05。
組別例數CD3+(%)CD4+(%)CD8+(%)CD4+/CD8+健康組8072.32±8.9444.49±4.6127.13±3.021.64±0.34對照組8064.99±9.21* 31.75±3.59* 30.42±3.26* 1.04±0.33*觀察組8060.62±10.32*# 27.61±3.95*# 32.61±3.13*# 0.85±0.21*#F值30.926373.42761.805151.929 P值<0.05<0.05<0.05<0.05
2.4 肺功能與炎癥細胞、免疫細胞的相關性分析經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吸氣時間、FEV1、FEV1/FVC分別與血清TNF-α、IL-8、IL-10、CD8+百分比均呈負相關,與血清IL-12、CD3+、CD4+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呈正相關,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肺功能與炎癥細胞、免疫細胞的相關性分析
哮喘受環境及遺傳等多種因素影響,支原體感染是直接導致哮喘或加重哮喘反復發作的病原體,而在支原體感染之后會激活機體多種炎癥細胞,通過介導炎癥通路誘導大量炎癥細胞因子產生,導致氣道高反應進一步惡化[6]。IL-8來自于T淋巴細胞,當機體發生感染后,其大量進入血液,促進炎癥介質的釋放,會損傷機體各組織器官;IL-10、TNF-α均主要由單核巨噬細胞產生,可以引起細胞凋亡,在肺部感染時發揮著重要作用[7];IL-12是1型輔助性T淋巴細胞(Th1細胞)分泌的炎癥抑制因子,具有廣泛生物活性,其可增強機體Th1型細胞免疫,抑制2型輔助性T淋巴細胞(Th2細胞)參與的體液免疫,有助于降低患兒氣道反應,且其水平越低,哮喘患兒病情越嚴重[8]。因此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患兒血清TNF-α、IL-8、IL-10水平均高于健康組,血清IL-12水平均低于健康組;此外,有報道顯示,肺炎支原體可以借助相關膜蛋白黏附在呼吸道上皮細胞上,進而刺激炎癥因子的產生,導致上皮細胞功能受損,因此,哮喘患兒在肺炎支原體的刺激下可進一步產生大量炎癥細胞因子,影響患兒呼吸道修復功能[9]。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血清TNF-α、IL-8、IL-10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血清IL-12水平低于對照組,表明支氣管哮喘患兒機體存在一定程度的炎癥反應,且受肺炎支原體的感染,其炎癥反應更強。
肺炎支原體感染會加重患兒喘息、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因此肺功能是檢測哮喘患兒病情程度的重要指標;此外,當支氣管哮喘患兒機體在受到變應原刺激后,外周血CD4+與CD8+T淋巴細胞含量會出現異常變化;另有研究表明,當受到肺炎支原體感染后,患兒機體會出現CD4+/CD8+失衡,進而激活B細胞增殖,導致大量抗體產生,造成肺部病理性損傷[10]。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健康組比,觀察組與對照組患兒吸氣時間均更短,且觀察組短于對照組,觀察組與對照組患兒FEV1、FEV1/FVC、CD3+、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均更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CD8+更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表明無論是否感染肺炎支原體,支氣管哮喘患兒均會出現免疫功能紊亂、肺功能降低的情況,且肺炎支原體感染后的患兒,其癥狀更為明顯。
另外,本研究中,吸氣時間、FEV1、FEV1/FVC與血清TNF-α、IL-8、IL-10、CD8+水平均呈負相關,與血清IL-12、CD3+、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均呈正相關,提示根據炎癥因子與免疫功能水平變化可用來評估支氣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肺功能損傷的嚴重程度。原因可能在于,支氣管支原體感染之后炎癥嚴重程度越高,支氣管上皮受損越嚴重,進而會出現小氣管收縮,使得肺功能受損;另外,機體嚴重的炎癥反應可直接對患兒免疫功能造成影響,進而導致免疫功能發生紊亂,加劇病情,致使肺功能損傷加重。
綜上,支氣管哮喘患兒炎癥因子、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異常變化均與合并肺炎支原體感染有關,且通過監測炎癥因子、T淋巴細胞亞群可評估患兒肺功能受損程度。但由于本研究納入的研究對象為不同年齡階段的患兒,其機體免疫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而且不同疾病階段也可能導致免疫細胞因子水平出現差異,因此針對肺炎支原體感染對患兒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與機制還待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