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高虹
[摘 要]社會保險工作事關每個人的切身利益,社會關注度高。社會保險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主要包括參保人參保繳費、基金監管、待遇兌現三個環節,其中基金監管是確保參保人參保繳費后,通過規范、有效的基金會計內控監管實現保值增值、平穩運行的一個關鍵環節,監管不善就會讓社保基金和參保人權益受損,引發社會矛盾。社保基金會計內控監管是社保基金管理的重要工作,本文主要從建立健全會計內控監管組織結構、規范經辦流程、做好財務控制、強化信息系統控制等方面來探索建立科學、規范、有效的社保基金內控監管辦法,發現社保基金監管工作中的風險點和基金安全隱患,從而采取有效措施,堵住社保基金監管漏洞,防范化解社保基金會計內控監管風險,確保社保基金安全平穩運行。
[關鍵詞]社保基金;會計;內控;監管
[中圖分類號]F23文獻標志碼:A
社保基金安全事關整個社會保障制度的順利運行。隨著社會保險參保人員規模逐步擴大,社保基金逐年累積,社保經辦和基金運行監管風險也在逐年增加,社保經辦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風險和問題。盡管各地相繼出臺了相關政策法規加以規范,也制定了相關內控管理制度,且近些年著重強化了以信息系統管控為核心,以全面取消社銀人工報盤、業務手工辦理和現金業務的“三個全面取消”工作為重點的社保基金會計內控監管工作,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仍然存在風險防范意識不強、制度不健全、內控標準不一、程序不規范、崗位設置和授權不合理、經辦人員違規操作、社保領域違法案件不斷等問題,社保基金安全和參保人權益保護受到極大的影響。因此,只有建立健全有效的社會保險經辦會計內控監管機制,促進社會保險基金會計內控監管工作規范化、科學化,才能對社會保險經辦管理工作實行全流程監管,防范和化解經辦風險,確保社會保險基金安全。
1 健全組織機構控制,夯實社保經辦內控基礎
建立社保經辦內控監管工作領導小組,組織領導內控監管工作,由于社保經辦內控貫穿社保經辦工作全過程,單位“一把手”是主要負責人,因此,建立由主要負責人任組長,所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內控工作領導小組內部控制的決策層,業務、財務、數據管理等部門為執行層,稽核內控部門為組織協調和監督層的內控監管的組織管理體系,從而形成社保基金內控監管貫穿社保經辦工作全過程,社保經辦的每個環節,每個管理人員,每個管理崗位都是社保經辦內控監管的范圍,有利于內控工作的順利、有序開展[1]。
內控決策層應明確以下主要職責:負責本單位社會保險經辦內部控制體系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對本單位開展的內部控制監督檢查和內部控制評價情況進行審議;對本單位內部控制實施情況進行監督;部署、調度單位內控工作,協調、解決本單位內控管理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
內控決策層具體應做到以下幾方面:
一是建立科學民主、公開透明的決策程序、高效嚴謹的業務規程以及健全有效的監督體系,重大事項、重要情況要經領導班子集體討論、集體研究決定,決策過程要形成會議記錄或紀要。
二是科學合理設置組織架構、工作崗位和工作職責,實行動態管理,根據單位人員編制情況,按照不相容崗位設置原則,對人員和崗位進行合理設置,對人崗不匹配的及時調整,確保不同崗位之間的人員相互制約、相互監督[2]。日常工作中,明確業務權限,按照“誰經辦、誰負責,誰審核、誰負責”的要求,壓實工作責任,實行權限不相容,權限互拆設崗,杜絕一崗通辦或一人通辦。單位負責人、部門負責人、經辦人員應在各自職權內履行職責,高風險崗位由正式在編在崗人員擔任,有不良習性的人(如有賭博、吸毒史的相關人員),不能安排在待遇錄入、待遇核定以及待遇發放、財會崗位等關鍵崗位,稽核人員、財會人員、系統管理員、信息員不能辦理其他業務,待遇核定人員不能兼任待遇資格認證和待遇發放人員等,同時對重要崗位實行輪崗和任職回避制度。
三是做好內部控制文化建設,開展誠信教育、規矩教育、風險教育、廉政教育、警示教育等,堅定理想信念,打牢思想根基,教育全體社保經辦工作人員樹立正確的事業、價值觀,達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目標,不斷提高社保經辦機構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安全意識和風險意識,不斷提高社保部門工作人員的內控意識和崗位風險意識[3]。經辦人員人人是內部控制的主體,內部控制的對象是全部的經辦管理活動,要積極營造“人人知內控,人人懂內控,人人重內控”的良好氛圍。
2 做好業務經辦控制,確保社保經辦內控規范高效
社保業務經辦控制是社保經辦內控的關鍵執行環節,社保業務經辦的標準、規范,才能保證社保內控管理的安全有效。具體要做到:
一是按照社會保險有關法律制度規范業務操作流程。建立并執行符合內部控制要求的業務經辦制度,推進風險防控措施進規程,確保各業務環節獨立操作、相互銜接、相互制約。嚴格授權管理業務經辦審核制度,經辦人員按其崗位權限開展工作。
二是加強用戶賬戶管理,取消老式賬號加密碼的賬戶管理模式,建立社會保障卡掃碼登錄的安全模式,建立崗位權限管理臺賬,妥善保管,留存備查。在人員輪崗、交流、長期休假、離職、退休等情況發生時,及時調整和清理操作權限,進行賬戶凍結和注銷,杜絕人走賬戶權限還在用的情況發生。
三是對關鍵信息修改、待遇調整、暫停(死亡)人員恢復正常發放、待遇補發、退費等高風險業務嚴格實行初審、復核、審核三級審核管理制度,并確保業務辦理可溯可查,初審、復核人員必須是正式編制人員,并杜絕在休息日、深夜等敏感時段辦理高風險業務。辦理參保登記、個人賬戶管理、關系轉移接續、待遇核定、待遇支付等業務時,應對參保對象的參保、繳費、待遇狀態及待遇領取資格進行核驗。辦理業務時應依據充分、要件齊全、合乎邏輯,業務經辦人員應按照相關規定及時歸集、整理、移交業務資料,歸檔資料應與業務日志保持一致。
3 抓好基金財務控制,確保社保基金運行安全
社保基金財務控制是社保經辦內控管理重要的一環,是社保基金運行風險評估的數據基礎,具體應做到:
根據社會保險基金管理的需要設置基金財務部門,選配與基金管理業務相關的財會人員。一方面,財會人員應具備相應的專業素養,了解、熟悉國家會計制度和會計方面相關法律、法規,遵守職業道德;另一方面,有不良生活習性的人不宜安排在財會崗位上,財會人員尤其是基金財會管理人員接觸的資金量巨大,崗位重要而敏感,必須有嚴格的崗位回避制度。要實行符合內部控制要求的基金財務管理制度、會計業務操作規程和權責清晰的崗位責任制以及合理的職責分離制度。
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建立會計科目,按照社保不同險種分開建賬,分賬核算,基金與單位經費、不同險種基金、同一險種中的個人賬戶和統籌基金賬戶不得相互擠占、相互挪用。正確運用財會相關專業知識對各類社保業務進行財務處理,保證記賬原始憑證、記賬依據合法有效,更正會計記錄應履行必要的審批手續,并記錄在案[4]。
基金財務收支審批應嚴格執行分級授權,不得越崗代辦,如會計與出納不得兼任,制單和審核不得兼任,出納不得兼任會計賬目的登記和會計檔案管理工作。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健全會計檔案要規范、完整,不能有涂改,污損,該簽的字一個不少。實行收入和支出分開兩條線管理,分賬核算、分別計息、專款專用,各險種基金不得相互擠占和調劑。財務與業務部門,財務與銀行、稅務等部門定期對賬制度,嚴格執行社保經辦“三取消”規定,不辦現金業務,不手工報盤,不辦理手工業務。通過社銀接口傳輸社會保險待遇發放數據,做到數據線上走,數據不落地,有效防止數據人工修改。
4 完善信息系統控制,確保社保經辦內控精準、規范
社保經辦信息系統控制是社保經辦內控標準化、規范化的基礎,社保經辦機構所有經辦事項、經辦環節納入社會保險信息系統管理。社保信息系統對應不相容崗位及初審、復核、審核不相容權限進行互斥設置。業務經辦人員使用電子社保卡登錄信息系統,同一經辦人員不能同時擁有兩個及以上用戶賬號。社保經辦相關法律法規及相關經辦要求要通過信息系統流程和權限設置進行規范限制,從而使內控要求達到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
對社保基金管理依法監督,對社保基金案件依法懲處、監督也是做好社保基金管理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健全社保基金內控監管體系,防范化解社保基金運行風險和隱患,以零容忍態度嚴厲打擊欺詐騙保或挪用貪占各類社保資金的違法行為,守護好廣大參保人員的每一分“養老錢”“保命錢”。既要強化社保基金內控管理,又要探索建立法院、檢察院、司法、公安、人社、民政等多部門密切配合、反應迅速的社保反欺詐騙保聯動工作機制,加強信息共享,協同追回違規領取社保待遇,確保社保基金安全。
4.1 把好“三道關口”,抓牢線索
一是把好信息共享關。建立相關部門多部門信息共享機制,民政、司法部門定期提供死亡火化人員信息和新增涉刑人員信息。參與信息共享部門必須嚴格遵守數據管理相關規定,未經許可不得將信息泄露給第三方。二是把好數據排查關。社保經辦機構要對上級下發的疑點數據核查、外部共享信息比對核查,社保信息系統信息比對核查,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證核查,投訴舉報線索核查等各種方式,定期開展違規領取社會保險待遇分析排查,確定疑點信息。三是把好線索確認關。社保經辦機構要對確定的疑點信息逐條進行核查、驗證,確保不漏一人。
4.2 加強“三種銜接”,提升執法實效
一是加強經辦稽核與行政處罰的銜接。社保經辦機構對經核實后確屬違法違規侵占社保基金的,依法開展稽核催繳。勒令違法違規單位和個人退回申領的社會保險基金。對多次催繳仍拒繳不退還的,提請同級人社行政部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作出行政處罰。對侵犯財產權利的欺詐騙保違法行為,尚不夠刑事處罰的,公安機關應提前介入,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罰。二是加強行政處罰與強制執行的銜接。人社行政部門對責令退還社保基金拒不退還的以及拒不執行行政處罰決定的,及時移送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法院對人社部門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查并依法強制執行。三是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人社部門對各類社會保險欺詐騙保的案件,應當依法及時向同級公安機關依法移送。檢察院依法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對人社部門移送案件和公安部門辦案活動進行監督。
4.3 做到“三個堅持”,確保常態長效
一是堅持會商通報。成立相關職能部門組成的社保反欺詐騙保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會議,領導、組織、協調社保反欺詐騙保工作,督促檢查社保反欺詐騙保工作開展情況,協調解決在社保反欺詐騙保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建立完善社保反欺詐騙保工作考核機制,通報案件查處進度和部門之間工作有關銜接推進辦法,研究社會保險欺詐違法犯罪案件的規律、特點,分析形勢和原因[5]。強化調度,提出下一步的工作目標和推進措施。二是堅持上下聯動。在數據排查、催辦追繳、案件查辦的過程中,人社、法院、公安、司法等部門要充分發揮鄉鎮村組綜合治理力量,形成多部門協作、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綜合治理的工作格局,調動鄉鎮及基層單位的積極性,提高社會保險領域反欺詐騙保工作的效率。社保經辦機構建立騙保基金追回“半月通報”制度,強化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三是堅持規范管理。人社部門和法院等部門要建立規范的案件管理制度,部門之間要就案件進展情況互通,各部門依據各自職能及時處理案件查處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防止推諉扯皮;同時強化部門信息共享、互認,加大聯合懲戒的力度。
社保經辦部門要嚴格履行社會保險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宣講教育的責任和義務,創新宣傳辦法,提高全民遵紀守法意識,注重正面引導參保對象和享受待遇人員依法依規辦事,營造“依法享受社保待遇、切實維護基金安全”的良好氛圍,利用社會各類監督平臺、新聞宣傳媒體等鼓勵社會各個層面廣泛參與社保基金監督,建立和完善舉報獎勵制度。適時向社會公布社保領域查處的欺詐騙的典型案例,多渠道、多形式宣傳違法違規侵占社保基金的嚴重后果。同時要加強對社保基金財會管理人員的崗位警示教育,防范內部管理人員作案的風險,通過理想信念教育打牢思想根基,通過各地查處的社保領域的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人,充分發揮警示教育作用,達到管理上不能腐,思想和行動上不想腐、不敢腐的效果。
5 結語
社保基金監管存在很多看得見和看不見的風險和隱患,只有及時建立健全科學、規范、嚴格的社保基金會計內控監管辦法,加大監督與執行力度,及時化解各類基金監管風險與隱患,才能確保社保基金安全和社會保險事業順利推進。
參考文獻
[1]邊瑞彪,洪艷,王濤,等. 規范內部控制,提升經辦水平[J]. 中國社會保障,2021(10):42-45.
[2]張秀華. CZ公司內部控制系統的優化研究[D]. 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5.
[3]陳麗卿. 以人文關懷、心理疏導拓寬思想政治工作新領域[J]. 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5,26(6):89-91.
[4]張圣,胥保領. 淺析完善內控制度對加強社保基金管理的意義[J]. 現代經濟信息,2012(7):223-224.
[5]高雪雷,鄒瑛. 和諧社會下社區矯正之探索——以南寧市社區矯正為視角[J]. 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3):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