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英語學科的特殊性,初中英語教學工作應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結合,以促進整體學科教學方式的優化。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開展讀寫結合活動能有效連接學生的閱讀與寫作,引領學生在閱讀初步導入、分析讀寫結構、搭建讀寫支架、培育讀寫思維、創新讀寫遷移等教學活動中提升閱讀技能和語言表達能力。基于此,文章重點分析了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的策略,旨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應用
作者簡介:周蓉蓉(1982—),女,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育才中學。
英語是初中階段的必修課,為引導初中生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促進其思維發展,初中英語教師應重視教學理念的轉變與教學方法的創新。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教師在教學時應注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協同培養[1]。閱讀與寫作之間有著緊密聯系,教師在教學中保障讀寫結合,用閱讀指導寫作,用寫作促進閱讀,可以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助力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形成。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采用讀寫結合的方式設計教學活動,以語言運用和表達為目的,以讀寫連接學生的多元思維,通過豐富多元的引導性活動將讀和寫在不同的教學階段進行結合,最終實現以讀促寫、以寫促讀,引領學生深入探究單元的主題意義,使學生在樹立正向情感和道德觀念的同時有效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一、以讀促寫,激活寫作欲望
(一)實施閱讀導入,提高寫作興趣
初中生在經歷小學階段系統化的學科學習后,形成了個人的學習方法與習慣,部分初中生認為英文閱讀費時費力,所以不愿意參與閱讀學習,對英文寫作的興趣也不高。在初中英語課堂上實施讀寫結合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閱讀能夠為寫作積累素材,激發學生的讀寫興趣。為了給讀寫結合活動的開展創造條件,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可以實施趣味性導入。
例如,在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6 Food and lifestyle的教學中,教師以這樣的話題作為課堂導入:“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od,? lifestyle and personal health? What do you think?”。初中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接觸了不少食物與生活方式,對如何保持個人健康也有一定的見解,以這一話題作為課堂導入,能引起學生的分享欲和探索欲,使其對課文產生好奇心。在學生閱讀課文的過程中,教師要避免學生局限在對課文大意的理解與掌握上,而是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積累字詞和句型,并將閱讀積累靈活應用在后續的寫作中。在完成上述閱讀探究后,學生會自然而然地將課文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從而在對應的主題寫作活動中有內容可寫,認真完成寫作任務,實現在英語學習中閱讀與寫作的高度結合。由此可見,科學有趣的課前導入有助于學生將英語學習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教師在課堂中引入趣味性、生活性的內容,能使學生意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主動完成學習任務。
讀寫結合是新課標背景下提升初中英語學科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教學方式,保障讀寫結合實施效果的關鍵在于讓學生擁有閱讀和寫作的興趣。因此,在備課環節,教師要優選導入內容,考慮初中生的年齡、心理、學習能力等情況,引入趣味性、生活化內容,使英語學習與現實生活建立聯系,激發學生的讀寫興趣。
(二)實施合作討論,形成寫作意識
在當前的初中英語教材中,每一個單元一般都有一個對應的主題,教師在開展單元教學活動時需要圍繞這一主題展開,在主題引領下,幫助學生構建學科知識體系。因此,教師在讀寫結合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圍繞單元主題展開討論,促進學生思維能力提升。在討論的過程中,每個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將討論結果以作文的形式呈現。這種在合作討論下的讀寫結合活動,能夠使學生在寫作時理清寫作思路,巧用寫作技巧。
以譯林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上冊Unit 3 Teenage problems為例,為在課堂上實現讀寫結合,教師將班級內的學生合理分成多個學習小組,并讓各個學習小組圍繞“teenage problems”展開討論,每個學生都可以分享自己在成長中的煩惱。如有學生這樣表達:“I want to have my own independent space, but my parents make various study plans, so that I have no time for myself. This problem bothers me very much.”。課堂討論讓學生有更多的學習自由,既有助于學生的英語能力培養,也有助于其良好英語思維習慣的形成。在課堂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圍繞文章的結構、主旨等展開分析,使學生將文章內容與自身經歷聯系起來。為提升小組合作模式下英語教學的整體水平,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確定分組依據,將學生合理分組,確保小組成員能夠在英語合作學習中做到優勢互補、共同進步。
在傳統的英語課堂上,學生一般是被動接受教師的知識傳授,學習自主性不夠,容易形成思維定式。而小組合作模式下的讀寫結合教學,能打破學生的思維限制,讓學生之間產生思維碰撞,使他們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初中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經驗的積累,逐漸產生獨立思維,所以在讀寫結合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立性,給學生自由表達與自主思考創造條件,讓他們在合作討論中形成寫作意識。
二、以寫激讀,引導自主閱讀
(一)圍繞寫作主題,開展拓展閱讀
就初中生的英語學習情況來看,若學生所掌握的詞匯量、語法等知識不足,他們在寫作或是閱讀時就會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在讀寫結合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拓展閱讀,使英語閱讀教學實現課內外資源相結合,能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因此,在讀寫結合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拓展閱讀,擴大學生的閱讀量[2]。
例如,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2 Travelling圍繞“旅行”這一話題展開,學生普遍對旅行感興趣,在課堂上會主動與教師或者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旅行經歷。在學習完本單元后,教師要求學生提交一篇題為“An unforgettable travel experience”的作文,學生們結合自己的旅行經歷,寫出了多篇內容豐富多彩的作文。教師在批閱學生作文后,指出學生在這一主題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向學生推薦課外閱讀資源,使學生利用拓展閱讀為寫作積累素材,學習優秀文章的寫作手法與技巧,不斷改進自己的習作,保持作文框架的合理性以及行文思路的清晰性。如有學生寫道:“Last summer vacation, my mother took me to the Palace Museum, after entering the Palace Museum, I was impressed by the scene in front of me, experienced the exquisite skills of the ancients.”。教師可讓這名學生在寫作后搜集一些關于描寫故宮的英文作文或者資料,學習其中的優美詞匯和句子,以此精進自己的習作。
英語讀寫結合教學不能局限于教材,教師應圍繞相應的主題進行內容拓展,使學生提高閱讀量,從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從而提升整體讀寫能力。
(二)創設教學情境,啟發學生思考
在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中,為提升整體教學水平,教師需要注重教學方法的選擇。當前可選擇的教學方法較多,如合作探究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教師在讀寫結合教學中利用情境教學法,能夠用情境帶動學生思考,使學生主動配合教學安排。情境創設需要圍繞教學主題展開,在情境的烘托下,讀寫結合的趣味性和形象性都會有所提高。
例如,譯林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下冊Unit 1 Asia圍繞“亞洲”展開,在這一單元的讀寫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因為單純利用口頭講解的方式,學生很難在腦海中對亞洲形成直觀認識。教師可以將地球儀帶到課堂上,并利用多媒體展示世界地圖,讓學生思考:“What regions are included in Asia? Can you mark them on the map?”。課堂上地球儀、多媒體圖片與視頻的應用,能讓學生對閱讀與寫作都產生興趣。在情境中,學生可以直觀生動地認識亞洲的概況,對所學知識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情境教學活動可以給學生的英語學習帶來良好的體驗,每個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展開思考。
情境教學法是初中英語教學中廣泛應用的方法,利用這一方法開展讀寫教學,可以打破固有教學模式的限制,給學生的英語學習帶來全新的體驗。情境有助于學生的思維發展,在讀寫結合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加強對情境教學法的使用,使學生全身心投入英語學習中。
三、讀寫結合,培養思維能力
(一)巧妙設置問題,優化寫作結構
英語寫作與語文寫作一樣,為保障寫作質量,作者需要合理設計文章結構。當前,部分初中生在英語寫作中存在行文雜亂無序、思路不夠清晰等問題,寫作質量不高。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對學生開展寫作教學時,需要讓他們形成良好的寫作思路和篇章意識。讀寫結合下的英語寫作教學需要強化對學生寫作意識的培養,帶領學生分析文章結構,讓學生思考寫作手法,積累經驗。教師可以根據語篇內容,設置多樣化的問題,用問題引導學生,使學生的習作更具邏輯性。
以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5 Amazing things為例,在學生閱讀課文前,教師需要結合課文內容,設計一些思考問題,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思考。如針對本單元的課文,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What is the topic of the article? What kind of event does the passage describe? What method does the article use in describing events? Can you imagine how you would describe this to someone if it happens to you?”。為完成問題探究,學生需要在閱讀過程中提煉文章中的關鍵信息,進行文章大綱的構建,總結段落主旨。這能為學生后續的寫作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學生在寫作時能根據問題脈絡,確定寫作框架、文章結構和內容。閱讀問題應具有啟發性,以確保學生能在問題引領下對文章進行分析與梳理,積累寫作技巧與經驗。
問題導向下的英語讀寫結合教學對提升學生的閱讀與寫作水平有著關鍵作用,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應重視閱讀問題的設計,做到以讀促寫,讀寫結合。
(二)注重閱讀積累,促進讀寫銜接
現階段的初中英語學科教學對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讓學生達到這些要求,克服英語學習困難,教師在課堂上應使學生認識到閱讀與寫作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讓每個學生學會在閱讀中積累,并能在后續的寫作或者口語表達中,將積累的知識有效輸出。
例如,在學習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7 Seasons時,除了認識生字詞和學習新的語法知識,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課文時總結四個季節的特征并發表自己的看法。有學生說:“I like spring best, because spring is the season of recovery of all things, full of colourful lives, let a person full of hope.”。然后,教師可以布置以“季節”為主題的寫作訓練。學生在先前的閱讀活動中,已經學習了與季節有關的詞匯,還對各個季節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因此,在此基礎上再進行相關主題的寫作,學生能擁有更大的主動權,能夠在寫作時延續自己的思路進行表達,利用在閱讀中學到的單詞或者句子,提升作文質量。這也有助于學生認識到閱讀與寫作之間的緊密聯系,實現讀寫有效銜接。
結語
由于語言環境的缺乏,加上英語表達與漢語表達之間的差異,部分初中生的英語學習效果不佳,影響了英語學科教學的整體成效。針對這些問題,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綜合發展,因此,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重視讀寫結合,保持閱讀與寫作的高度銜接。初中英語教師應根據具體學情,加大對英語教學的創新力度,合理實施讀寫結合教學,從而提升學科整體教學水平,讓每個初中生都能獲得閱讀與寫作能力的有效發展。
[參考文獻]
莊清雄.初中英語讀寫整合教學中“以問促思”實踐探究[J].英語教師,2020,20(20):64-66.
帥昌興.英語學習活動觀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界,2021(47):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