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繪本作為一種具有獨特魅力的藝術形式,自誕生之日起,就以豐富的內容和多樣的形式深受大眾喜愛。繪本在圖畫創作上吸收了繪畫、攝影、雕刻、建筑等多種藝術元素,同時對繪本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近年來,隨著家長對孩子的啟蒙教育越來越重視,繪本的形式變得更加多樣化,這也對繪本創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對超現實主義藝術手法進行研究和探索,并將其運用到繪本中。闡述超現實主義藝術手法研究背景、超現實主義藝術與社會文化的關系,對超現實主義藝術的產生與發展、超現實主義藝術手法與繪本結合的必要性、超現實主義藝術手法應用于繪本創作的優勢展開研究與分析,敘述超現實主義藝術的創作手法和風格特點,分析繪本中超現實藝術手法的應用實踐。在此基礎上,研究超現實主義藝術手法在繪本中的應用,總結出超現實主義藝術手法在營造繪本畫面氛圍、增加畫面層次、豐富視覺效果等方面所起的作用。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旨在提高受眾的審美水平和設計能力,探尋拓寬繪本創作語言的方法,豐富繪本創作的表現形式,創作出具有時代特征的繪本,為今后超現實主義藝術在繪本中的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超現實藝術手法;表現形式;繪本
中圖分類號:J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17-0-03
1 超現實主義藝術手法研究背景
超現實主義是20世紀最受歡迎、影響最廣泛的藝術運動之一,其中真實、夸張、隱喻的表現內涵一直沿用至今,不僅改變了繪畫和雕刻,也影響了文學、戲劇、電影。繪本作為一種兒童啟蒙教育讀物,多樣化的表現形式被大眾喜愛。繪本領域也存在一些應用超現實主義藝術手法創作的作品,藝術家們對社會中已經存在的物品符號、藝術作品、視覺形象進行處理后,直接或間接地運用到繪本中。
繪本作為當代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不僅僅作為兒童科普教育書籍而存在,其中還包含了大量藝術家對社會人文道德的思考,是文化與藝術交叉的結晶[1]。因此,將超現實主義藝術手法應用于繪本創作中,能夠豐富畫面故事,增強畫面的趣味性,增強繪本的藝術性,起到拉近藝術與大眾距離的作用。超現實主義藝術作為一種“異乎尋常”“富于想象”的藝術表現形式,具有重要作用。而繪本作為一種極具夸張性、挑戰固有觀念的出版物,對超現實主義藝術存在借鑒參考的可能性,但目前相關的理論研究較少。
為了拓寬繪本創作手法,豐富超現實主義藝術手法在繪本中的應用理論,應進行相關研究。通過分析超現實主義藝術手法在不同作品中的表現形式,進一步闡釋超現實主義藝術手法在繪本中的作用。將超現實主義藝術手法運用到繪本中,能為繪本創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2]。
2 超現實主義藝術與社會文化
超現實主義藝術的誕生離不開社會、經濟、文化等的發展[3]。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超現實主義藝術及其手法的產生與發展;二是超現實主義藝術手法與繪本結合的必要性;三是超現實藝術手法應用于繪本創作的優勢。
2.1 超現實主義藝術的產生與發展
超現實主義藝術誕生于20世紀20年代的巴黎,其各種形式都是精神分析被廣泛接受并納入社會結構的手段。其本質是達達主義的延續,是針對西方社會問題進行的廣泛而影響深遠的反抗。20世紀30年代,馬克斯·恩斯特的作品《人們對此一無所知》被視為超現實主義繪畫的代表作品,并發明了超現實主義拼貼畫。米羅的《母性》代表了其超現實主義風格已經完全形成。達利的《記憶中的永恒》展現了超現實主義畫風。20世紀40年代之前,勒內·馬格利特創作了最難忘的繪畫之一——《定住的時間》,展現了關于痙攣性的美。20世紀50年代,超現實主義輝煌時代即將結束,超現實主義繪畫顯示出不同于以往的最能體現繪畫本質的語言特征和藝術技巧。這種創作方法是對以往以理性、現實為特征的現實主義繪畫的反動,這種無意識繪畫方式對之后的主流繪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2 超現實主義藝術手法與繪本結合的必要性
超現實主義藝術手法與眾不同的創作方式帶來了新鮮的視覺感受。隨著時代的發展,其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超現實主義藝術手法在繪本中的應用需要結合繪本的創作實踐,總結其在繪本中的運用規律,幫助繪本體現出趣味性、想象性、教育性的特點,增強繪本的藝術性。超現實主義藝術作為一種抽象藝術應用于繪本中,不僅能帶來更具沖擊力的視覺效果,還能讓繪本具有更加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引發讀者強烈的情感共鳴。
2.3 超現實主義藝術手法應用于繪本創作的優勢
超現實主義藝術用新穎的表現手法改變了藝術創作方式。在藝術創作上,用拼貼、錯位構圖法等挑戰傳統繪畫,用夸張變形的方式表達藝術家的真實世界[4]。在作品中,畫面不僅帶給人們強烈的視覺沖擊,而且將深層的意味藏在具有隱喻色彩的符號中。繪本對超現實主義藝術手法的運用體現為創作形式的變化,其對大眾審美有促進作用。其不同于以往的創作方式,打破了傳統審美習慣,其中的荒誕性和神秘性為繪本創作提供了不同的思路選擇。
3 超現實主義藝術手法研究
超現實主義藝術手法是超現實主義藝術區別于其他藝術形式的重要創作語言。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們將不同時間、不同空間的事物并置,將日常生活中毫不相干的事物組合起來,將繪畫中的基本關系同構,通過錯位、變形建構矛盾空間,拉近藝術與大眾的距離,改變了大眾的審美,是超現實主義藝術的典型特性,也讓超現實主義藝術有了更加多元的成長空間。
3.1 超現實主義藝術的創作手法
相較于傳統藝術,超現實主義藝術是一種表現形式新穎,能夠快速吸引觀眾的藝術形式。分析這一時期的作品可知,超現實主義藝術主要是通過抽象、象征、隱喻、夸張等表現手法來實現的,運用這些手法能塑造超現實主義在繪畫中的荒誕空間,運用不同的藝術手段創作更深層次的藝術作品,是挑戰傳統觀察和理解形式的一種方式。
部分超現實主義藝術作品來自不同時空的事物并置,如喬治·德·基里科的《離別的憂郁》。這幅作品在繪畫手法和造型方法上遵循“形而上”的原則,以扭曲的透視法則、刻板的羅馬建筑物、謎一樣的剪影等繪畫元素,將記憶與現實結合,營造出荒誕、詭異、憂郁、不安的畫面氛圍,為觀眾營造了神秘的現實夢魘,引發觀眾的心靈共鳴。
將日常生活中毫不相關的事物組合起來也是超現實主義藝術作品創作的一部分,如勒內·馬格里特的《人類之子》。這幅作品看似被破壞,實則保持完整,他所做的不是模仿現實,而是創造一種新的現實。作品中的圖像不再是對內容的再現,而是通過組合、重復和命名的方式將不可見的思想轉化為可見性圖符,從而賦予敘事無限的可能性和張力。《空白簽名》也是馬格里特著名的超現實主義作品,畫面中的馬和騎手真實而又縹緲,迷失在樹木之中的神秘空間。畫家運用視覺維度的錯覺,將獨立的元素組合成一個連貫的整體。超現實主義者利用夢境分析等技術來揭示大腦的無意識運作,所以馬格里特的作品經常是由文不對題的圖像組成,留給人們無限的思考空間。
透視作為一種重要的視覺元素,在制造畫面空間感與營造氛圍感上起著重要作用。如埃舍爾的《相對性》描繪了一幅現實中不可能存在的空間扭曲的室內圖像,整個畫面都是樓梯,樓梯朝各個方向延伸,形成了三個不同平面的透視,使作品極具空間感。他的作品多以平面鑲嵌、不可能的結構、悖論、循環為特點,表達了典型的超現實主義,或者說是魔幻現實主義的思想和寓意。
在超現實主義藝術中,神秘和荒誕作為一種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常被應用到藝術作品中,被解構的原型往往失去了原來的含義。當處在新環境中時,觀眾需要根據作品原來的處境思考,再結合當下環境分析其新的含義。通過這種解構再重組的過程,賦予作品新的內涵,而這種解構也是超現實主義藝術中體現創作理念的一種重要方式。
3.2 超現實主義藝術的風格特點
超現實主義藝術通過不同的表現手法為畫面帶來了不同的視覺效果,通過拼貼畫、摩擦法、拓印法和刮擦法,所展現出的豐富而漫無邊際的想象力、對世界的荒誕之感,以及汲取浪漫主義和虛幻藝術的夢幻般的詩情畫意氛圍,交織著對人類夢境的癡迷以及對夢境的超現實解釋,將現實場景與夢境中的物體通過藝術家的理解重新解構,并通過嶄新的圖像表現出來,致力于創造一個多變、彩色的虛幻世界。
超現實主義藝術將不同時空的事物并置,將日常生活中毫不相干的事物組合起來,將繪畫中的基本關系同構,通過錯位、變形建構矛盾空間也是超現實主義藝術的一大特點,在技法上使用抽象、自由和象征的藝術方式,試圖突破符合邏輯與實際的現實觀念[5]。把現實觀念與本能、潛意識和夢的經驗相糅合,以達到一種絕對的和超現實的情感,給人以光怪陸離、荒誕、神秘的視覺效果。其獨特的繪畫方式值得學習和應用,也揭露了當時戰爭背景下社會的狀態,展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4 繪本中超現實主義藝術手法的應用實踐
超現實主義藝術與眾不同的創作方式帶來了新鮮的視覺感受,隨著時代的發展,其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超現實主義藝術手法在繪本中的應用,需要結合繪本的創作實踐,總結在繪本中的運用規律,使繪本體現出趣味性、想象性、教育性的特點,提高繪本的藝術價值。
4.1 繪本創作構思
本故事在主題設計上,基于快速發展的當代社會和人們日益豐富的精神世界與藝術追求,希望通過超現實主義藝術手法創作出針對4~7歲兒童,具有趣味性、想象性、教育性,能夠表現出當前時代特征的繪本作品,讓兒童能通過畫面直觀了解當下生活的環境,能夠通過畫面直觀地認識物品,并根據畫面故事,樹立永不放棄的奮斗精神,起到寓教于樂的作用。在畫面的整體安排上,全部采用拼貼、組合、解構、錯位、變形等手法,并將其綜合運用在每一頁畫面中,讓畫面整體風格更加統一,協調整體閱讀感受。通過不同手法的綜合運用,輔助強對比顏色,拉開畫面前后空間,營造一種既有顏色沖突又整體風格和諧的氛圍感。在當代新的審美需求下,應改變創作理念。在超現實主義藝術中,拼貼、組合、解構、錯位、變形等手法能帶來不同的視覺感受,將這種手法運用到繪本中,能夠改進繪本的繪畫風格、藝術性等。因此,將繪本與超現實主義藝術結合,可以給繪本教學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4.2 繪本創作總結
在本次繪本創作中,通過調查研究超現實主義藝術理論與代表作品,對超現實主義藝術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和了解。每一種藝術風格的出現都不是偶然的,背后都有復雜的因果關系。無論何種藝術形式,都是對社會現實的思考,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理解,新的認識造就新的藝術。繪本的創作也要在歷史中總結和學習,從歷史的藝術寶庫中尋找優秀的案例,參考優秀的創作方法,才能設計出符合現代人審美觀念的作品。在繪本創作中,學習超現實主義藝術不是盲目照搬,對構圖色彩的借鑒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構圖不可過分夸大,色彩的飽和度、對比度不能過于強烈,否則會破壞畫面的整體色彩,給觀眾帶來不良的視覺體驗。在拼貼方式上,要求拼貼素材既能夠保證畫面視覺的整體統一性和穩定性,又要讓畫面的形式感更強,還要保證拼貼元素在畫面中占的比例適當,讓拼貼元素與手繪元素相協調。這些都需要在創作中根據故事、構圖不斷嘗試,找到超現實主義與繪本的結合點。在整體構圖上,要讓畫面顯得有松有緊。由于很多超現實主義藝術作品都是單獨出現的,獨立感很強,因此在繪本中不僅要掌握這種畫面獨立的特點,而且要將畫面串聯起來講好一個完整的故事。整個繪本的創作編排過程環環相扣,從故事的編排到構圖、角色形象、色彩搭配等環節,都要不斷學習和思考,才能創作出高質量的作品。
未來,在應用超現實主義藝術手法創作繪本的過程中,有了理論的積累與實踐總結,將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將學到的技法運用到繪本當中,相信能進一步提升繪本的藝術高度,使其更具大眾性,讓超現實主義藝術手法可以對繪本創作真正發揮作用。同時,要通過學習實踐,深入探索超現實主義藝術手法在其他方向的運用,為繪本創作提供更多參考。
5 結語
超現實主義藝術手法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語言,運用于當代的繪本藝術創作中,能給觀眾帶來新感受、新視野以及不同的審美體驗。繪本的表現形式與創作手法多樣,產生的效果也不同,在更好地體現當代繪本的通俗性、大眾性、流行性、創新性等方面,超現實主義藝術手法為繪本創作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價值。在未來的創作中,希望能從超現實主義藝術手法的其他運用角度出發,與繪本結合,以延展出更多的可能性,創作出符合時代潮流和受眾審美趣味的作品。
參考文獻:
[1] 呂彭.現代繪畫:新的形象語言[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87:11-12.
[2] 周來祥.文藝美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13-15.
[3] 付卉,壽家梅.超現實主義傾向當代中國畫現象研究[J].藝術品鑒,2021(18):29-30.
[4] 西蒙·威爾遜.超現實主義[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21:26-27.
[5] 埃米·登普西.超現實主義[M].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20:73-75.
作者簡介:汪佳(1995—),女,江蘇蘇州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