憐青

卡塔爾人成為了奇才隊的股東之一。圖為奇才隊新秀特里斯坦·武克切維奇
靴子終于落地。日前,卡塔爾投資局(QIA)以40.5億美元的價格,購買了美國豐碑娛樂公司5%的股權—后者在美國體育界頗有名氣,不僅擁有專屬的體育頻道,還經營著多支球隊,其中名氣最大的莫過于(美國男子職業籃球聯賽)NBA的華盛頓奇才隊。
這也就意味著,卡塔爾人正式成為了奇才隊的股東之一,QIA成為第一支入股美國頂尖體育聯賽的主權基金。這也是繼去年舉辦世界杯后,卡塔爾在頂級體育賽事又一次驚艷亮相。
早在今年年初,彭博社就曾爆料稱,卡塔爾有意收購NBA球隊,不過當時盛傳的目標是紐約尼克斯隊,這一消息也引發了輿論的持續關注。湖人、火箭隊等球迷都在社交媒體上呼吁中東“土豪”們買走自家球隊。
中東人的入股,得益于一場2年多前的改革。2020年,受疫情影響度日維艱的NBA主動做出改變,成為美國首個允許私募基金收購球隊股權的主流聯賽;去年11月,NBA進一步放寬規定,允許主權財富基金、大學捐贈基金和養老基金入股球隊,這一調整也為卡塔爾此番注資敞開了大門。
逐步放開投資限制,折射出兩大現實,可以認為是NBA越來越“世界化”,同樣也說明美職籃乃至整個美國籃球對世界籃壇的影響力在不斷衰弱。遲暮的王朝與有錢的新貴一拍即合,也算是各遂所愿,但中東財團的注資,真的能改變NBA的困境嗎?

2022年10月2日,阿聯酋,亞特蘭大老鷹隊在大清真寺前合影
收購奇才隊股份,更像是大規模進軍北美職業體育前的一次試水。
與刻板印象中,花錢很大方、運營卻很外行的中東“土豪”形象不同,奇才隊的新股東QIA不僅富有,而且已然深度參與到多項職業體育投資中。
卡塔爾國土面積不大,人口也不多,但得益于油氣資源優勢,其人均GDP多年來位居世界前列。QIA成立于2005年,其掌控資產規模達4600億美元,是全球前十的主權財富基金,投資橫跨生物醫藥、互聯網、地產、金融等多個領域。
體育方面,QIA在歐洲足壇存在感不弱。QIA旗下的卡塔爾體育投資公司,是巴黎圣日耳曼足球俱樂部的掌舵人,大巴黎之所以敢豪擲千金引援,少不了QIA的幫助。此外,QIA擁有葡超布拉加隊22%的股份,還一直在謀求收購英超球隊曼聯,雙方已多次傳出緋聞。
為了更好地進軍美國市場,2015年,QIA就在紐約設立了相關辦事機構,在華盛頓也有城市中心(City Center DC)的商圈建設項目在開工建設,這也為日后注資奇才隊埋下了伏筆。
對于籃球迷而言,其實無須擔心或期待卡塔爾人的來襲,會讓熱錢快速涌動,進而在聯盟里掀起一輪巨星抱團、薪資遠超工資帽的“軍備競賽”。與在大巴黎掌握話事權不同,在NBA的限制下,QIA在奇才隊股東的地位有些尷尬—NBA發言人邁克·巴斯在一份聲明中表示,QIA不會參與奇才隊的運營或決策。
按照規定,私募基金和各類投資者最多可擁有一支NBA球隊20%的股份,單一球隊最多可向投資基金出售30%的股份,單一基金最多可持有5支球隊的股份。因此即便后續追加股份,QIA也很難占到奇才隊的大頭。
對于QIA來說,收購奇才隊股份,更像是大規模進軍北美職業體育前的一次試水。體育商業相關專家在接受美聯社采訪時表示,體育是卡塔爾國家品牌和公共外交戰略的一部分,“在歐美市場特別是中心城市,購買或贊助體育組織的股權,十分符合這一戰略構想”。

2022年10月6日,阿聯酋阿布扎比,22/23賽季NBA季前賽,雄鹿VS老鷹
即便不談品牌效應,單就投資收益而言,QIA的入股依然不失為一筆劃算的買賣。以邁克爾·喬丹為例,2010年,他以2.75億美元收購了山貓隊,在此后的13年里,球隊僅打進一次季后賽且慘遭橫掃,是聯盟里名符其實的弱旅。但這依舊不妨礙球隊估值足足提升了11倍。不久前,喬丹以30億美元出售了這支球隊,讓他賺得盆滿缽滿。
自2020年NBA允許私募基金入股以來,NBA球隊的估值更是一路看漲。這一在彼時看起來更像是應對疫情沖擊時的權宜之計,竟然有意外驚喜—各路金主對NBA球隊股權頗有興致,即便NBA球隊盈利能力在全世界的頂級體育聯盟里,并非最拔尖的。
NBA與中東人的緣分不淺。早在2011年NBA停擺期間,就曾傳出中東“土豪”砸重金請NBA球星前往效力的流言。只是不知是因價碼并未談攏,還是NBA停擺時間不算太長,最終成行的并不多。
那些年里,NBA球員與中東的關系,更多并非單純的商業考慮:全明星球員阿馬雷·斯塔德邁爾、科比隊友喬丹·法瑪爾之所以前往以色列聯賽淘金,和兩人身上都有猶太血統有關。其中,小斯在以色列還受到時任總理西蒙·佩雷斯的接見,并幫助球隊兩奪聯賽冠軍。
但這樣的故事更像是偶然的“籃球扶貧”。此后的多年里,只有塔里克·布萊克、西恩·威廉姆斯等少數球員加盟了中東聯賽。他們大多是NBA的邊緣人,生涯成就最高的應該是O.J.梅奧,但那時他早已過了巔峰期,甚至沒法在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拿到合同。
直到阿聯酋的入場,NBA才開始將注意力轉向海灣國家。雖然卡塔爾人最終拿下了奇才的股權,但此前和NBA“眉來眼去”打得火熱的,反而是阿聯酋。
2022年10月,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NBA季前賽現場,上賽季冠軍雄鹿與老對手老鷹隊激戰正酣。因疫情停擺了兩年的NBA海外賽正式重啟,首站就安排在阿聯酋,這也是NBA首次前往中東舉辦海外賽。

阿聯酋航空
這場海外賽在中東、北非的電視,和NBA比賽直播訂閱服務等流媒體平臺上轉播,該賽事也是NBA與阿布扎比文化和旅游部系列合作中的一部分。當年早些時候,NBA為阿布扎比打造出了一個面向當地11-14歲孩子的青少年籃球聯賽。
NBA的阿布扎比行,可謂是“精銳盡出”。雄鹿和老鷹擁有多位全明星級別球員,兩隊的當家球星“字母哥”安特托昆博和特雷·楊,都是聯盟力捧的新星,奧尼爾、卡特、格蘭特-希爾等6位已經退役的前NBA巨星來到現場造勢。
今年5月,NBA宣布將延續這一活動,達拉斯獨行俠和明尼蘇達森林狼隊將前往阿布扎比亞斯島的阿提哈德競技場,為阿聯酋球迷送上兩場精彩的季前賽較量。
不斷涌入的中東熱錢正改寫著歐美體育產業的商業格局。
越發重視中東的NBA,是歐美體育界的一個縮影,不斷涌入的中東熱錢正改寫著歐美體育產業的商業格局,沒有一支球隊可以忽視海灣力量的影響。
英超的切爾西、阿森納,西甲的皇馬,法甲的里昂,葡超的本菲卡,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贊助商—阿聯酋航空。
而沙特人更偏好于買買買。2021年,沙特公共投資基金(PIF)就買下了英超的紐卡斯爾聯隊;今年6月,PIF旗下的LIV高爾夫聯賽宣布與美巡賽PGA和DP世界巡回賽達成協議,三方將把商業業務合并,成立一個新的營利性的實體,PIF還將為這一實體持續注資。
成立不到3年的LIV聯賽,在金元攻勢的幫助下,成功將兩大老牌高爾夫聯賽逼得求和,有美國媒體甚至將這一番“和談”稱為“體育史上最重要的舉動之一”。
除了足球和高爾夫領域外,沙特人還對職業網球虎視眈眈,ATP世界巡回賽不久前也傳出在沙特舉辦的可能。美國體育商業媒體Sportico發文稱,沙特加大對體育的投資,是其減少對石油依賴、實現經濟多元化的重要一環。
與五大聯賽爭霸的足球、四大公開賽爭相斗艷的網球相比,在籃球世界里,NBA常年是一家獨大。中東資本的涌入,揭開了NBA“不可一世”表象下的遲暮。
1989年,時任NBA總裁的大衛·斯特恩在央視大廳苦等了一個小時。彼時的斯特恩不會知道,這或許是他人生中最漫長的一個小時,徹底改變了今后20多年NBA的發展與命運。
此后,央視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對NBA進行轉播和錄播,NBA成為了無數中國孩子的籃球啟蒙,中國也逐步發展為NBA最大的海外市場,斯特恩在其中功不可沒。

阿布扎比文化和旅游部部長(左)宣布,獨行俠與森林狼將于10月舉行友誼賽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亞當·蕭華在2014年繼任NBA總裁后的改革,也可以算是大刀闊斧,但在中國市場的折戟和疫情的沖擊,卻讓NBA影響力遠不如前。
美國媒體Sports Media Watch數據顯示,2023年NBA總決賽的電視收視率僅為6.1,是除疫情兩年外,NBA總決賽史上最低的收視率。而倒數第二名則是要追溯到2007年—那一年,馬刺在總決賽上4比0橫掃了騎士后,鄧肯對詹姆斯說“未來是你的”,被傳為佳話。
如今,16年過去了,詹姆斯早已實現了鄧肯彼時所言的“未來”,但NBA的未來在哪呢?在蕭華看來,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海外。作為斯特恩的接班人,蕭華如今也迫切需要一個類似的故事。
自掌舵NBA起,蕭華就開始不斷向世界推廣NBA,想將市場推廣至此前影響力從未覆蓋的地方,“我們希望將這比賽帶到從未觸及之地,中東就是其中之一”,蕭華在談及QIA入股奇才隊母公司時說。
商業邏輯之外,美國籃壇的日漸衰弱,也決定了NBA無法獨自依靠本國球員,撐起一場場賞心悅目的籃球盛宴。
從2015年起,NBA全明星周末首日的新秀挑戰賽改為世界隊對陣美國隊,在此后的6屆比賽中,兩隊各贏3場,美國隊并未占據明顯優勢。
2017年世界隊里的那個似乎并不起眼的塞爾維亞人約基奇,在今年的總決賽上大放光彩,4比1輕取熱火,自己成功加冕總決賽MVP—而這已經是非美國球員在3年內第二次捧起總決賽MVP的獎杯了。
一鯨落,萬物生。與美國籃球統治力下降相伴的,是世界籃球的整體進步。對于NBA而言,與其故步自封,不如順勢推動開放。
如今,隨著NBA投資政策的放開,或許還有無數的資本跟隨著QIA的腳步涌入NBA這座籃球世界的頂尖殿堂。對于籃球愛好者而言,或許NBA依然是那個籃球圣地,只是不復昔日榮光。
責任編輯吳陽煜 wyy@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