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云
【摘 要】 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閱讀者的大量閱讀實踐和積累。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的閱讀量提出了具體要求,教師在教育活動中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拓寬他們的閱讀視野、增加閱讀量?;诖?,文章分析了如何構建多文本閱讀課內外結合的“1+X”教學模式。
【關鍵詞】 高中語文;多文本閱讀;課內外結合;“1+X”教學模式
一、多文本閱讀課內外結合“1+X”教學模式的重要性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充分說明了讀書的重要性,讀書可以讓人們對世界有更深入的了解,即使沒有辦法真正去游歷世界,也能達到認識萬物的目的。閱讀對每個人來說都有益而無害,在書中瀏覽美麗的大好河山,能知道祖國的美麗、經受大自然的洗禮。讀書是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閱讀者能夠從書中汲取對自己有益的內容。在高中語文閱讀中,學生面臨著較大的壓力,如果教育教學方式不恰當,就很容易導致厭倦心理的產生,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因此,為了讓高中生能在學習的過程中充滿樂趣,高中語文教師也要重視興趣的培養,在高中閱讀教學中采用多文本閱讀課內外結合的“1+X”教學模式,有效開展對比閱讀和拓展閱讀活動,也就是將課堂教學和課外閱讀有效結合起來,可以針對閱讀內容引入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或者相同主題的文章,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采用對比分析法和綜合歸納法。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1+X”閱讀教學模式提高了閱讀效率、拓展了閱讀范圍。
二、多文本閱讀課內外結合“1+X”教學模式構建現狀
(一)構建思路
在多文本閱讀的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即在學生完成課本內容的學習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相關的課外知識進行了解,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在課外閱讀中,教師可以按照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對文章的主題、作者等方面進行分析,使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教師也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即在課外閱讀中讓學生深入了解相關知識。多文本閱讀課內外結合“1+X”教學模式是一種集語文學習和課外閱讀于一體的教學模式,是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比較常見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將課堂學習和課外閱讀相結合,既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又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在“1+X”教學模式中,第一個“1”指在完成課本知識學習后進行課內閱讀;第二個“X”指在完成課本知識學習后進行課外閱讀。教師要想發揮出多文本閱讀課內外結合“1+X”教學模式的優勢,就需要從教材、課堂、課外三個方面入手,其中教材和課堂是多文本閱讀課內外結合“1+X”教學模式中最重要的兩個部分。
(二)存在的問題
首先,教師缺乏對課內課外閱讀的有效整合。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往往把多文本閱讀教學等同于閱讀教學,把多文本閱讀課上成了一節單純的閱讀課,教師只是單純地把書讀給學生聽,忽略了學生的感受和體驗,缺乏對課內課外閱讀有效整合的意識。其次,多文本閱讀課內與課外沒有形成有機聯系。在多文本教學中,教師往往重視對文章內容、作者思想的分析,卻忽視了學生對文章內容、作者思想的感悟和理解。如果缺乏課內與課外知識的有機聯系,多文本閱讀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就會沒有意義。再次,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不夠。由于多文本閱讀教學中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不夠,學生在課外沒有時間去閱讀其他的讀物。但是,為了應對高考,很多學校都會開設語文活動課,在活動課上進行大量的多文本閱讀訓練。有些學校也會給學生布置一定的課外作業。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會忽視對課外讀物的選擇和對學生的指導,致使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出現了盲目和無序現象。最后,學生對多文本閱讀課外學習的興趣不高。由于在多文本教學中教師只注重課內與課外知識的整合,忽視了對學生課外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培養,學生在多文本學習中出現了一種應付心態。由于對多文本閱讀教學缺乏系統的研究和探索,一些教師對多文本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正確地解決。
三、多文本閱讀課內外結合“1+X”教學模式的教學策略
(一)把學生作為課堂主體,激發濃厚的閱讀興趣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明確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樹立正確的閱讀教學理念,把課堂主體地位還給學生,讓他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開展多文本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可以先提出一個中心話題,然后讓學生自己搜集與中心話題相關的閱讀素材,并充分進行閱讀,了解文本內容。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只是扮演指導者和引導者的角色,主要職責是檢查學生收集的閱讀材料是否符合主題,或者當學生不知道如何開始閱讀以及失去閱讀興趣的時候進行相應的指導。比如提出相應問題讓學生重新激發閱讀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這樣下來學生自己在收集閱讀材料的時候,也能更加明確教師提出的主題思想,并領悟作者描寫的思想感情。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第一單元的《竇娥冤》《雷雨》和《哈姆雷特》這些課文的時候,為了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發揮主觀能動性,教師可以首先開展以戲劇為主題的閱讀活動,鼓勵學生閱讀這三篇課文,分析每一篇課文中的人物形象;之后再開展一次表演活動,使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加深記憶,將自己的想法以人物的形式展現出來,通過課堂多文本閱讀和課后表演活動的結合,學生的興趣將大大增加。
(二)在課堂中融入經典誦讀內容
為了有效推動高中語文多文本閱讀教學的進度,并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達到增加閱讀量的目的,教師必須采用多樣化的閱讀形式,可以在閱讀課堂中融入經典誦讀內容,舉辦豐富多彩的經典誦讀活動和詩詞大會,還可以結合書法比賽和欣賞活動等。這樣的閱讀活動能有效地將課內閱讀和課后閱讀結合起來,真正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以具體的形式展現出來,也使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形式更加靈活,讓高中語文多文本閱讀教學更加豐富多彩。由此可見,豐富課堂教學模式以及融入更多閱讀載體對提高高中閱讀教學效率至關重要,高中教師在采用多文本閱讀教學模式時,要實現多效整合,圍繞一篇課文或某一個閱讀知識點來引入更多閱讀素材。
(三)閱讀與寫作相結合,加深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和掌握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多文本閱讀課內外結合“1+X”教學模式時,教師還要注重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結合,不僅要鼓勵學生有效閱讀足量的文章,還要鼓勵學生將閱讀過程中的感受寫下來。除此之外,教師要提醒學生在接觸到運用了寫作手法的閱讀材料時,可適當摘抄下來,在早晚朗讀。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閱讀能力會大大提高,還能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為之后流暢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提高寫作能力以及提升語文綜合素養。教師在采用多文本閱讀教學方法時,還要注重閱讀時間和閱讀量之間的關系、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引導的關系等。教師在提出主題時,要盡量選擇開放性的主題,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參與其中,在閱讀過程中,自行采用對比分析的閱讀方法,讓學生在多文本閱讀中獲得良好的體驗。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四單元的《我有一個夢想》時,教師首先可以用談話的方式進行導入,讓學生一起談一談自己的夢想是什么,然后引出課文內容,閱讀內容不必局限于教材的文章,可適當利用多媒體技術融入與夢想息息相關的文章,目的不是讓學生模仿他人的夢想,而是學習在描寫自己夢想時運用了什么手法。然后再開展寫作活動,將閱讀和寫作充分結合起來,不僅給予了學生充分表達自我的機會和平臺,還幫助其鞏固了課堂學習內容。
(四)準確、多樣地選擇閱讀文本
只有準確地篩選文本,并保證文本的多樣性,才能保證多文本閱讀順利且高效地進行。所謂準確篩選,是指教師與學生要選擇與提出的主題息息相關的素材。多樣選擇是指選擇出的文本要有不同的風格,不斷完善閱讀體系。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第一單元的《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這一內容時,有些教師在選擇閱讀文本時往往局限于《水滸傳》這一名著,事實上,教師要增加閱讀文本的多樣性,不要僅僅局限于一本書,要讓學生接觸不同風格的文章,進一步拓展閱讀訓練范疇,培養閱讀思維。比如可以延伸到中國四大名著的其他三本,分別從這些名著中選擇與故事《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主題相當的片段,并進行深入研究、探討,掌握四大名著傳達的精神,同時將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五)實施多文本閱讀,深化閱讀理解
現階段的語文教材的編訂是按照一定規律進行的,從整體上來說,教材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身心發展規律、興趣愛好、發展需求等。從每個單元來講,每一個單元的課文都是圍繞一個主題選擇的,這樣的教材編排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多文本閱讀的特點。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一定要抓住中心主題,選擇有代表性的文章進行閱讀教學,學會參照教材內容來整合各個單元的文章,鼓勵和引導高中生準確分析同一單元的文本,深入理解和掌握這一單元的中心思想。教師要把促進多文本閱讀效率的提升作為重要職責,在學生閱讀過程中,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采取正確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高中階段的學生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不容易受他人的影響,教師可以針對這一現象開展辯論活動,每個學生依據自己的觀點進行辯論,進而升華主題、提升語言表達和運用能力。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第二單元的《滕王閣序》這一篇文章的時候,教師還可以選擇其他描寫滕王閣的優美文章,讓學生細細品讀;也可以選擇比較差的文章,以對比的方式讓學生初步明白如何寫出一篇優秀的文章。教師還可以收集網上的文章,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通過線上搜索,學生能接觸到很多傳統教學模式中無法提供的素材,對當下的學生來說是一種福音。
(六)創新多文本閱讀課內外結合“1+x”教學模式
真正的閱讀不僅僅停留在文本閱讀的表面,還要進行多元化的實踐。不管在哪個年齡階段,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都更容易吸引學生的興趣。在多文本閱讀教學中,高中語文教師也要在實踐中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保證課堂教學新穎性,學生也能感受多文本閱讀課內外結合的樂趣。
比如學習完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二單元的《荊軻刺秦王》這一篇課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欣賞《荊軻刺秦王》的電影或劇目,甚至組織學生表演故事,在表演之前,最重要的是深入把握人物形象,編寫劇本臺詞,在表演過程中將人物的形象特點、精神面貌表現出來,通過適當夸張肢體動作,以豐富表演內容,讓學生對文本內容有深入的理解和感悟。教師還可開設閱讀社團,定期開展多文本閱讀活動、閱讀比賽活動、故事表演活動等,真正落實“1+ X”教學模式,如在一次社團故事表演活動中,讓每個學生自行組隊,自主選擇表演劇目,表演內容可以完全按照閱讀文本,也可以自行將多個故事串聯起來,這種具有創造性的表演活動更能鍛煉學生的想象力、閱讀理解能力、故事表演能力等。
四、結語
綜上所述,充分落實高中語文多文本閱讀課內外結合“1+X”教學模式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可以讓高中生進行角色扮演,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將自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直觀地表現出來,在表演中促進對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總而言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要打破課堂的界限,走出課堂,為學生打造更廣闊的閱讀空間,將課堂閱讀和課外閱讀有效結合起來,激發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促進“1+X”多文本閱讀教學模式的完善。
參考文獻:
[1] 常曉軍. 多文本閱讀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價值分析[J]. 學周刊,2021(34):185-186.
[2] 萬應起. 探究多文本閱讀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意義[J]. 新課程,2021(41):198.
[3] 郭小鳳. 高中語文散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D]. 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21.
[4] 范井軒. 高中古詩詞群文閱讀實踐研究[D]. 南寧:廣西師范大學,2021.
[5] 張紅娟. 高中語文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的研究[D]. 南寧:廣西師范大學,2021.
[6] 林施華. 高考實用類文本能力考查導向與教學策略探究[D]. 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21.
[7] 王園園. 基于群文閱讀教學思辨能力培養的實踐研究[D]. 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21.
[8] 李驥. 群文閱讀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 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