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厚元
某縣人大常委會于2023年2月1日舉行了縣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由于種種原因,縣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于4月28日舉行。對此,有人認為,該縣人大常委會相鄰兩次常委會會議間隔時間已超過60天,違反了地方組織法關于人大常委會會議“每兩個月至少舉行一次”規定。也有人認為,地方組織法規定的“每兩個月”時間概念是指常委會會議在連續兩個月份內舉行都可以,即使超六十天也不違法。
筆者以為,依據相關法律規定,人大常委會“每兩個月至少舉行一次會議”,是指兩次會議間隔一般不超過兩個月即60天,但超過60天也不違反法律規定。
地方組織法第五十一條規定,“常務委員會會議由主任召集,每兩個月至少舉行一次”。這里“每兩個月”的涵義,就是一年12個月,按每兩個月至少召開一次常委會會議計算,那么每年至少需要舉行6次會議。也就是說,以相鄰兩個月為一個時間周期,至少要舉行一次人大常委會會議。假如上一次會議在1月份舉行,那么下一次會議應該在下2月至3月時間段內舉行,假如上一次會議在2月份舉行,那么下一次會議應該在下3月至4月時間段內舉行,以此類推,即符合“每兩個月至少舉行一次會議”的法律規定。
一般情況下,兩次會議間隔不超過兩個月即60天,但是特殊情況下,即使超過兩個月舉行也不違反規定。假如,上一次會議在3月1日舉行,按理3月份剩下的30天不屬于下一時間周期,應該予以扣除,那么下一次會議在4月1日至5月31日時間段內任一天舉行都符合規定,也就是說,下一次會議最遲可在5月31日舉行。因此,下一輪“每兩個月”周期應該從4月1日開始計算。這樣一來,從理論上說,兩次會議間隔時間多達90天并超過兩個月也不違反法律規定。因為法律規定是以“月”為計算單位,而不是以“日”為計算單位。法律之所以要以“月”為計算單位,就是便于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根據工作需要,靈活掌握常委會會議舉行時間節點。當然,兩次會議間隔90天只是個別極端現象,并非常態,但這并不違反“每兩個月”的法律規定。
從實踐來看,人大常委會會議舉行時間最好相對固定,一般隔一個月舉行一次會議比較理想,比如一三五月份或二四六月份間隔舉行,即原則上不超過60天。但如遇特殊情況,兩次會議間隔超過兩個月也是法律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