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波, 孫傳鋒, 張 洋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六安醫院口腔科, 安徽 六安 237005)
下頜后牙區骨缺失是由于外傷、牙周炎等原因引起的缺牙區牙槽骨萎縮現象,該病癥不僅會引起缺牙區域功能受損,還會影響患者發音及心理健康[1,2]。作為一種新型的口腔種植技術,即刻種植在臨床的應用越來越多。與傳統義齒相比,其具有舒適性好、不會對鄰牙造成損傷及咀嚼效率高等優點[3]。針對下頜后牙區骨缺失,獲取種植骨量是即刻種植治療的重點,也是難點[4]。自體骨具有較好的生物相容性,愈合速度較快,是公認的骨替代材料,但是該種材料獲取量有限。Biooss骨替代材料具有較好的引導骨再生的能力,能夠促進口腔種植患者骨再生[5,6]。但有研究稱該材料不能被完全吸收,再加上下頜后牙區術野較差,若出血較多,Biooss的流動分散會導致骨粉丟失,增加手術難度,影響骨生成效果[7]。濃縮生長因子是一種血液提取物,具有很好的促進骨組織修復、軟組織愈合的作用[8]。但是有關Biooss骨粉與濃縮生長因子在下頜后牙區骨缺失即刻種植中的應用效果的研究較少,本研究基于此進行探究。
1.1一般資料:回顧性選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進行下頜后牙區即刻種植骨缺失患者101例,根據治療方案的不同對患者分組:對照組(n=51)和觀察組(n=50),對照組采用Biooss骨替代材料治療,觀察組加用濃縮生長因子。兩組患者臨床基線資料處于同等水平,可進行一般性比較(P>0.05),見表1。納入標準:①患者為單顆或多顆下頜后牙區骨缺失,能耐受即刻種植手術;②患者無其他口腔疾病,能保持較好的口腔衛生;③患者生活能夠自理,依從性較高,能配合完成檢查且術后能進行口腔清潔;④患者凝血功能正常無其他血液系統疾病;排除標準:①患者存在肝腎功能表現異常,無嚴重肝腎疾病;②患者有麻醉禁忌癥或即刻種植手術禁忌癥:如患者軟硬組織存在炎癥及瘺管、存在骨缺損或種植體放置空間不足;③患者存在嚴重煙酒成癮性;④中途退出研究患者;⑤在入組前一個月內接受大量激素及抗生素藥物治療患者。

表1 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
1.2方法:擬種植患者術前含漱0.2%復方氯己定3.0min,常規消毒鋪巾,使用利多卡因進行局麻。麻醉起效后將殘牙及肉芽組織清除,然后利用生理鹽水沖洗。借助骨膜分離器剝離骨膜瓣,暴露牙槽骨,在此確認無肉芽組織殘留后,植入合適型號種植體,必要時使用扭力扳手手動加力,確保植入扭矩>35N·cm。確定種植體位置正確后,在其上覆蓋螺絲。將Biooss骨粉植入種植體周圍骨缺損區,縫合??p合后檢查術區無骨粉和骨膜暴露。術后口服抗生素6d,1周后拆線。術后6個月制作固定義齒。術后復查錐形束CT。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觀察組使用濃縮生長因子。濃縮因子制備:種植術前10min采集患者靜脈血于無抗凝劑的無菌玻璃管中,經1500r/min離心14min后,棄去血小板缺乏的血漿及紅細胞部分,得到凝膠,并用無菌干紗布吸取該凝膠上存在的血清。將制備的濃縮生長因子層剪碎混合Biooss骨粉混合均勻填入相應區域。
1.3觀察指標:骨組織指標:拍攝錐形束CT,測定術后即刻、術后3個月及術后6個月后骨厚度、骨寬度及骨密度值。再測定水平及垂直上植骨厚度、成骨厚度、骨再生效果,骨再生效果=成骨厚度/植骨厚度×100%,測量3次取平均值。術后即刻、術后1周、術后4周、術后8周利用OsstellISQ傳感器RegularNeckSmartPeg測定術后穩定系數(ISQ)。具體方式是:使用4~6Ncm的力與種植體相連接,于頰、舌、牙合方三處分別ISQ值,以最終的平均值作為檢測結果。ISQ值越大種植體越穩定。對患者術后咀嚼功能恢復程度、牙齦乳頭附著高度及整體性牙齒美觀程度指標測算值進行比較。滿意度評價標準:自行設計滿意度調查表,全方面進行評價,包括咀嚼、疼痛、舒適感、種植體固位穩定、期望值。共計100分,得分高于90分為滿意,得分在60~90分認為患者基本滿意,得分低于60分認為不滿意。滿意率計算為滿意與基本滿意例數之和與總例數的比值。

2.1兩組水平及垂直植骨、成骨厚度及骨再生效果比較:由表2可知,在水平及垂直方向,觀察組再生骨效果(94.00%,92.00%)均優于對照組(90.19%,86.27%),兩組間比較無差異(P>0.05)。

表2 兩組水平及垂直植骨成骨厚度及骨再生效果比較
2.2兩組不同時間段ISQ均值比較:術后即刻兩組ISQ均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ISQ均值呈現先下降后上升趨勢,術后1周時患者的ISQ評分最低;觀察組ISQ均值呈現逐步上升趨勢。兩組間在術后1周及術后4周時的ISQ均值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觀察組均值高于對照組(P<0.05),但兩組在術后8周時的ISQ均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同時間段ISQ均值比較
2.3兩組種植后不同時間點骨厚度、骨寬度及骨密度值比較:兩組術后即刻骨厚度、骨寬度及骨密度值處于同等水平,具有可比性(P>0.05);術后3個月及術后6個月兩組患者的骨厚度、骨寬度及骨密度值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種植后不同時間點骨厚度骨寬度及骨密度值比較
2.4兩組術后咀嚼功能恢復程度、牙齦乳頭附著高度及整體性牙齒美觀程度指標測算值比較: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患者術后咀嚼功能恢復程度、牙齦乳頭附著高度及整體性牙齒美觀程度指標測算值均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術后咀嚼功能恢復程度牙齦乳頭附著高度及整體性牙齒美觀程度指標測算值比較
2.5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觀察組的治療滿意度為96.00%,高于對照組滿意率(84.31%),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6。

表6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n(%)
口腔即刻種植技術是牙列、骨缺損的主要治療方法,為達到穩定種植體及美學效果,往往需要足夠的骨量支持。下頜后牙區解剖結構較為復雜,增加了種植手術難度[9]。下頜后牙區骨缺失患者接受即刻種植術后往往需要接受引導骨再生這一治療,以期改善治療效果。Biooss可以為新骨再生提供框架,但也有研究認為Biooss材料較難被完全吸收,需要配合靜脈血或者生理鹽水使用。后牙區容易存在視野盲區,當出血較多時,Biooss的流動特性可能會導致骨粉丟失,對骨生成效果造成嚴重影響[10]。本研究考慮在Biooss材料的基礎上聯用其他材料,以期提高治療效果。
濃縮生長因子能夠持續性釋放,其與Biooss骨粉混合能夠很好地促進牙周組織愈合,但此方案在下頜后牙區骨缺失患者進行即刻種植的應用效果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結果顯示:在水平及垂直方向,觀察組再生骨效果均優于對照組,短期內ISQ均值也顯著高于對照組,但兩組術后即刻及術后8周時ISQ均值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提示對下頜后牙區骨缺失患者進行即刻種植時采用濃縮生長因子聯合Biooss骨替代材料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骨再生效果,維持種植體穩定。Biooss骨粉修復有利于使種植體周圍牙周膜細胞附著根面,促進骨再生[11]。但Biooss骨粉與人體骨組織之間可能存在免疫排斥反應,骨誘導性和骨生成性欠佳。濃縮生長因子是經自體靜脈血制得的,其中不含有其他添加劑,安全性和穩定性較好。此外,濃縮生長因子中具有一定含量的纖維蛋白及生長因子,此外還會衍生出與骨組織再生有關的一系列生長因子[12]。兩種材料混合具有較好的滲透性及彈性,有利于牙周細胞有效增殖,達到促進組織再生、塑性的目的。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術后即刻骨厚度、骨寬度及骨密度值處于同等水平,具有可比性;術后3個月及術后6個月觀察組的上述指標改善情況與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提示濃縮生長因子聯合Biooss骨替代材料可以有效促進骨生成。研究稱[13],Biooss骨粉能夠一定程度上改善骨量,但是具有一定局限性。而濃縮生長因子可以持續性釋放生長因子,可以持續性增加骨量及骨密度,其與Biooss骨粉混合使用會進一步促進組織愈合。再者,濃縮生長因子還可促進骨血管的增殖及新骨沉積,鑒于其上述優勢及本研究結果,Biooss與濃縮生長因子混合使用可為即刻種植下頜后牙區骨缺損治療提供有利條件。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術后咀嚼功能恢復程度、牙齦乳頭附著高度及整體性牙齒美觀程度改善情況較對照組顯著,且觀察組滿意率也較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種植區充足的骨量是維持咀嚼功能及美學效果的基礎。Biooss中沒有有機成分,不會造成機體免疫反應,在臨床被廣泛使用。但因其不易聚集,若在治療過程中發生生物膜移位將會使成骨效果大打折扣。濃縮生長因子壓制成膜能夠充當屏障,其附著于患牙牙周可為牙周膜細胞提多種生長因子,以誘導其增殖。Biooss骨粉中的空隙結構可作為濃縮生長因子的載體,二者混合后,后者微粒可以更好地發揮生物粘結劑作用,增強穩定性,促進新骨的沉積和生長。綜上,濃縮生長因子聯合Biooss骨替代材料可以有效改善咀嚼功能、牙齦乳頭附著高度及整體性牙齒美觀程度,從而間接改善了患者滿意度。綜上所述,在對下頜后牙區骨缺失患者進行即刻種植時采用濃縮生長因子聯合Biooss骨替代材料可以提高患者滿意度和骨再生效果,維持患者術后種植體穩定,有較好的臨床應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