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順


摘 要:做好裝配式住宅建筑設計,有助于建筑物本身安全穩定性的保證,優化建筑美觀性,這就需要準確掌握設計要點,合理設計出既美觀又安全的住宅建筑。基于此,本文將以裝配式住宅建筑為例展開研究,重點闡述了裝配式建筑的特點,深入分析出住宅建筑設計要點及具體策略,旨意在優化設計效果,滿足現代人們居住與使用需要,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裝配式住宅;建筑特征;設計要點;優化策略
1 前言
裝配式建筑是城市住宅產業化發展的重要趨勢,具有施工量小、建設簡單等優勢,與常見住宅建筑具有一定區別,能夠滿足當下居民對優質生活環境的基本需求,近年來被廣泛應用到住房設計與建設中。在城市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深入的今天,社會民眾對現代化住宅需要日漸提升,使裝配式住宅建筑得到全新的發展空間,同時對建筑設計提出嚴格要求。如何采取有效手段,優化工程做法,合理運用構造連接技術,切實做好裝配式住宅建筑設計,滿足新時期人們對住宅的使用需求,是目前建筑從業者值得深度思考的話題,也是本文章的重點研究課題。
2裝配式住宅建筑特點分析
2.1外觀多樣性
在傳統的住房設計中,承重墻在室內面積中占據較大比例,開間小弊端問題普遍存在,尚未實現靈活的分割設計,這使得傳統住房很難在裝修設計中突破常規,影響使用舒適度。而在裝配式住宅建筑中,其主要核心優勢便是靈活大開間,只需搭配安裝輕質隔墻即可,通常在石膏板、輕鋼龍骨的配合設計中,便可滿足現代建筑設計要求[1]。這樣的設計方式更加靈活,外觀形式多樣,且室內空間得以靈活切割,整體外觀形象良好,對于個別對裝修風格具有嚴格要求的業主而言,裝配式住宅能夠從多角度去滿足其個性化需求。
2.2功能現代化
裝配式住宅在我國發展時間較為短暫,最早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在經過多年發展后,其技術更加先進成熟,建筑內部功能配置更加完善、現代化。在裝配式住宅中,冷壓輕鋼材料、合成板結構等是主要裝配材料,多種新型材料的搭配使用,使住宅現代化功能更加突出,與時代發展腳步相符。基本上,外墻保溫層設計是裝配式住宅的重點,具有良好的節能效果;相比于傳統建筑,裝配式住宅的墻體、門窗的密封性相對較高,在保溫層作用下,室內溫度適宜,環境比較安靜。并且,在防火、防震等方面,裝配式住宅多采用難燃輕質材料,由此開展設計與施工建設,有助于火源的有效阻斷,即使在發生火災隱患時,該建筑材料也能將災情造成的破壞降到最低。
2.3性能穩定性
在新時期背景下,裝配式住宅的建筑材料性能、建筑標準得到統一,全面體現出其高質量性能[2]。例如:在傳統建筑模式中,涂料粉刷彩色方式比較常見,盡管外觀效果良好,但涂料經久不褪色卻很難保證,在色彩層面出現不同程度的偏差問題。而在裝配式住宅中,此類問題得到有效改善,采用性能好、無色差的彩色外墻板進行搭配設計,既保證美觀,又不會影響建筑本身性能,材料本身性能比較穩定,較比傳統住宅材料更加優越,并且能夠輕松實現統一化建筑施工。并且,在外墻系統、內墻系統、整體衛浴等設計搭配中,使裝配式住宅結構布置更加合理、穩定(如圖1所示),這與現代年輕人的建筑與審美要求相符。
3裝配式住宅建筑設計要點
3.1設計籌劃階段
在建筑設計前期,做好布局優化規劃與實地策劃,堅持以構件設計要求為導向,查看設計策劃是否存在偏差,糾正偏差,為后期建筑構件安裝提供便捷。若建筑物在自身定位方面存在偏差,將對后期設計方案實施帶來影響,這就需要在前期策劃階段,做好優化設計,深入分析裝配式住宅各項重點要素,準確掌握設計及施工建設重點,按照建筑標準合理規劃建筑構件、外界環境、內部功能等,從整體上提高建筑本身使用性能。對于后續建筑設計,要強化約束管控力度,指明設計方向,避免后期產生方向偏差,減少外界環境、建設資金、技術工藝等造成影響,促進設計方案的合理應用。
3.2施工圖紙設計
施工圖紙設計是裝配式住宅設計的關鍵步驟,關系到后期建筑設計。設計人員應深入基層,充分了解裝配式住宅的建設規模、占地面積、技術要求等,合理選擇施工工藝,保證內部設計參數、建筑結構構件、施工設備等與實際需求相符[3]。在施工圖紙的設計與研究期間,要注重裝配式建筑內部防火、防潮、防漏、隔音等環節的優化設計,實現有效連接,逐步完善建筑功能。充分利用BIM技術,建立虛擬化建筑信息模型,真實體現裝配式住宅內部結構,以此為基礎補充圖紙內容,科學選擇施工工藝與技術,從內部結構、使用功能、外觀美感等角度滿足現代建筑設計要求。
3.3結構構件設計
結構構件的預制設計,在裝配式住宅中占據重要地位,直接影響整體建設效果,關系到最終施工質量與施工效益。對此,在預制構件的生產作業期間,嚴格遵循標準化、模式化要求,有序開展裝配式構件設計工作,為裝配式構件生產及后期安裝提供準確參數,根據實踐數據優化施工方案,促使裝配式構件生產、施工、維護等環節的有序進行。值得注意的是,裝配式構件設計關系重大,應做好各環節驗算工作,準確掌握相關數據,具體內容包括:持久性、承載力、施工、脫模等多環節,詳情見表1。
3.4建筑立面設計
建筑立面主要指建筑物與建筑物外部空間直接接觸的界面,或者建筑內外空間界面處構件及其組合方式統稱。對于裝配式住宅建筑的立面設計,應切實做好以下幾點內容:①拆分設計。根據裝配式住宅平面功能布局,合理設計建筑立面,優先采取單元式拆分設計,做好陽臺、外墻板等構件拆分處理。值得注意的是,若預制構件本身的制作工藝難度較大,建議不得強行拆分。②預制外墻單元。針對預制外墻單元拆分設計,應以住宅結構體系、剪力墻邊界、結構柱等為切入點,有序開展拆分處理[4]。為保證運輸便捷,應按照每一間預制墻板進行拆分,或者將外墻及其他部分劃分為整體,對構件加以編號。③預制陽臺拆分。根據平面內樓板,進行預制陽臺劃分處理,將相鄰開間樓板集中劃為一個整體。④標準構件應用。在建筑工業化水平不斷提升的今天,標準構件應用頻率日漸提升,需要精細化設計,優化標準構件造型處理,提高建筑立面的美觀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立面設計通常對同一元素開展規律性重復布置,以此為基礎處理標準預制構件的色彩與造型,使其韻律美得以增強。⑤非標準構件應用。作為裝配式住宅的重要結構部分,非標準構件設計應用應切合實際,優先選用剪力墻、樓板、梁柱等常用預制構件,適宜大批量生產。針對內部裝修、立面構件等環節的非標準構件應用,通常小批量定制。
3.5結構體系設計
為保證裝配式住宅建筑的美觀性、穩定性,應全面優化住宅結構體系設計,確保裝配式構件順利安裝,取得理想設計效果。具體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橫向與縱向梁框構件質量控制。按照相關規范標準,作出以下規定:①加強框架柱低、基礎接梁等環節強度控制,一般在C30最為適宜;②框架結構平面應保證平整規則,梁柱中心線正處豎向平面,保證端頭對齊;③做好梁柱接頭焊接質量抽查,質量不達標及時整改,抽查驗收通過后方可安排后續作業。
第二,預埋件質量控制。預埋件中包括傳輸部件,需要在設計期間做好彎矩設計控制。①注重預埋件自身優勢發揮,強化預埋件連接處理;②充分利用剪力墻,優化箍筋工藝設計,確保剪力墻箍筋工藝厚度與設計要求相符;③對梁面實行粗糙化設計,確保結構槽之間呈現出穩定適應性狀態;④對剪力墻頂部進行混凝土混合澆筑處理,保證其強度、性能等滿足實際建筑需要。
第三,剪力墻結構設計。在該設計環節中,設計人員要明確強調,剪力墻屬于房屋承重能力的關鍵,需要嚴格把控質量關,嚴格按照《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等相關文件有序進行,若建筑區域處于地震多發地帶,要做好相應的抗震設計處理[5]。一般情況下,應在山墻上進行承重墻板設計,形成結構性橫墻;結構縱墻需要按照內力計算情況,合理設計內外縱墻。對于構件連接處理環節,應在保證構件連續鋼筋強度滿足設計需求的基礎上,合理安排連接作業,保證整個施工過程的安全與穩定性。
3.6整體美感設計
整體性、美感性是裝配式住宅設計的重點思考環節,深度融合平面設計與立面設計,提升住宅建筑整體美觀性。以平面設計角度為切入點,確定正確合理的內部布局,有序安排結構施工、內部空間施工,保證平整規則,且內部空間無外凸線條情況存在。從立面設計層面而言,應保證布局設計規范合理,合理劃分重點區域,構建精細化設計標準,保證建筑外部美感效果良好,適當減少體型系數。現階段,我國建筑行業規范模數為300,在裝配式住宅設計時,也需采取相同模數,明確設計思路,優化施工流程,保證施工整齊統一。并且,設備開口、插座等要素要配備齊全,為后期施工作業提供方便。
4裝配式住宅綜合設計優化探討
4.1做好前期考察,認真核對文件
為更好滿足現代化住宅設計需要,在裝配式住宅設計與建設前期,應精準合適建筑圖紙,嚴格按照國家建筑規定標準,盡量拔高施工標準。在具體設計規劃中,設計人員按照住宅規模及結構特點,提前預留出孔洞、預埋位置、管道線路位置,根據建筑內部結構構造,做好裝配式住宅配件的優化設計。為避免出現精確性不高問題,應積極轉變以往的施工建設模式,嚴格按照裝配式住宅的發展趨勢,朝向現代工業化方向發展,實現工廠化作業,通過前期考察、文件核實、設計參數調整等,為裝配式住宅構件的精準設計打好扎實基礎,這是設計人員開展工作時的必要舉措。
4.2控制設計成本,提升經濟效益
裝配式住宅關系到我國建筑業未來發展,為促進行業穩健發展,減少工程成本投入,需要嚴格把控住宅建筑設計與建設成本,在做好構件設計、基礎設計的同時,在設計工作中融入成本控制理念,進一步優化工程質量,提高經濟效益。一方面,設計單位應恪盡職守,對設計、構筑、運輸、安裝、質量控制等環節實行追蹤管控,做好風險評估,結合工程規模、施工流程安排、吊裝設備工藝領先等,有序開展成本預算與分析,根據工程建設要求,有序安排成本投入。另一方面,做好施工成本支出管控,將各構件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減少資源浪費或流失,嚴格把控裝配式住宅成本投入與使用,在保證住宅設計水平的基礎上,利用有限資源創造更多利潤空間,幫助建筑單位提升經濟效益。
4.3應用現代技術,優化設計效果
結合時代發展趨勢,將現代化技術應用到裝配式住宅設計中,發揮技術優勢,全面提升住宅設計效果。例如:充分利用BIM技術,構建建筑信息模型,借助其虛擬性、可視化等特點,真實體現裝配式住宅內部結構,便于設計人員準確掌握設計要點,調整設計方案。再如:運用ERP、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建立信息管理平臺,準確掌握設計方案落實情況及施工進度,完善平臺功能,促進信息交流,快速傳達設計要素,實現人工操作向智能化設計方向的轉變,取得理想設計成果。
5結 語
總而言之,裝配式住宅是建筑業未來發展趨勢,其設計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視。本文根據裝配式住宅建筑特點,分析出建筑設計要點內容,從設計籌劃、施工圖紙、結構構件、建筑立面、結構體系、整體美感等層面,提出做好裝配式住宅建筑設計的有效舉措,如有不足之處,還望相關同行不吝賜教。
參考文獻
[1]司凱文,賈思怡.基于適應性的小戶型裝配式住宅建筑設計研究[J].山西建筑,2020,46(19):23-26.
[2]張云.高層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筑專業設計要點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20(12):76.
[3]李書華,唐浩凱,彭曉東.高層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筑專業設計要點[J].建筑技術開發,2020,47(07):25-26.
[4]姚曉紅.裝配式住宅建筑給排水管線的設計要點探究[J].門窗,2019(21):165.
[5]任憲俊.淺析高層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筑專業設計要點[J].江西建材,2019(09):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