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萍 卞麗
CHB 是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下引起肝臟不同程度的炎癥壞死以及肝纖維化的慢性疾病[1]。HBeAg 是HBV 復制程度的標志, 呈陽性即代表CHB患者血液中存在有大量的HBV, 且復制活躍, 傳染性較大。目前, 國內對于HBeAg 陽性CHB 患者多通過藥物治療改善并恢復肝功能水平。恩替卡韋是一種鳥嘌呤核苷類似物, 是臨床常用抗病毒藥物, 能夠有效抑制HBV 復制, 但隨著臨床的廣泛應用, 其耐藥風險也隨之逐漸增加, 在長期治療中效果逐漸減退[2]。長效干擾素是一種廣譜的抗病毒藥物, 具有抗病毒和調節免疫能力的雙重作用, 且藥物半衰期更長, 能夠有效提高其抗病毒療效[3]。本研究旨在探討長效干擾素對HBeAg 陽性CHB 患者肝功能指標及QLS-CHB 評分的影響,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 月~2021 年10 月沈陽市第六人民醫院肝病一科收治的42 例HBeAg 陽性CHB 患者為研究對象, 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21 例。對照組中男12 例, 女9 例;年齡22~47 歲, 平均年齡(33.25±6.17)歲;病程2~8 年, 平均病程(4.36±1.32)年。觀察組中男13 例, 女8 例;年齡23~49 歲, 平均年齡(33.57±5.99)歲;病程2~9 年, 平均病程(4.71±1.52)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診斷標準:參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 年版)》[4]中相關診斷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未合并惡性腫瘤者;無精神障礙, 可配合相關治療者。排除標準:免疫功能障礙者;其他重要器官嚴重衰竭者;合并有其他病毒性肝炎者等。患者及家屬均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保肝治療, 對照組使用恩替卡韋分散片(湖南千金協力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140093, 規格:0.5 mg/片)治療, 口服, 0.5 mg/次,1 次/d。觀察組使用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 注射液[SP(brinny company), 注冊證號S20140027, 規格:180 μg/支]治療, 皮下注射, 180 μg/次, 1 周/次。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50 周。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治療效果, 依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 年版)》中相關標準進行評估, 判定標準:顯效:患者經治療后肝功能正常,HBeAg、HBV DNA 轉陰, 肝脾未觸及或縮小, 無叩擊痛以及觸痛;有效:患者經治療后肝功能得到明顯改善,HBeAg、HBV DNA 水平降低, 肝脾縮小, 無明顯叩擊痛以及觸痛;無效:患者經治療后以上指標無任何好轉改善跡象, 或反向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HBV DNA、HBsAg 水平及HBeAg、HBV DNA 轉陰情況, 在患者治療前后早晨空腹狀態下抽取靜脈血液3~5 ml 左右, 于室溫下靜置30 min,然后放置于離心機進行離心, 離心轉速:3000 r/min;離心時間:15 min;離心半徑:13.5 cm, 離心結束后取上清液在2~8℃低溫保存, 以熒光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法檢測HBV DNA 水平, 以化學發光法檢測HBsAg 水平, 轉陰指治療后未檢測到HBeAg、HBV DNA。HBeAg 轉陰率=HBeAg 轉陰例數/總例數×100%;HBV DNA 轉陰率=HBV DNA 轉陰例數/總例數×100%。③肝功能指標, 血液采集及血清制備方法同②, 以賴氏微板法檢測ALT 水平, 以賴氏比色法檢測AST水平, 以溴甲酚綠法檢測ALB水平。④生活質量,以QLS-CHB[5]評估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 包括癥狀(總分50 分)、生理(總分45 分)、心理(總分60 分)、社會(總分65 分), 患者得分越高, 則生活質量越好。⑤安全性, 記錄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肌肉或關節疼痛、發熱、白細胞降低。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后,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 組 患 者HBV DNA、HBsAg 水 平 及HBeAg、HBV DNA 轉陰情況比較 治療前, 兩組HBV DNA、HBsAg 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HBV DNA、HBsAg 水平均低于本組治療前, 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HBeAg、HBV DNA 轉陰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HBV DNA、HBsAg 水平及HBeAg、HBV DNA 轉陰情況比較[±s, n(%)]
表2 兩組患者HBV DNA、HBsAg 水平及HBeAg、HBV DNA 轉陰情況比較[±s, n(%)]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 aP<0.05;與對照組比較, bP<0.05
組別 例數 HBV DNA(U/ml) HBsAg(U/L) HBeAg 轉陰 HBV DNA 轉陰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21 7.17±0.98 3.55±0.44a 235.38±35.66 98.43±12.87a 5(23.81) 11(52.38)觀察組 21 7.14±0.95 2.48±0.37ab 237.25±34.72 56.56±8.59ab 12(57.14)b 18(85.71)b t/χ2 0.101 8.529 0.172 12.400 4.842 5.459 P 0.920 0.000 0.864 0.000 0.028 0.019
2.3 兩組患者肝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 兩組ALT、AST、ALB 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ALT、AST 水平均低于本組治療前, ALB水平高于本組治療前, 且觀察組ALT、AST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 ALB 水平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肝功能指標比較( ±s)
表3 兩組患者肝功能指標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 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 bP<0.05
組別 例數 ALT(U/L) AST(U/L) ALB(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21 112.18±13.34 45.22±5.56a 98.34±12.85 44.28±5.46a 15.96±2.25 30.55±4.74a觀察組 21 113.25±12.51 32.94±4.17ab 98.21±11.72 31.15±4.32ab 15.73±2.12 36.92±4.21ab t 0.268 8.097 0.034 8.642 0.341 4.604 P 0.790 0.000 0.973 0.000 0.735 0.000
2.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治療前, 兩組癥狀、生理、心理、社會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癥狀、生理、心理、社會評分均高于本組治療前, 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s, 分)
表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s, 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 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 bP<0.05
組別 例數 癥狀 生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21 28.44±3.55 33.52±4.34a 24.36±3.45 28.49±3.82a觀察組 21 28.67±3.18 37.65±4.27ab 24.23±3.82 34.56±3.55ab t 0.221 3.109 0.116 5.334 P 0.826 0.003 0.908 0.000組別 例數 心理 社會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21 36.67±4.35 41.88±5.63a 38.14±4.27 47.69±4.53a觀察組 21 36.54±4.41 46.65±5.32ab 38.25±4.16 54.52±4.78ab t 0.096 2.822 0.085 4.753 P 0.924 0.007 0.933 0.000
2.5兩組安全性比較 治療期間, 觀察組發生肌肉或關節疼痛1 例(4.76%), 發熱2 例(9.52%), 白細胞降低1 例(4.76%),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9.05%;對照組發生肌肉或關節疼痛2 例(9.52%), 發熱3 例(14.29%), 白細胞降低2 例(9.52%),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3.33%。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109,P=0.292>0.05)
CHB 指HBV 感染人體后>6 個月還未被清除, 最后導致肝細胞炎癥, 甚至纖維化, 如未及時進行抗病毒治療則會逐漸發展為肝硬化, 并進一步進展為肝細胞癌。HBeAg 是HBV 產生分泌型非病毒組成分的核蛋白,能夠促進病毒持續感染和復制, 呈陽性代表其復制較為活躍。恩替卡韋是抗HBV 的一線藥物, 但由于其血清轉換率較低, 骨腎安全性差, 需長期服藥治療, 會給患者造成一定的經濟壓力及安全性擔憂。
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 是新一代長效干擾素, 是一種廣譜抗病毒劑, 并不直接殺傷或抑制病毒, 主要是通過細胞表面受體作用使細胞產生抗病毒蛋白, 從而抑制HBV[6]。本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后,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HBV DNA、HBsAg 水平低于對照組, HBeAg、HBV DNA 轉陰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癥狀、生理、心理、社會評分均高于本組治療前, 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長效干擾素治療HBeAg 陽性CHB 患者能夠有效降低HBV DNA、HBsAg 水平, 提高HBeAg、HBV DNA 轉陰率以及生活質量, 療效更佳, 與沙尼亞·尼亞孜等[7]以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 輔助治療HBeAg 陽性CHB 患者的研究結果較為相似。HBV 并不會直接損害肝臟, 但會激發人體免疫系統引發免疫反應, 所形成的免疫損傷會使得肝細胞發生炎癥, 反復或頻繁多次的炎癥會導致肝臟逐漸纖維化, 從而影響肝功能水平, ALT、AST、ALB 是臨床常見的肝功能指標, 隨著患者肝功能的下降, 則ALT、AST 水平升高, ALB 水平降低。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 分子量較大, 因此在體內循環的時間更長, 血清濃度更為穩定, 在肝臟中的濃度更高, 能夠有效維持治療濃度, 提高抗病毒效應, 從而減輕由于HBV 感染所造成的免疫損傷, 減少免疫損傷所形成的纖維化物質在肝臟的堆積, 對肝功能形成有效保護。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ALT、AST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 ALB 水平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長效干擾素用于HBeAg 陽性CHB 患者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水平, 與熊偉等[8]研究結果較為相似。
綜上所述, 長效干擾素治療HBeAg 陽性CHB 患者能夠有效降低HBV DNA、HBsAg 水平, 提高HBeAg、HBV DNA 轉陰率, 改善患者肝功能水平, 提升其生活質量, 療效更佳。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小, 且未進行長期隨訪研究, 還需臨床作進一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