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海生
在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效率較快,學生可以通過網絡了解各種文化內容,為學生學習帶來了便利。在開展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將提升學生的品德素養作為基礎,幫助學生塑造健全人格,使學生全面發展。教師應該根據新媒體環境特征采取德育創新策略,根據學生需求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并加強學生管理,使德育教育效果全面提升。
一、新媒體環境下初中德育教育的意義
在新媒體出現后,對德育教育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該以提升學生素質品德為核心,采取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關注學生的日常行為,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同時保障學生心理健康。通過德育教育,學生可以更加全面、充分地認識世界,能夠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尤其在新媒體環境下,教師可以引入更多教學資源,豐富德育課堂的教學內容,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也能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精神品質,使學生樹立偉大的理想目標,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1]
二、新媒體環境下初中德育教育的對策
(一)豐富教學內容
教師應該發揮新媒體的優勢,通過新媒體平臺獲取更多思政教學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滿足學生不斷增長的學習需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入時政熱點,通過新媒體平臺關注社會動態,篩選符合德育教育的資源內容,引入教學課堂,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教師可以引入社會生活短視頻、熱點新聞等內容,通過觀看視頻的方式,增加教學的直觀性,也可以更加貼近學生生活,激發學生情感共鳴。
(二)創新教學方法
在教學方法上,教師可以采用“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式,在線上獲取教學資源,線下組織學生開展學習活動,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例如,教師通過QQ、微信等線上平臺為學生分享思政相關的內容,包括新聞資訊、人物傳記、趣味視頻等等。在線下課堂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校園實踐等活動,使學生的課上與課后生活更加豐富,激發學生興趣并培養學生能力。
(三)加強學生管理
德育教育應該與日常管理相結合,尤其在新媒體環境下,教師應該加強管理和行為規范。一方面,應該規范學生上網;另一方面,與家長進行合作,關注學生日常行為。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媒體環境下,教師應該不斷提升初中德育教育水平,根據新媒體特點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德育教育可以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精神內涵,對學生成長有很大幫助。
參考文獻:
[1]傅秀玉.新媒體環境下初中德育教育的難點與對策研究[J].內江科技,2021,42(05):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