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 逯云召 李楠



文章編號:1006-3188(2023)04-024-02
摘要:為了優化極火蝦養殖條件,從水質硬度和溫度兩個條件設計單因素實驗,探討對極火蝦存活和繁育的影響,結果表明:在實驗條件下,水質硬度為13 odH時,成蝦存活數量及幼蝦繁殖數量最高;水溫在25℃時,成蝦存活數量及幼蝦繁殖量最多。
關鍵詞:極火蝦;存活率;繁殖量;硬度;水溫
中圖分類號:S945文獻標識碼:B
1 材料與方法
1.1 親本來源
親本采購于天津市登發花鳥魚蟲市場,實驗對象為成年的極火蝦,每組實驗對象雌雄比例為7:3,蝦體長1.8~2.0cm。
1.2 養殖系統
選擇長度80cm、寬度50cm、高度50cm的玻璃缸作為養殖缸體;用水族養殖土鋪底3~4cm;采用功率為20W的過濾桶循環凈化水質,過濾桶內裝有多孔生物環;每個缸體配有兩根39W燈管用于水草光合作用,選擇生長快速的水草用于吸收降解缸內氨氮及亞硝酸鹽。將水注入缸內距離缸體最高處4~5cm處,防止觀賞蝦跳出缸體。將水草種植在養殖土中,開啟過濾桶曝氣,每天定時8小時開燈時間,一周后即可放入觀賞蝦。
養殖過程中,每3d換水1/2,在缸內水草的共同作用下,水質指標保持在較低水平,其中,pH值7.0~8.0、氨氮≤0.1、亞硝酸鹽≤0.01。
1.3 試驗設計
1.3.1 水質硬度對極火蝦繁育的影響
試驗分5個組,每組50尾,探索不同硬度條件下極火蝦人工養殖繁育。通過預實驗,水溫設定為26℃,試驗周期28d。養殖用水為經純水機過濾后的自來水,硬度為1odH以下,通過CaCl2調節水質硬度。試驗結束后記錄親本及幼體存活數量。5組水質硬度設置如下:
1.3.2水溫對極火蝦繁育的影響
試驗分9個組,每組20尾,探索不同水溫條件下極火蝦人工養殖繁育。實驗室室溫為8℃,試驗周期28d。養殖用水為經純水機過濾后的自來水,根據硬度實驗結果,將水質硬度調節為13odH。試驗初始水溫為21℃,通過水族加熱棒調節水溫,按照1℃/d的速度調節至試驗溫度后開始本實驗。試驗結束后記錄親本及幼體存活數量。9組溫度設置如下:
2 試驗結果
2.1 硬度對極火蝦存活及繁殖的影響
實驗結果如表3所示,在不同硬度條件下,極火蝦親本均有較高的存活率,均在90%以上,其中D組(13odH)存活率最高,為96%。不同硬度對幼蝦存活影響較大,其中,D組存活最多,A組存活最少。
結果顯示,極火蝦在水質硬度為13odH的時候成蝦存活數量及幼蝦繁殖數量最高。
2.2 水溫對極火蝦存活及繁殖的影響
試驗結果如表4所示,溫度對極火蝦存活及幼體繁育有較大的影響。極火蝦在15~29℃均可生長和繁殖。極火蝦存活溫度為15~27℃,繁殖溫度為17~27℃。水溫在25℃時,極火蝦親本存活及幼蝦繁殖量最多。在13℃條件下,20尾極火蝦存活12尾,且沒有繁殖幼蝦,表現為個體行動緩慢,停止攝食,處于半休眠狀態。觀察發現,成體極火蝦在水溫27℃及以上時,顏色最為鮮艷。
3 分析與討論
3.1 極火蝦人工繁育
極火蝦作為小型選育觀賞蝦,其人工繁育技術已經有一定研究基礎[4-5],養殖繁育一般在水族缸中進行,而徐中平[6]在戶外池塘開展人工養殖實驗,并完成繁育、越冬等關鍵技術探索。在室內水族缸養殖條件下,雌蝦在脫殼后會刺激成熟的雄蝦發情,雄蝦表現出集體快速游動,追趕脫殼雌蝦。當雄蝦觸碰到脫殼雌蝦后,面對面抱緊,完成交配。交配后雌蝦在3-6h內完成產卵,受精卵會黏附在雌蝦游泳足上孵化。受精卵一般會經過22-24d孵化,同時水溫影響孵化時間,溫度高則孵化時間短。孵化出的幼蝦與成體蝦形態一致但游泳能力極差,孵化后一周內需要人工少量投喂粉狀飼料以提高幼蝦成活率,缸體內種植水草可為幼蝦提供遮蔽物。
3.2 硬度對極火蝦存活及繁育的影響
硬度是養殖水質標準的重要指標之一,對魚、蝦卵的孵化及幼體發育有重要影響。在實驗條件下,不同硬度對親本存活影響較小,對幼體繁育影響較大,在水質硬度為13時,親本及幼體均保持較高的成活率。在觀賞魚神仙魚[7]和曼龍魚[8]的研究中發現,水質硬度對卵的孵化有顯著影響,且硬度需要保持在較低水平。在蝦類養殖過程中則不同[9-10],對水質硬度要求較高,尤其是水中的鈣鎂等離子,主要是因為作為甲殼類動物,其在脫殼過程中需要補充大量的鈣,而鈣的的獲取途徑則是餌料和水體,因此保持水質的硬度,對甲殼動物的生長至關重要。在中國對蝦和凡納濱對蝦的養殖研究中發現[11-12],Ca2+濃度對其影響其增長和成活有顯著影響,過高或過低均會影響生長。朱春華等[13]在南美白對蝦淡水養殖試驗中發現,必須在飼料或水體中增加Ca2+,Mg2+等無機鹽的添加量,從而盡可能滿足南美白對蝦正常的蛻殼和生長對水環境離子的需求。極火蝦作為一種淡水甲殼動物,其生長對水體中Ca2+有較高需求。在本實驗中,不同水質硬度對親本影響較小,但是對苗種的存活有較大影響。
3.3水溫對極火蝦存活及繁育的影響
溫度是甲殼動物存活及生長的重要環境因素,不同品種對溫度的耐受性有所區別,如日本對蝦幼體溫度耐受范圍為15~30℃,克氏原螯蝦適宜范圍24~30℃,極火蝦親本在15-27℃范圍內都有較高的存活率。溫度對甲殼類繁育及幼體生長發育有重要影響,尤其是幼體為變態發育的品種,根據幼體發育階段調整養殖溫度,既能有效促進變態發育,又能充分保證幼體生長,如溫度顯著影響日本沼蝦[14]幼體變態發育及存活,在21、26、31℃三個溫度條件下,幼體發育速度隨著溫度升高而加快,且顯著影響溞狀幼體變態成仔蝦的成活率。極火蝦親本交配后雌蝦報卵,卵的發育及幼體存活受到溫度影響較大,破膜后幼體形態特征與成體無顯著區別。中華原鉤蝦[15]繁育與極火蝦較相似,溫度對其胚胎發育時間及孵出幼體個數的影響差異極顯著,水溫15~27℃范圍內,胚胎發育時間隨著溫度升高而縮短,幼體孵出數量受水溫影響顯著,20℃時幼體孵出最多。在本實驗中,共設計9個溫度梯度,在25℃條件下親蝦及幼體存活優于其他溫度組。
4結論
極火蝦作為一種選育的觀賞蝦,已經形成一定的市場規模,其人工繁育技術已比較成熟,本文針對天津地區特殊水質條件,探索硬度和溫度兩個因素對極火蝦的養殖及繁育影響。結果表明,溫度和硬度對極火蝦養殖繁育有較大的影響,最適水質硬度為13odH,溫度為25℃。
參考文獻
[1]毛歡歡.淡水觀賞蝦的養殖研究情況進展[J].鄉村科技,2016(27):95-96.
[2]張希,李國昌,溫為庚.海南省觀賞蝦的養殖現狀、前景及對策[J].科學養魚,2015(10):79-80.
[3]王國棟,張麗莉,黃世玉.觀賞鋸齒新米蝦主要體色品系的由來及培育方法[J].科學養魚,2017(12):83-85.
[4]何偉亮,施振寧.小型觀賞極火蝦的繁育研究[J].江西水產科技,2013(03):14-16.
[5]張希,李國昌,董宏偉.極火蝦的室內人工增養殖技術[J].科學養魚,2016(11):79-80.
[6]徐中平.極火蝦北方池塘養殖技術[J].農業與技術,2017,37(03):132-133+169.
[7]陳亞琴.水質硬度和pH值對神仙魚繁殖的影響[J].水利漁業,2006(04):54+77.
[8]鄭曙明,吳青,李玉宏,等.pH和硬度對曼龍魚孵化率和稚魚成活率的影響[J].水利漁業,1999(01):6-7.
[9]黃海坤.水硬度在對蝦養殖中的重要作用[J].當代水產,2015,40(01):91.
[10]艾春香.蝦蟹類鈣磷營養研究進展[J].飼料博覽,1999(09):33-34.
[11]謝達祥,陳曉漢,黃均,等.Ca(2+)與Mg(2+)濃度對凡納濱對蝦糠蝦幼體育成仔蝦成活率和生長的影響[J].西南農業學報,2007(04):787-794.
[12]王慧,房文紅,來琦芳.水環境中Ca~(2+)、Mg~(2+)對中國對蝦生存及生長的影響[J].中國水產科學,2000(01):82-86.
[13]朱春華,徐志標.淡化養殖水體中Ca~(2+)與Mg~(2+)含量對南美白對蝦生長的影響[J].淡水漁業,2002(06):46-48.
[14]蔣剛,戴穎,張亞,等.溫度對日本沼蝦幼體發育及成體繁殖性能的影響[J].上海海洋大學學報,2022,31(02):365-372.
[15]薛素燕.中華原鉤蝦繁殖發育生物學與生態學初步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