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博 尹紀元 田飛焱 胡寶慶 陳道印 劉皖蒙



文章編號:1006-3188(2023)04-035-04
摘要:2022年度通過對南昌市及周邊漁區主要水產養殖品種病害調查發現,該年度養殖魚類發生疾病種類為58種,其中寄生蟲病27種,總占比46.55%;微生物類疾病21種,總占比36.2%。營養性及其它病因病例10種、占比17.24%;從各種病害流行規律顯示該年度4~6月和9月中下旬至10月底為兩個發病峰值,當年度疾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與近五年相比其疾病種類及危害程度大為減少;但因當年長期干旱無雨,持續高溫,藍藻異常泛濫、養殖水環境富營養化風險攀升。
關鍵詞:養殖魚類;病害調查;南昌市
中圖分類號:S94文獻標識碼:A
南昌市及周邊市縣的水產養殖業是江西漁業的重心所在,近年來,該區域水產養殖業發展迅猛,以草魚、鰱、鳙、鯽、青魚、團頭魴、鯉、鱸魚、黃顙魚和泥鰍等養殖品種為主要。在不斷追求高產高效的大背景下,漁業裝備和養殖技術卻沒有迎來同步的升級,因缺乏有效的養殖環境管控,常顯現水質惡化、生物體的抗逆能力下降、并發性疾病與新的病害有增無減,從而導致養殖魚類疾病頻發。
為了摸索南昌市及周邊地區水產養殖魚類的主要疾病的發生原因、病害種類、發病規律以及所造成損失程度等方面信息。有必要進行區域性系統的流行病學調查,旨在為區域性的魚類疾病預防與治療提供基礎性數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調查時間和區域
2022年3月-11月,開展為期8個月的水產養殖區域病害跟蹤調查,范圍主要囊括南昌市轄涉漁縣區(南昌縣、進賢縣、安義縣、高新區、青山湖區、新建區),并向周邊拓展至上饒地區的豐城市、余干縣、鄱陽縣,九江地區的永修縣、共青城、德安縣和撫州地區的臨川區等地。
1.2 調查方案和養殖品種
對南昌縣、進賢縣、新建區等漁業重點地區采取現場病例調查的方式。同時,對南昌市及周邊市縣區的永修縣、豐城市、臨川區等水產養殖區域部分縣區進行隨機抽樣分析或通過病魚送樣、養殖戶咨詢、有關資料收集等多種方式來運作,將所獲資料進行歸納整理,以全面真實的反映該區域危害漁業生產的關鍵性、普發性病害。
本次調查的主要養殖品種為草魚、青魚、鰱、鳙、鯽魚、鯉、鲌魚、團頭魴、鱸魚、鯰魚、黃顙魚、鮰魚、鱖魚、烏鱧、黃鱔和泥鰍等。
1.3 調查方法
在檢測魚類疾病狀況時,采取目檢與鏡檢相結合的方法,重點檢查魚的體表、鰓、肝、脾、腸道等部位,并詳細記錄魚病的表現癥狀,以確保檢測的準確性和全面性。在進行魚病診斷、病原體的收集、固定與保存時,均遵循《魚病調查手冊第二版》[1]的指引,并采取分子生物學手段[2-4]對微生物病原進行鑒定。數據信息應用生物統計方法進行流行病學分析。
2 調查結果
2.1 疾病種類
按病原體類型劃分,分別檢測到58種疾病,其中27種為寄生蟲病,占比46.55%;21種為微生物疾病,占比36.2%。其中13種細菌疾病,占比22.41%,5種病毒性疾病,占比8.62%;3種真菌性病,占比5.17%;表1中列出了10種營養與其它疾病,其中營養性疾病占比高達17.24%(詳見圖1)。
經過調查研究,根據農業農村部573號公告[5],得出結論:共有鯽造血器官壞死病和流行性潰瘍綜合癥等四種二類疫病。從2005年到2017年,田飛焱等[6]對南昌市有鯉春病毒血癥監測到有陽性檢出記錄,但在2022年,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一時無法收集到病料樣本;在表2中,列舉了五種不同類型的疫病,其中包括指環蟲病、黏孢子蟲病等三類疾病。對淡水魚類養殖業生產造成了較大危害,尤其是細菌性敗血病、草魚出血病、鱖魚病毒性疾病以及鯽造血器官壞死病的危害愈發嚴重。造成這一現狀的誘因是多方面的,諸如市場消費水平、養殖模式和追求高效益等因素層層逼近。尤其是近年來頻繁從廣東采購鱖魚苗種、從江蘇等地引進鯽魚苗種,這些苗種幾乎未經測檢,從而導致鱖魚病毒性疾病和鯽造血器官壞死病高發,死亡率甚至高達85%以上。
2.2 疾病流行情況
南昌市及周邊市縣漁區2022年魚類疾病發生情況存在著明顯的季節性變化。圖2、圖3展現出這一規律性,該地區的病害發生呈現出兩個高峰期,其中第一個高峰期發生在4~6月份,成魚養殖階段病害出現種類分別為28、44、49種;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是病害的第二次高峰期,9月、10月分別為34種與41種病害發生。通過調查研究和多年的臨床經驗分析,發現該區域兩個病害高發期死亡率分別占據全年死亡率的47%和20%左右。5月~6月是該區域寄生蟲病的重災期,也是這個階段造成苗種大幅死亡的最大禍因;研究發現,南昌市及鄱陽湖漁區夏花苗種階段性車輪蟲感染率高達100%[7],而絳蟲和線蟲等易引起草魚夏花苗種的“萎癟病”[8],像原蟲、蠕蟲等這類寄生蟲疾病正在逐漸上升為高發病;在成魚培育階段中,小瓜蟲病、杯體蟲病、斜管蟲病、鐘形蟲病、車輪蟲病、累枝蟲病、魚波豆蟲病、孢子蟲病、頭槽絳蟲病和毛細線蟲病等疾病肆虐。而微生物病在這一生長階段也是多見的,如腸炎病、爛鰓病、淡水細菌性敗血病、草魚出血病、白頭白嘴病、白尾病以及爛尾病等疾病則顯得無處不在。
3 結論與探討
3.1 南昌市及周邊漁區危害較大的疾病及災害天氣特點
據調查,南昌市及周邊市縣區的漁業生產在本年度主要遭受草魚出血病、爛鰓病、赤皮病、腸炎病、淡水魚細菌性敗血癥以及鯽造血器官壞死病等種疾病的侵襲,這些疾病嚴重威脅著該區域漁業的健康發展。但值得欣慰的是,2022年間草魚腫頭爛嘴病與愛德華氏菌病這兩種疾病的發生率大幅度降低。在7~10月期間,極少降雨,氣溫連續走高,烈日炎炎的天氣為藍藻的惡性繁衍提供了條件。與此同時,養殖業也因無法得到足夠水源而備受折磨,水體富營養化風險劇烈攀升。
3.2 草魚出血病流行病學分析
草魚是南昌市及周邊漁區當家養殖品種,該品種放養量與商品魚起水量穩占本區域的半壁江山。而草魚出血病是制約該區域草魚產能最大化的元兇。由于草魚出血病流行范圍廣、致死率高是目前危害當地草魚養殖業健康發展的主要障礙。
目前疫苗接種是預防草魚出血病發生的最有效措施,但是草魚呼腸孤病毒分為三種不同基因型,不同基因型之間幾乎無法交叉保護,這給草魚出血病疫苗的選擇造成一定難度。通過三重PCR檢測方法,精準分析到南昌市及周邊漁區發病草魚的流行基因型為Ⅱ型草魚呼腸孤病毒,這為該地區草魚出血病的針對性預防奠定了基礎。因此,應盡量選擇由基因Ⅱ型草魚呼腸孤病毒制備的疫苗進行免疫預防。熒光定量分析結果表明,在環境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極低復制量基因II型草魚呼腸孤病毒即可引起養殖草魚大規模發病死亡。因此,需針對建立更加靈敏的病原檢測技術,才能夠實現通過苗種產地檢疫、建立物理屏障等安保措施來降低草魚出血病的發生。
3.3 病害流行趨勢
3.3.1 疾病并發癥加劇,復發率高且不易治愈
早春時節,溫暖的氣息才剛剛涌上大地,不速之客——真菌和寄生蟲,卻已經悄無聲息地入侵并感染了養殖魚類。2022年南昌市及周邊市縣漁區特別是水霉菌、斜管蟲、小瓜蟲、孢子蟲等真菌病、寄生蟲病嚴重,給水產養殖業帶來了較大的經濟損失,其治療難度不言而喻。春夏交替,水溫急升,疾病增多。該區域的細菌性、病毒性、水質中毒等惡疾肆虐。不僅如此,隨著投喂量增加,營養代謝性障礙顯現;細菌性疾病惡性反覆,病毒性與細菌性疾病混合感染,威脅日深。尤其是2022年秋季,久旱不雨,陽光普照又烈,有害藻類大肆繁衍。一齡草魚種進入白露期則頻發病毒性出血病,對正常的漁業生產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3.3.2 條件致病菌誘發的疾病明顯減少
草魚出血病、腸炎病、爛鰓病等疾病是南昌市及周邊市縣漁區主養品種草魚的最易感染的常發病,危害較大,且很難根除。隨著集約化養殖程度的推進、新的養殖品種的引入以及養殖水體環境的進一步變化,諾卡氏菌病、愛德華氏菌病(裂頭?。?、草魚腫頭爛嘴病、潰瘍綜合癥等病例是南昌市近年來新增病例,流行情況異常復雜。草魚腫頭爛嘴病[9-10]曾經是南昌市及周邊市縣漁區春季主要病害之一,但在2022年度無任從發病率還是死亡率都有所緩解,據筆者所了解,流調區域該年度此病例僅發生4例,且單位面積、死亡率也小于往年。
3.4 養殖環境改變與疾病流行
隨著國家逐漸加強對動物保護的力度和漁區生態環境的改善,該養殖區域鳥類(終末寄主)的數量急劇上升,然而這種增長給養殖水域的魚類帶來了嚴重的問題。包括嗜子宮線蟲病、毛細線蟲病、絳蟲病、復殖吸蟲病、棘頭蟲病和復口吸蟲病等蠕蟲類寄生蟲因鳥類的傳播。值得注意的是,扁彎口吸蟲病和絳蟲病這兩種寄生蟲本已認為絕跡,而在本次流調中再次發現,并呈現出泛濫之勢。一些微生物疾病病原體也時常因水鳥的攜帶而導致某些疾病區域性流行。所以,如何處理好水產養殖業的病害防控與烏類資源保護的關系已成為當下的一項新課題。
參考文獻
[1]中國水生所魚病室.魚病調查手冊第二版[M].上海:上??萍汲霭嫔?,1981.
[2]Jiahao Li,Development of a rapid and sensi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ssay for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grass carp reovirus II,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S0166-0934(22)00211-7,10.1016/j.jviromet.2022.114663.
[3]沈錦玉,潘曉藝,郝貴杰,等,草魚出血病毒診斷規程(GB/T 36190-2018)[S].2018.5.14發布,2018.12.1實施.
[4]李清,王娜,谷強,等,金魚造血器官壞死病毒檢測方法(GBT 36194-2018)[S].2018.5.14發布,2018.12.1實施.
[5]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573號公告[D].2022.6.23 .
[6]田飛焱,歐陽敏,謝世紅,等,江西省 2005~2017 年鯉春病毒血癥病毒感染流行病學研究[J].水產學雜志.2019.32(2):32~36.
[7]陳道印,張力,鄱陽湖沿湖漁養殖魚類調查初報[J].江西農業學報,2000,(4);36~40.
[8]熊國榮,屈志良,陳道印,等,草魚夏花苗種“萎癟病”新理念的剖析[J].江西水產科技.2018.(4):3~6.
[9]鞏華,王慶,石存斌,等,春季魚瘟卷土重來?從草魚養殖發病病例談春季病害綜合防控與管理.科學養魚(yuk@ffrc.cn).水產養殖網.2020-03-24.
[10]陳道印,吉華松,歐陽敏,等.江西省淡水養殖魚類病害調查[J].江西農業學報,2022,(5)16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