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君
為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德育為先精神,加強法治教育,在科學教材適當環節中融入德育的內容,我校從一年級開始增加了“法制在線”欄目,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形成一條明晰的法治教育輔線,從小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培養其做知法守法的小公民。
一、法律意識要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
小學生理解復雜的法律條文難度較大,但讓他們感覺到法律就在自己的身邊是有必要的。如學習《讓空氣更清新》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告訴學生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學生明白保護空氣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學生了解此法律后,明白污染空氣的行為是違法行為,從小事開始做起,倡導綠色出行,提醒家人不破壞花草樹木,隨手撿起一片垃圾等,事雖小,但我能做。
二、采取多種多樣形式滲透法律知識
在法治社會中,每位公民需從小接受法律的熏陶和教育。我們在科學課中設立了“法制在線”內容,滲透法制教育,明確觸犯法律的后果。在學習《密切聯系的生物界》這一單元,《食物鏈》一課中講到怎樣保護多種多樣的生物時“法制在線”播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這是我國生物安全領域的一部基礎性、綜合性、系統性、統領性法律,它的頒布和施行具有里程碑意義,標志著我國生物安全進入依法治理的新階段。第一條,為了維護國家安全,防范和應對生物安全風險,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保護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促進生物技術健康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制定本法。第三條,生物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維護生物安全應當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以人為本、風險預防、分類管理、協同配合的原則。
生物安全法的出臺,在我國生物安全領域形成了國家生物安全戰略、法律、政策“三位一體”的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強化了防控重大傳染病和動植物疫情的法律制度,集中體現“以人為本”的立法原則,讓生物技術發展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國家發展、人民幸福和人類文明進步。
為了保護野生動物,教育學生知道國家頒布的相關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國家用法律手段來保護野生動物安全及其加強環保宣傳,明白保護它們也是我們的義務。
小學生不能做驚天動地的大事,但能從小處著眼、微處著手,自小樹立法治觀念,做一位守法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