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麗
主題式情境教學,能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知識結構,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地理知識、掌握技能。主題情境式教學,能促進主題與情境的融合,能滿足學生對地理學習的需求,讓他們以飽滿的熱情融入活動,能增加學生探究的動力。
一、立足教材,確定教學主題
教材是學生學習地理的主要參考,但并非唯一的“教材”,教師可以融入輔導用書、網絡資源、生活素材等內容。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選擇有探究價值的主題。教師根據課程標準確定“地球的運動”“認識世界”“認識中國”等大主題,也可以緊扣課標設計一些小主題。教師創設凝練、簡潔、直觀的主題情境,以引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
二、立足學材,整編教學內容
新課程改革對學生的創新意識、探究品質、實踐素養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整合學習素材、優化學習內容、深化主題意識。教師可以將不同版本的地理教材的主題內容結合起來,豐富教學素材。教師適當調整主題式教學的預案,融入有深度的內容,增加主題的價值。教師在不同學材的影響下,設計開放性、創新性的活動,能吸引學生融入情境,產生深入的思考,從而能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
三、教學合一,落實情境教學
教師要通過巧妙的引導,調動學生參與情境活動的興趣。教師可以通過視聽、模擬現實、地理觀察、案例分析等活動,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現象、分析真實案例、分析圖表,從而能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師可以運用圖片、視頻等趣味元素,降低學生學習地理的枯燥感,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教師要根據情境推動教學,通過知識的儲備、技能的培養,促進學生地理學科素養的提升。教師要通過課堂辯論、演講活動、小組交流以及社團活動等方式,向學生提供學習地理的關鍵內容。教師將不同情境素材的知識串聯起來,引領學生分析地理現象、總結地理規律,深化對主題內容的理解。學生在主題式情境活動中深化對主題知識的理解,教師在結尾時要立足主題,對結尾進行藝術化的處理,通過聯想課外實踐活動、運用思維導圖等方式總結地理知識,為學生留下想象、拓展的空間,能深化學生對情境知識的鞏固與梳理,能讓地理教學產生意猶未盡的效果。
總而言之,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借助主題式情境引領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究,能促進他們對地理技能的實踐運用,能促進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教師要完善初中地理主題式教學活動,增進學生的學習體驗,促進學生對新知的內化與順應,同時讓主題式教學情境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地理學科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