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鳳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要從多個維度積極推動,對小學生音樂綜合素養的培養,促使音樂教學邁向更高的臺階。民族文化元素的引入,讓新時代的小學音樂教學變得更多元,更包容。小學音樂教師要順應教育,以及時代的變化,在日常音樂教學中,科學融入民族文化元素,讓學生從小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促使民族文化得以傳承。
一、以民族文化元素,引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總是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小學教師要把握這一階段學生的心理,在教學中做好引領。教學中,音樂教師要借助教材,將民族文化滲透其中,將學生童年時期內心對音樂的火花點燃。
例如,在教學《傣族舞曲》這一節時,教師要有意識將民族元素融入進來,民族樂器也好,民族文化也罷,這些元素的合理運用和滲透,都能引發小學生的好奇,從而形成對音樂,以及相關領域的濃厚興趣,因此,教師要以民族文化元素為媒介激發小學生的音樂潛能。教學中,教師要合理運用相關的教學資源,進行細致的甄選,讓每一堂音樂教學,都做到科學、高效。教師要通過科學方式方法的合理運用,促使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培養和鍛煉,以興趣為媒介,在音樂學習的道路上不斷探索。
二、以民族文化元素,提升學生音樂綜合素養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小學音樂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加大音樂欣賞力度,挖掘學生的音樂潛能,激發音樂興趣,促進音樂綜合素養的形成。教師要合理運用各種音樂教學資源,精選出其中適合小學生欣賞的音樂元素,引導小學生在對民族音樂欣賞的過程里,激發出民族情結。
例如,在教學《月光下的鳳尾竹》這一節時,教師可以以竹文化為教學切入口,并引導學生對傣族人文有所了解,從中體會傣族音樂風格。在對這首幾乎是人人都會哼唱兩句的經典之作,進行欣賞過程中,教師要合理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對這首曲子運用不同樂器演奏的版本進行試聽,讓小學生從中對比、感受、體驗不同的傳統音樂之美。在豐富小學生音樂試聽體驗的同時,其中的民族元素,更是對學生音樂綜合素養的形成,產生深遠的影響。
綜上所述,新時代里的小學音樂教師,要以嶄新的教學意識開展教學活動,將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日常的音樂教學中,以此推動小學生思想道德意識、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民族文化元素對音樂教學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無論從課堂教學還是課外延展,都能促進學生音樂綜合素養的形成,幫助學生從對具有民族文化元素音樂欣賞和學習中,更好地傳承我國優秀的民族文化,為小學生全面的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