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
新課改提出,教師要改進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加大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立足于新課改的基礎上,引入體驗式教學方式,增強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體驗,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相應的語文知識。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對體驗式教學予以合理應用,借此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一、科學創設教學情境
小學教師若想將體驗式教學方式有效應用在語文課堂中,并發揮出其實際效用,則可以結合語文教學內容,設置趣味性的教學情境,吸引小學生參與其中,使學生在教學情境中獲得深刻的體驗。基于此,在創設小學語文教學情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設備,結合教學內容,通過視頻、圖畫等多種形式,使得文字具象化,增強學生的視聽體驗,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比如,小學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為學生講解《富饒的西沙群島》這一課文內容時,可以提前搜集關于西沙群島的各種視頻以及圖片,借助多媒體設備呈現出來,促使課文內容立體化,而小學生在觀察過程中,則能夠對文中所描述的西沙群島產生直觀的認知,體會其中的美景,提高學生對自然美景的喜愛之情。
二、組織角色扮演游戲
對于教學而言,其本身并不是指單向的知識傳授,還需要學生主動學習,所以,作為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應該激發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熱情,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之中。而教師若想提高語文教學的體驗感,還可以引入角色扮演這一游戲教學方式,通過這一游戲引發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在角色扮演過程中,能夠對相關文章內容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時還能夠強化學生的體驗,促使學生更快掌握語文知識。比如,教師在對學生講解《小蝌蚪找媽媽》這一課文時,可以帶領學生找出其中的具體角色,鼓勵學生選擇自己的角色,與其他同學組成一個小組進行表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明確角色特點,掌握角色語言,這樣則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學生也會產生更大的閱讀興趣,進而為學生以后的語文閱讀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以此促進小學生的學習發展。
結語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科學應用體驗式教學方式,能夠促使學生在體驗過程中掌握相應的語文知識,也能夠對所學語文知識進行靈活應用,這對增強語文教學質量能夠起到重要作用。而在開展體驗式的語文教學時,教師應該充分考慮語文教學內容以及實際學情,在這一基礎上,對體驗式語文教學形式以及內容進行合理設計,使其能夠滿足教學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