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首映
2014年8月18日,中央發布《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將媒體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開啟“媒體融合元年”,推動我國媒體融合進入快車道。近十年是我國媒體融合的“黃金十年”,媒體融合成就顯著,成為思想文化領域亮麗風景線,因為走在世界前列而舉世矚目。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首要任務?!卑l展是第一要務,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強國的首要任務,兩者核心理念一致、邏輯一致,在發展階段上是遞進的。高質量發展,既是當前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首要任務,也是當前包括媒體融合在內的媒體建設等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
對于媒體融合來說,開始存在一個“搞不搞”“融合不融合”的問題,接下來存在一個“搞得好不好”“融合得怎么樣”的問題,就是質量問題,現在面對“優不優”“融合到什么境界”的問題,就是高質量發展問題。高質量發展是質量發展的升華。媒體融合的高質量發展,標注媒體融合進入到一個新階段或“優階段”,進入到同步全面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強國的新階段,進入到一體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新階段。
媒體融合的質量,少不了內容、格局、技術、人才和效益的質量。媒體融合的高質量發展,主要在這五個方面。推動媒體融合的高質量發展,就要在這五個方面下功夫。
第一,推進媒體從“內容為王”向既突出“內容為王”又彰顯“內容接受為王”的“二王”發展,從以供為主向供需互動發展,做好“專、精、特、新”文章,做強做大有效引領、高效引領、全面引領,不斷獲取同振共鳴效應,擴大主流價值影響力版圖,在內容及其接受的供需關系上展現高質量發展。以河南媒體為例:河南衛視以“唐宮夜宴”為代表的中國節日系列節目和IP成功“破圈”,具有“現象級”意義;《陽光少年報》在報業寒冬中逆勢增長,2022年歲末發行達百萬份。按照信息論信源、信號、信宿三要素分析,信源催生信號,信號產生新宿,信宿生成信源和信號。媒體資訊與信宿或受眾互相生成,媒體就會得到生長和增長。
第二,推進媒體從“融合”向“融化”發展,運用互聯網思維,促進傳統媒體同新興媒體深度融合,更好統籌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加快媒體智能化步伐,提升數據資源利用率,在一體化、全媒體格局上展現高質量發展。近十年來,媒體投入的人力、物力、技術力量較多的是融合方面,取得的成就最鮮亮、積累經驗較多的也在融合方面。但是,全國各地區不平衡不協調的矛盾仍然明顯,同一地區不平衡不協調的矛盾一樣明顯,高質量發展的壓力和困難仍然很大。近十年的事實表明,誰早日實現一體化、形成全媒體格局,誰就早日受益,就更有條件和機會實現高質量發展。
第三,推進傳媒技術更新換代,通過整合媒介資源合生產要素,實現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臺終端、管理手段的共融互通,把握傳播移動化、社交化、可視化趨勢,處理好大眾化和分眾化、對象化關系,催化融合質變,在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占領傳播制高點上展現高質量發展。據報道,重報集團與百度智能云合作,開設“上游新聞AIGC創作中心”,運用AI及其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根據輸入的主題或關鍵詞,自動選擇合適的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生成稿件,生成的視頻還可優化。
第四,推進媒體體制機制改革,促進全媒體傳播在法治軌道上運行,形成新時代媒體治理體系,發揚“鉛與火”“光與電”時代的優良傳統,增長“數與網”信息時代的本領,造就媒體機構高層高品質、中層高水平、人才高素質,在高能隊伍體系上展現高質量發展。宏觀而言,可以自豪地說,我國在組織媒體融合的高能隊伍上,領先于世界。微觀來看,具體到相關媒體機構,鍛造高能隊伍體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第五,推進媒體從資源配置向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發展,打造新型傳播平臺,建成新型主流媒體,擴大市場份額,在取得社會效益同經濟效益雙豐收上展現高質量。我國傳媒業產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不斷提高,取得巨大進步。據悉,新華報業傳媒集團2022年利潤近7億,占全國報業利潤的十分之一。這是新華傳媒集團綜合治理的重大成果,體現其綜合實力。
媒體強彰顯國家強。媒體融合高質量發展,將帶動全媒體體系建設、形成主流輿論新格局,擴充主流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健全媒體治理體系,完善輿論生態,助力國家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強國建設提供強勁輿論保障,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迸發磅礴力量。
作者系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