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云 李兆峰
在教學中,自主創新性能力的培養是以能力為中心,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注重科學學習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尤為重要。
一、教學中充分利用想象,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愛因斯坦曾給想象力以高度的評價——“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無限的。根據己知條件聯想已經掌握的新舊知識及解題經驗,從多角度、多方位構思解題的途徑,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例題進行縱向、橫向的挖掘,有利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前提,從而啟發和鼓勵學生有創見的解題方法。
二、在證明的思路和解題的方法中,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
數學中的許多定理和例題,除了常規的證法之外,常有一些獨特的甚至十分絕妙的證法和解法,在教學中,應利用有利的時機,鼓勵、引導學生敢于設想、大膽質疑、創新。
三、在強化發散思維訓練中,讓學生學自主創新
研究發現數學家創新能力的大小與他們的發散思維是成正比的。
在近幾年的中考命題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開放題。這類開放題,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而且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一)利用開放性問題:對問題的條件進行發散;對問題的結論進行發散。在教學中處理數學開放題時,應引導學生認真審題,根據題目的條件和結論,充分利用已掌握的知識,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分析,并大膽猜想,尋求盡可能多的方法和結論,然后對所得的方法和結論進行篩選、推理、計算,最后確定滿足題目要求的答案。
(二)對問題的解答進行發散,即通過一題多解,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靈活變換,掌握它們之間的聯系,從不同的渠道探求解題的方式和方法,觸類旁通,培養思維的敏捷性,提高分析問題的周密性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利用探索性問題:是指在給定的條件下,讓學生從某些角度出發,對問題加以改造、延伸,讓學生獨立思考、推斷、探索,從而獲得新知識與技能,開拓視野,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思維能力的發展是學生智力發展的核心,也是智力發展的重要標志。”因此,在教學實踐中,只要教師著眼扎實的基礎訓練,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因素,使得每一位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在自主學習和探索活動中就能極大地提高他們的自主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