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凡
摘要:小學數學課復習課可以幫助學生查缺補漏,優化知識結構,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當前有些小學數學教師復習課堂教學質效并不理想,復習課出現了一些不足,基于此,教師需要轉變自身觀念,不斷創新小學數學復習課的教學方法,提高復習課的教學效果,完善小學數學復習課。本文先是陳述了探析提升復習課質效的意義,再是列舉了當前小學數學復習課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提升復習課質效的對策措施,希望借此能提升小學復習課質效。
關鍵詞:小學數學 ?復習課 ?提升 ?質效 ?對策
一、探析提升復習課質效的意義
(一)有助于提升教師教學效果
復習課能夠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再一次鞏固,這也是加強學生對知識理解的重要途徑以及重要手段。在我國目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部分教師對復習課認知不到位,把復習課當作練習課來上,這樣的教學不僅不能夠幫助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系統復習,也不能夠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在數學復習課內并沒有加強知識的運用,學習效率也無法從根本上提高。所以需要不斷地更新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模式,通過復習課這樣的形式來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提升教師教學效果。
(二)復習課是鞏固學習效果的關鍵因素
首先,數學復習課具有查漏補缺的功能。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容易出現知識漏洞,這就需要通過復習課來及時彌補。在復習課可使學生從整體的視角審視自己的知識漏洞,能夠把上位知識和下位知識貫通起來,從而能夠更深、更快地理解原來模糊不清的知識點,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其次,數學復習課具有完善知識結構的功能。在復習課上,教師引導學生掌握各個數學概念、定理之間的內在聯系,將各個課時的知識進行整合,形成知識鏈、知識塊、知識網,最終使學生建構起完善的知識結構。
(三)復習課能發展學生數學思維
數學復習課不局限于梳理知識,還致力于提升數學思維。知識的整合需要學生具有整體視角、歸納思維和分類意識,這本身就是數學思維的重要體現。另外,各個具體的知識點之間滲透了各種數學思想,通過在復習課上解決綜合性問題,將原本解決單個數學問題的思維打通、拓展,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加靈活地解決各類數學問題。溫故而知新,數學復習課上不僅要有回顧和梳理,更應當有新的收獲。在數學復習課中,學生建構知識體系,打通思維“關節”,活化數學解題思維,這就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反思自省能力以及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變式問題的能力。[1]
二、當前小學數學復習課存在的不足
(一)教學方式陳舊
有些教師對于小學數學的復習模式較為陳舊,小學生也只是跟著老師把零散的知識點過一遍,學生腦海中并沒有系統的知識構架,比如本單元主要講的知識點是什么,這個知識點與哪些知識點有關聯,該知識點又有哪些運用和公式,重點知識在哪里,難點又在哪里,這種模式導致老師抽問具體知識點時,學生都能夠回答,但是將多個知識點融入例題中學生則容易回答不出或答錯,學生的數學復習不能達到更優的效果。[2]
(二)部分教師將復習課當作重學一遍的新授課
小學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系統性,教師掌握科學有效組織復習的方法對于充分發揮復習的教學功能具有重要意義。然而,重復性的、毫無新意的教學自然難以提起學生的興趣。有的教師在復習課中只是簡單地將知識進行羅列或集中再現,并不能打通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學生仍然處于“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認知局限,復習效果可想而知。有的教師錯誤地認為復習課就是練習課,把復習課上成了習題課和作業講評課,再加上不重視題目的綜合性和拓展性,難以使學生高效地復習。[3]
(三)學生對復習課不重視
一些學生并不能夠充分認識到復習課的重要性,他們往往認為學習新課程比較重要,而復習課不是十分重要,因此在進行復習課的過程當中未給予足夠的重視,復習效率不佳。復習不是從零開始,而是從學生已有的基礎和經驗開始,目的是“查漏補缺,整合知識,形成體系,提升能力”,讓學生理解之前不懂的知識,學會使用知識,使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4]
三、提升復習課質效的對策措施
(一)教師梳理要點,構建知識網絡
教師在上課之前應該充分認識到復習課的重要性,并且根據小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身心特點來安排復習課的學習內容。由于小學生的年紀普遍較小,在小學數學學習的過程當中就會遇到困難。且如果數學知識結構的安排系統性不強,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通常都會出現分板塊的現象,因此教師要對每學期內的數學知識點進行系統的整理,將一點一點的知識連成線,再由線連成片,再由片連成網,這樣將知識點進行充分關聯,可以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使其融會貫通,構建知識網絡,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做到有章可循。[5]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驅動力,同時也是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關鍵。課堂輕松愉悅,學生就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數學復習課是整合知識的過程,基于此,教師需要先從興趣培養入手,確保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可以主動參與其中。教師要創設各類情境,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樂于學習。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個性特點,教師可以將練習的題目串聯成完整的情境故事,或者用闖關游戲等獲得智慧星的形式來帶動課堂的氛圍。[6]
(三)聚焦課后練習,擴大復習效果
課后練習也是教師在開展復習教學時不可忽視的環節之一,其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內化課堂中所學習的內容,快速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在課后練習環節,教師要將重點放在作業質量的把控上,以拓展性練習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要求學生采取幾種不同的方式解決同一個問題,可以起到擴展學生的解題路徑、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的作用。[7]
四、結束語
復習應當具有針對性、系統性、實效性。小學數學課程中的復習課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知識系統,以此促進數學知識的內化,實現有效學習。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轉變教學方式,盡可能地創新復習模式,對小學數學課程進行巧妙布局,完善數學課的復習課程。教師也應該盡可能因材施教,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提升每一個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下進行學習,保證復習課程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何蘭芳.淺談如何上好小學數學畢業復習課[J].讀與寫:中旬,2021(7).
[2]王占興.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學苑教育,2016(24):1.
[3]于琳.微課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中的設計與應用策略探究[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1(30):1-2.
[4]何亞芳.小學數學單元復習課自主復習教學課例研究[J].青年教師,2011(2):39-41.
[5]馬巖巖.小學數學復習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法探討[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貴陽會場)論文集.
[6]萬麗蕓.讓小學數學復習課走向精彩[J].小學教學參考,2020(35):45-46.
[7]張蕾.提高小學數學復習課教學效率的策略[J].求知導刊,2020(5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