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幸欣
摘要:新高考更加側重對于學生英語綜合思維能力的考查,對閱讀理解的能力考查明顯提升。由于閱讀題大都是變換了說法或者替換了同義詞或者語序或者解釋了原文的內容,明顯難度增大。所以,掌握一些重要的閱讀技巧在英語學習中尤為重要,從而幫助學生們提高閱讀理解題的正確率。本文就如何在英語教學中運用閱讀技巧淺談一下我的想法。
關鍵詞:高中英語 ?閱讀技巧 ?英語教學
一、學會讀題
拋開閱讀內容,學生要學會讀題目。理解題目想問的是what, how, 還是why一類的提問,時間有限,學生不可能把整篇閱讀文章逐字讀完再回來看問題,很容易忘掉。所以第一步,讀問題,找到問題中的關鍵詞,問題的順序一般是按照文章的發展順序設置,如果概括性的問題出現在第一個,一般看篇首,如果概括性的問題出現在最后一個,一般看篇尾,如果是細節理解,注意問題里面出現的人名、地名,一般是大寫,根據大寫的人名、地名直接定位到文章里面第一次出現他們的地方,仔細閱讀這一部分,就不難找出答案,這樣做可以大幅度提高效率。
二、學會處理閱讀理解里面的生詞問題
語言的基礎是字,連字成句才能連句成篇,而閱讀理解里面最基礎的就是單詞。無論學生平時課文學習、做題訓練或者測試中,遇到生單詞都是很常見的事情,怎樣突破生單詞導致的閱讀障礙對學生的影響,最基本的一點是通過平時不斷的學習和積累,拓展詞匯量。然而測試時還會遇到一些專門考查生詞的題目,這種情況下,學生可以有以下四種方法應對。
(一)詞根詞綴聯想法。仔細觀察單詞,回憶是否學過與他相關的其他單詞。尤其注意一些un, in, mis等否定前綴或者less等否定后綴。但這種類型的題目比較少見。
(二)上下文語境聯系法。如果是平時的閱讀,第一步學生要做的就是判斷這個單詞的詞性,看他是名詞,形容詞,動詞,因為判斷詞性很重要,判斷出詞性之后,回歸到原文,仔細閱讀這個單詞出現的前一句和后一句,觀察他的語言描寫環境,學生也可以說作者描述的態度傾向是表揚贊許還是批評,是正面的描寫還是反面的描寫,前一個動作寫了什么,這些都是學生推斷的依據。當然,放在題目里面,做完前兩步,學生還需要的就是把選項代入進去,看看他的意思和原文的意思是否契合。這樣的步驟做下來,正確率就會比較高。所以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猜測生詞的意思。
(三)觀察該詞出現的前后語境里作者的態度傾向。作者所描述出來的是支持,還是反對,還是客觀,不同的態度決定了這個詞的情感意義:如果是支持,這個詞和積極態度一類的詞相關;如果是反對,帶有否定傾向;則如果態度比較客觀,這詞的意義也會偏客觀,而如果設題剛好是猜測這個單詞的詞義,那就通過比較選項A、B、C、D選出最合適的答案。
(四)代入選擇法。有的時候,最直接的一個辦法,就是讓自己置于情境中,想到自己就是處于這種環境下的人,遇到這種情況發出感嘆,通常情況下會說怎樣的話?是否和自己用漢語描寫的某些事物相連?可以想一想自己經歷過的場景和題目的情形相對照,內化為題目中的主角。然后再把選項依次代入,看哪一個單詞放進去整個故事最為連貫有邏輯,這個辦法不僅適用于單詞和短語推斷,還適用于完形填空。
三、學會運用paraphrase
有的學生在做英語閱讀的時候,喜歡對比原文找原句子,覺得選項里跟原句子差不多的就是正確答案。其實不然,高中英語閱讀里,看起來和原文差不多描寫的句子最有可能是命題者設置的一個陷阱。在高中英語閱讀題的設置中,答案大多是對原文的句子進行改述,換了一個說法,可能是換的同義詞,也可能是換的表達順序,也可能換的是情境,這種情況其實對學生們的要求是比較高的。第一,學生要完全讀懂原文的句子,第二,學生要明白他所替換的詞或者表達跟原文是一個意思。那這種技巧在平時閱讀課中應該怎么訓練?
(一)長難句的分析。這是閱讀理解里面的重點,在平時的閱讀訓練里,要訓練學生們對長難句分析的能力。一開始,教師帶著做,慢慢的,由易到難,最后完全放手讓學生們自己養成分析的習慣。訓練的重點就是句子結構的劃分,以及各種從句的用法,教師要注意貫穿語法教學。
(二)paraphrase的練習。在平時的教學里,部分教師代替學生完成了這一塊兒的內容,其實這一塊兒完全可以交給學生們去做,一開始就直接用英語改寫英語可能會比較困難,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們用中文翻譯出來,再用自己的話把翻譯的句子用英文表述出來。比如新外研版選必修一unit 6 understanding ideas 里面的一句:“Taking years to complete, the Qinghai-Tibet Railway is a record of all of our efforts to overcome the most difficult engineering challenges. ”先分析句子成分,Taking years to complete 是非謂語動詞作狀語,和主句主語 the Qinghai-Tibet Railway 是主動關系,所以用現在分詞形式。再進行翻譯:青藏鐵路花了數年建設,是人們克服世界上最困難工程挑戰的所有努力的記錄。再對其進行改寫:“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inghai-Tibet Railway took us several years and it shows that we made every effort to get over the greatest difficulties in engineering.”通過反復的操練提升學生們理解句意的準確性。
四、學會排除干擾選項
干擾選項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一)以偏概全、斷章取義。利用在文章中沒有提到的但是是生活常識的來編造選項。把文章中的事實和細節當主旨,把片面的次要的觀點當成主要觀點。因此學生要從文中找依據,找答案,看似合理的不一定就是正確答案。在主旨題中,應該排除細節干擾,把握文章主題。
(二)張冠李戴。對原句中的細微處做了改動,截取文章中的詞語或類似結構進行編造。在備選項中把因說成果,把果說成因,把別人的觀點或作者反對的觀點說成是作者的觀點。因此學生要注意,過于相似的選項不一定正確,除非程度、范圍都與原文完全一致。
(三)熟詞生義。詞意句意題中,通常把要考查的詞或句的常規含義作為干擾項。
(四)過度引申。要注意選項是不是學生認為是正確的,但其實作者沒有提到。
(五)一半對一半錯的是最具迷惑性的選項。可能前半部分在文中能找到依據,后半部分就是自己編造的,這種情況要注意不要只看前半部分就誤判。
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具有正確的閱讀教學理念,通過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與策略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學生們更快更好地攻克閱讀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