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
手球運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神經系統功能,增強學生身體綜合素質,同時,在運動配合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增強學生適應能力,引導學生樹立合作互助的價值觀念,促進良好品格的形成。在此,本文就當前手球教學的有效開展進行了探討,以期推動手球運動在學校的普及,同時提高手球教學的質量水平。
一、營造輕松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教師要堅持寓教于樂,圍繞學生喜歡的游戲設計教學內容,營造輕松愉快的練習氛圍,激發學生參加練習活動的積極性。
教師要設定問題,熟悉手球的特性。如,在教學低年級學生時,可以將手球和其它玩具放在一起,讓學生自己組織活動,比如將手球和玩具分別拋向遠處,觀察分別在地上可以跑多遠。通過互動可以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此外,教師要及時給予學生必要的幫助,克服困難,擺脫學習困境。如,教師給學生準備了不同重量的手球,學生可以自由選擇進行投擲,學生們發現有的手球飛得遠,有的則比較近,為了幫助學生明白原理,教師指導學生從風向角度進行思考,在通過實踐來驗證自己的猜想。
二、堅持循序漸進原則,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能力的提升需要時間的積累,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認知能力還不足,對于事物的看法雖然有著自己的見解但卻無法做到窺一斑而知全豹,因此為了培養學生良好品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來達到預期的練習結果,這樣有利于取得良好的練習效果,激發學生練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獲得繼續練習的動力。
教師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易到難,從簡單到負責,逐步提高練習的難度和復雜度,觀察學生在練習中的具體表現,幫助學生指出錯誤動作并及時糾正,保護學生練習的熱情和動力。此外,教師要針對學生常見的問題進行針對性指導,比如手臂不能放松、身體協調性不高等等,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能力大小對練習內容進行優化改進,一方面可以進行動作拆解,通過分段練習降低練習的整體難度,另一方面可以分層練習,由簡到難,逐步提高練習內容的難度,實現培養學生良好品格,提高練習效果的目標。
三、注重運動意識培養,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運動意識是綜合素質的重要表現,通過培養運動意識可以增強學生運動能力,讓學生掌握運動技巧,從而在比賽中抓住轉瞬即逝的機會取得最終的勝利。首先,教師要為學生詳細講解理論知識,分析戰術運用技巧,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科學的戰術方式,通過模擬演練加強學生對戰術的掌握。如,要鍛煉自身處理突發問題的能力,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開闊視野,在比賽中能夠在腦海中快速構建球員站位地圖,根據運動員位置情況做出準確的判斷,從而更好地抓住有利時機,增強比賽獲勝的幾率。其次,要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意識。運動能力的提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教師要發揮指導督促作用,不僅要關心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同時也要督促學生在課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堅持體育鍛煉,提高自己的運動能力,教師要根據學生自身情況開展分層教學,制訂多套教學計劃,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練習需求,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比如,在練習手球的傳、接球時,基礎薄弱的學生要熟練掌握傳球和接球的基本方式,而能力較強的學生則要開始學習假動作的使用技巧,通過假的傳球動作誘導和迷惑對手,提高傳球的隱蔽性和成功率。最后,要加強實踐應用,給學生創造實踐應用的機會,一方面可以檢驗教學和學習成果,另一方面也能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和戰術方式的理解。比如,在攻防教學時學生不僅要掌握攻擊和防守的關系,同時還要掌握攻擊和防守的時機以及靈活轉換的技巧,知道什么時候該防守什么時候該進攻,然后組織學生開展對抗練習,將理論知識在實踐中轉化為能力,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在比賽中總結經驗,提高自身的運動意識和運動素養。
四、積極有效進行創新,提高手球教學效果
如果從頭到尾、從始至終教師都采用同一種教學模式,在同一教學地點實施教學,則容易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無法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學習效果也可能會不佳。為了增強學生感知能力,激發學生練習手球的興趣,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有效的創新,從而進一步提高手球教學的效果。如,可以將練習活動和學生喜歡的游戲相結合,還可以在手球樣式上進行創新設計,對手球的場地和球門進行改造,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在享受活動樂趣的同時培養靈活性和球性,增強學生運動意識和運動能力,改善教學質量。
總之,在手球運動的教學中,作為體育教師要應用教學技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鍛煉習慣,培養學生運動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