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靜靜
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對學校教育教學事業提出新的要求。政治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學科,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旨在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幫助學生堅定政治立場,發展政治核心素養和能力。
一、結合時事熱點,創新新課引入
新課引入是重要的教學環節,關系著新課講授的質量。因此,教師要善于創新導入方式。可以將發生在學生實際生活中的熱點素材作為新課案例,激發學生的興趣,為順利進入新課創造有利的環境。
例如,在講解“哲學與文化”板塊時,第一單元是哲學的入門知識,本單元課題引入的質量關系著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文化類節目《典籍里的中國》作為教學案例。其中,《離騷》篇章講述到我國著名詩人、哲學家屈原,教師可以向學生播放視頻片段,引出屈原所作的《天問》,帶領學生初步了解作者關于宇宙本源和生成的問題,為學生初步接觸哲學打好基礎。以文化節目引入新課,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學生的思維。
二、結合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
高中政治作為提升國民素質的重要學科,是高中階段的重要思政教育資源,教師要充分發揮其德育作用。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還可以利用直觀場景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講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板塊中第三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時,教師可以以黨的二十大會議報告為依托,收集或者制作微課教學視頻,將課文中文字性的知識動態化,借助我國最新取得的成就,來了解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際內涵和重要引領作用,使得學生能夠充分保持學習熱情。
三、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思考
由于政治學科與社會發展存在緊密的聯系,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與時代性,有些學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要創設有效的學習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政治知識,培養學生的參與能力和關注現實社會的情懷。
例如,在講解《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中“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綜合探究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百年滄桑巨變》的視頻資料,讓學生結合視頻內容,思考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偉大飛躍的因素有哪些。通過視頻,學生可以進一步加深對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等理論的認識和理解,保障教學效率。
結束語
結合上文論述,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高中政治承擔著重大的育人任務。教師要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開放動態的課堂教學模式,切實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