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思夢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逐漸應用于各個領域,對教師授課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信息技術的使用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形式、教學內容、教學途徑,還能將語文知識變得生動、有趣。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靈活運用信息技術創設虛擬情境,來拉進知識與學生的距離,使得學生擁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如教學《中國美食》為例,首先采取信息技術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件展示——大家常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水。”父親的愛是無言的,母親的愛是無私的。在兒時,最幸福的莫過于放學后,母親端著剛出鍋的飯菜,這便是幸福。那么,你認為的幸福是什么呢?或者用美食來表達呢?學生說道:“是母親親手做的蒸糕。”還有的學生說道:“是母親做的月餅。”經過情境的創設,學生們了解到學習相關內容,也領悟到中國美食的多種多樣。
二、靈活運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形式
信息技術不僅擁有聲情并茂教學特點,讓學生在視覺和聽覺的刺激下學習,還擁有多樣的教學途徑,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分角色飾演,還能帶領學生跟讀,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重要助力。如教學《楓樹上的喜鵲》為例,首先任課教師給予學生充足的自我學習時間,要求學生在充足的時間之中加以預習,了解課文內容。隨即,任課教師要求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引導之下開展角色飾演,這樣指導學生閱讀,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內容,還能避免閱讀的枯燥性和單一性。
三、融入線上教學資源,拓展學生眼界
眾所周知,互聯網有海量的數據庫和知識庫,其教學資源十分充足和豐富。教師可以依照教學內容從網上尋找教學相關資料,還能尋找教學視頻等,這對于拓展學生的眼界、啟發學生的思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此,教師要靈活運用豐富的教學資源,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價值和優勢,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和發展。
如教學《畫楊桃》時,任課教師以生動有趣的動畫展示不同角度看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有效拓展學生的眼界。動畫中,小猴子和小豬在馬路散步,卻無意中發現一個錢包,于是兩個人在樹樁上畫出了失物招領,但是兩個人所畫出的錢包是不同的,一個帶有花園,而另一個帶有小豬……通過豐富多樣的資料教學,學生不僅可以學習到課本之中的知識,還能學習到課文以外的知識。
總之,教師在后續的教學之中應該善于創新和改革,要尋找更為合適、有效的教學道路,學習更為新穎的教學方式、策略,以此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