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金梅
摘要:語文作為小學的一門主要學科,能夠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需要利用好課堂教學時間,做好教學規劃,以學生為主體,創新教學方式,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既要學習識字與寫字、學習閱讀與鑒賞,還要學會表達與交流、進行梳理與探究。所以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要通過培養學生學好語文的信心,通過加強作業設計,運用開放的作文教學評價體系,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
關鍵:培養信心 加強管理 開放作文 語文效率
小學語文學科涉及范圍廣,有識字與寫字的內容,有閱讀與鑒賞的內容,有表達與交流的內容,也有梳理與探究的內容。由于既有字詞句的學習,還有語篇的閱讀,更有作文的書寫,有的學生覺得語文學習很難。根據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我覺得要想讓小學生提高語文學習效率,主要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抓起:培養學生學好語文的自信心,加強作業設計,運用開放的語文作文評價教學體系。
一、培養學生學好語文的自信心。自信心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至關重要,自信可以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自信可以讓小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道路上揚帆起航,自信可以讓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的征途上越走越遠。所以,語文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要把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放在首要的位置,千方百計培養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給小學生列舉有關自信的案例,讓小學生堅信自信的力量。小學生遇到挫折后,鼓勵學生樹立自信,明白自信的力量,使學生不再懼怕困難,收獲到成功的喜悅,重拾自信心。新課程改革倡導教師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發揮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作用。小學生的性格不同,小學生的表現多種多樣,但是通過培養他們的自信心,使小學生堅信通過自己的努力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在語文學習的道路上,他們將會越走越遠,越走越快。
二、加強作業設計。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把布置給學生的作業自己先做一遍,這樣便于把握作業的難易程度,教師更能精準把握學生容易出問題的地方。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能顧及到作業中應該注意的其他問題。教師要參加教研組組織的作業教研的活動,群策群力,深鉆細研,如作業的設置是否符合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作業的內容是否恰當,作業的數量是否適當,作業的時間是否合理,作業批改的反饋對我們以后的教學有哪些幫助。提倡給學生分層布置作業,可以分為A層作業、B層作業、C層作業。這樣形式多樣的作業,更能使作業的實踐性更強。另外,一定要加強作業的書寫管理,要求學生用規范的筆寫規范的字,書寫一定要工整規范,書面一定要整齊清潔。對于錯題的修改,一定要規范,不能直接在錯題上改,要在錯題上方用紅色筆進行改正。對于學生的作業批改,一定要及時。把學生的作業信息第一時間反饋給學生,便于學生鞏固知識,便于學生及時糾正錯誤。共性的問題集中講解,個性的問題個別講解,對出現問題較多的學生最好做到面批面改,使學生真正明白究竟錯在哪里。這樣通過老師透徹的講解,學生才能真正把這一類知識弄清弄懂。在批改學生作業的時候,多使用激勵性的語言,可以肯定學生認真做作業的態度,可以表揚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可以鼓勵學生敢于嘗試的勇氣,可以肯定學生用詞的精準。這樣,通過老師的鼓勵,學生學習語文時更努力了,學生完成語文作業時更認真了。
三、運用開放的語文作文教學體系。在語文作文教學中,作文內容要與小學生的生活實踐緊密結合,要結合時代的要求,更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作文教學要融聽、說、讀、寫為一體,這樣小學生就能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聯系自己自己的生活實踐,聯系自己的社會實踐,寫真心、說真話、寫真事。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積極地去寫作文,感受到寫作的快樂,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打造多種多樣的作文課的類型??梢允窃噷懻n,讓學生暢所欲言,無拘無束地去寫,這樣學生的思維是開放的,學生的寫作是積極的,學生全身心投入到作文教學實踐中。然后是評改課,可以是老師評改,可以是師生共改,可以是學生自評,也可以是生生互評。這樣,將老師的指導批改和學生的互批互改有機結合起來,學生參與批改的過程中,逐步學會了批改作文的方法。在批改中,學生學到了更多的語文知識,在實踐應用中,真正感受到了哪些語文知識是經得起是檢驗的,哪些語文知識還需要進一步學習、內化,哪些語文知識是可以運用在生活當中的。在這種從實踐到認識,再到實踐的過程中,有效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效率。最后是賞析課,讓學生賞析優秀的作文,對作文書寫進行理性的認識,學習其他學生長處,找到提升作文水平的有效的方法,通過開放的作文體系的建立,豐富了學生的作文內容,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強化了學生的語文實踐,將小學生的課內學習與課外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將小學生的聽說讀寫有機地結合起來,有效地解決了學生寫作中存在的不足。語文教師要立足于教學實際,積極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