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河南禹州市的神垕(hòu)鎮,地處伏牛山余脈,這里山川秀美,建筑風格古樸,位列五大瓷之首的國寶“鈞瓷”就發祥于此。神垕鎮因瓷器而馳名中外,早在唐宋時期,精美的鈞瓷就成為宮廷御用珍品。這座千年古鎮遺跡眾多,靈泉寺、花戲樓、鄧禹寨、鈞窯遺址……深厚的歷史積淀和獨特景觀,讓神垕獲評“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河南十佳美麗鄉村”等殊榮。
神垕老街:歷經千年而不衰
經過一條繁榮的街市, 過了城門, 再跨越一座小橋,神垕古鎮就映入了眼簾。青磚灰瓦的建筑與城墻, 古樸的老宅和店鋪, 配上花木點綴的紅漆老門廊……神垕鎮古韻悠遠,厚重的歷史感撲面而來。
位于鎮中心的神垕老街, 又稱“ 七里長街” ,路面用青石板鋪就,兩側店鋪林立;溫家大院、鄧禹樓、炮樓和廟宇鱗次櫛比。這里的古民居多為明清建筑,精美的石雕、木雕和瓷藝體現了中國古建的古樸與典雅。沿著老街往里走,還有古玩市場、鈞瓷一條街等場所。
作為一名“ 吃貨” , 我還在神垕老街嗅著香味兒,發現了藏在街頭巷尾小館子里的一些美食:羊肉老湯豆腐菜、火燒夾炒涼粉、袈裟豆腐、禹州十三碗、燴羊肉、盛茂祥糕點、老酸奶……這些都是當地的特色美食。
1000多年前,神垕鎮所在地只是幾個相連的古村寨,后來憑借鈞瓷才逐漸形成一個繁榮的鎮子。神垕是“中國五大名瓷之一”鈞瓷的發源地,自唐代開始,從這片山坳里出產的精美瓷器就以“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而出名。到了宋代更是聲名大噪,皇家在神垕鎮設定官窯,鈞瓷也成為宮廷御用珍品。
隨著鈞瓷的蜚聲九州, 甚至躋身于中國諸瓷之首, 靜默的神垕山一下喧囂起來, 往來客商絡繹不絕。大批商人來此安家置業,久而久之,城鎮面貌煥然一新,七里長街越來越繁華。
老街盡頭的圍墻不修邊幅, 顯得粗獷厚重。在夕陽下一眼望去,我仿佛置身《大話西游》里至尊寶和紫霞仙子對話的古城墻下。一座望樓聳立在城墻之上,古建的中間用楷體寫著“神垕”二字。
如果從空中俯瞰神垕鎮,它就像一座縮小版的古城,擁有護城河、寨門、城墻、炮樓。既可以防洪,也能抵御匪患。這是一片在國內比較罕見、保存較完整的古建筑群,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而見證神垕鎮千年滄桑的古街,則是來“瓷都”游客的必打卡之地。
鈞瓷文化園:做一件自己的“國寶”
鈞瓷文化園全名叫“神垕鈞瓷文化主題公園”,位于神垕古鎮東北方向,是禹州市去往神垕鎮經過的第一個景點。鈞瓷文化園占地145畝,是在宋、元古鈞窯遺址的基礎上建設的一個展示鈞瓷文化的主題公園。內部有神垕古鎮的全景沙盤展示、古鈞窯遺址、LED影視解說、鈞瓷展廳、手工制作鈞瓷體驗館等。
通過眼前的實物、圖文和視頻,游客們可以全方位了解我國著名的工藝瑰寶——鈞瓷的制作過程,以及其成名之路等知識。
C h i n a(瓷器),是中國的別稱。而鈞窯的燒瓷爐火也綿延了千年,至今生生不息!明朝時就流傳著“進入神垕山,七里長街觀,七十二座窯,煙火遮漫天,商賈遍地走,日進斗金錢”的民謠。由此可見當地昔日的繁華盛景。直到今天,神垕鎮一座座窯洞仍在燒制流光溢彩的華美鈞瓷。因此, 神垕又被稱作“中國唯一活著的古鎮”。
鈞瓷觀之如景, 叩之如磬, 瑰麗奪目, 濃艷晶瑩。胎體做好之后,往釉中加入礦石粉,誰也不知道燒出來是什么樣貌,只管燒。等到出窯的時候紫紅一片,但每件都不同于另一件,世界上竟沒有兩件完全相同的鈞瓷。
鈞瓷是討喜的,出窯的瞬間一團紫氣。古人以紫氣為貴,所以才有了“紫氣東來”一說。如此“貴族范兒的出場”,再加上鈞瓷器無與倫比的美感和藝術價值,也難怪它深受古代皇室的喜愛。
鈞瓷的色彩是一種渾厚的炫彩。你若在午后對著一件鈞瓷發呆,再望一望遠處的落霞,會發現兩者的色彩是那樣相似!不知燒制鈞瓷的那位老先生,是否是從落霞或朝霞獲得靈感。據導游介紹,他對瓷窯火候的把握已經爐火純青。
縱是再厲害的鈞瓷大師, 也要讓他手中的作品“共計一坯功力,過手七十二,方可成器”。看到鈞瓷的72道生產工序,大家無不驚嘆那些精美絕倫的瓷器著實得之不易!畢竟神奇的“窯變”并非人為可以控制的。而看到赤膊工匠們一絲不茍忙碌的樣子,我們對匠心之作又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瓷器展廳的講解員介紹說,鈞瓷制作的每一道工序,都影響著一個藝術生命的誕生。由于傳承古法燒制的匠人們追求極高,使得達標瓷器的成功率太低,也讓每一件鈞瓷都成為稀世之珍。民間自古有“黃金有價鈞無價”“雅堂無鈞不可自夸富”的說法,足可見鈞瓷價值之高。
有幸的是,在鈞瓷主題文化公園的體驗區,游客可以用當地最傳統的“手拉坯”技藝學著制作瓷器。在感受古老技藝的同時,親手制作一件屬于自己獨有的鈞瓷拿回家收藏,還是很有紀念意義的。
伯靈翁廟:古老鐘聲里的故事
走在神垕古鎮光滑的石板路上,沿著一條主街,可以看到很多古色古香的院子。位于古街中心地帶的伯靈翁廟,則是其中最搶眼的一處古建筑。
始建于宋代的伯靈翁廟,又稱“窯神廟”,是鈞瓷文化的象征性建筑,也是神垕“瓷鎮”的重要標志。早在1986年,伯靈翁廟就被定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廟宇的殿頂是人字披,配以綠色和金色琉璃瓦。大廟飛檐黛瓦,呈現出有著無盡張力的動勢感,令屋頂與厚實穩重的建筑主體形成巧妙對比,展現出了動靜結合之美!不得不說,這是我國古建設計的一處佳作。
伯靈翁廟門口的青石柱, 刻有一副行書對聯:靈丹寶箓傳千古,坤德離功利萬商。這副對聯對仗工整,獨具匠心,十分耐人尋味。另有一對青石獅子,一雌一雄,分立兩邊,煞是可愛。
廟門為半圓拱形,上刻“伯靈翁廟”四個大字。大門俗稱“花戲樓”,因為進門后回頭看,是一座樓閣式的小舞臺,上面可以唱戲。廟內原供奉有三尊窯神,一是伯靈仙翁,二是金火圣母,三是土山大王。這幾位神仙均與神垕鎮的鈞瓷業有關:土山大王管制瓷原料, 伯靈仙翁管制瓷工藝, 金火圣母管燒制技術,缺一不可。
其中的金火圣母, 傳說原本是一名普通民間女子,她為了燒制一件完美的鈞瓷,不惜以身祭窯,最終那座窯所產出的瓷器,皆為世間罕見之精品!其傳說故事要表達的意義,可以這樣理解:唯有投入到忘我境界的時候,才能打造出令人拍案叫絕的精品。
伯靈翁廟內的主要建筑物有花戲樓、窯神殿、關帝廟、木牌樓等。廟宇飛檐的尖端懸掛著銅制風鈴,微風徐來時,鈴鐺會在空中搖擺,發出一陣金玉制品碰撞的聲音,回應著正殿里的鐘聲。
來到伯靈翁廟,就像走進了歷史的空間。在悠揚的鐘聲里,大家仿佛看到了一幕幕古老的生活場景:商隊載著制瓷的原料,從西山小路而來,一路邊說邊唱,一路馬鈴兒響叮當;寒冬時節,古人穿著棉襖移出了窯中暖瓷,嘴里發出“這件窯變了”的驚喜呼喊!
在伯靈翁廟, 你還可以體驗傳統的窯神祭拜儀式,參與一場特別的廟會節慶,聽古廟堂內傳頌的窯神佳話,賞花戲樓上的精彩表演。
除了上述景點外,在神垕鎮東郊的鳳翅山南麓,還有一座始建于東漢年間的靈泉寺。古寺前那棵白果樹已有1 5 0 0 余年的歷史, 樹后有一個泉眼, 水質清澈、口感甘甜,特別適合泡茶。
“神垕天地”是一條集文化、旅游、商業于一體的鈞瓷歷史文化特色步行街,街道兩旁的建筑古色古香,店鋪有鈞瓷文化藝術館、文創中心、君鄰茶舍、星舍民宿、鈞瓷大師店等。神垕天地緊鄰老街,逛完兩條街之后,可以去神垕天地的建業大食堂吃飯,在這里能品嘗到很多特色美食。
此外,神垕古鎮還有天保寨、騶虞橋、關帝廟、義興公商號、陶瓷官署等古跡,都值得一游。游客在懷古覽勝的同時,也能增加不少歷史和藝術知識。
入夜的神垕一片寧靜,天空澄凈如洗,星斗似鈞瓷的窯變色一般,輝映了整座中原古鎮。這里的夜間竟有更夫,敲著梆子漸行漸遠……這梆子配上千年古鎮街巷的聲場,格外渾厚悠遠。
去一趟神垕鎮, 感受這里的古老韻味和詩意瓷情,足夠你回憶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