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靜
新的教育觀念認為教師的教學活動應該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不能單純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教育要以人為本,因此以往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教育對教學的要求,教師要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恰當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來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將結合小學數學實踐教學工作來談一談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幾點體會。
一、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
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教師是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和引導者,可以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及時地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并且使學生能夠意識到自己是整個學習小組的一份子,小組的建設需要每個成員的共同努力,小組的榮譽需要每個成員貢獻自己的力量,更需要成員之間的相互合作、支持、幫助以及促進。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教給學生合作的方法,有計劃、有步驟地訓練學生的合作能力。
二、充分挖掘數學教材,實現優化數學教學的目的
教材是教師實施數學課堂教學的依據,也是達成數學教學計劃、落實數學課程標準的載體。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們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數學教材,以此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質量。首先,教師要認真學習教材,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提高自身運用教材的能力。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要深入研究教材,通讀整篇教材和與之相關的配套參考書,全面了解教材前后的聯系,理解每一部分在整個小學數學教材體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其次,教師要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和學生的認知特點,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補充。
三、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角,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知識的探索中。只有學生能夠自覺主動地學習,我們的教學工作才算是落到了實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才能得到發展。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大膽質疑,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提出創造性的見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總之,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他們的認知規律,結合小學數學本身的學科特點,采取各種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寬松、民主、和諧、平等的課堂氛圍中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