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燁
教學目標:
1.通過游戲“猜猜看”和閱讀分享,回顧交流之前閱讀的收獲,進一步提升閱讀的興趣,明確深入閱讀的方向,聚焦感興趣的人物(故事)。
2.運用批注、摘錄關鍵語句、有感情的片段朗讀、課本劇表演等方法進一步感受《俗世奇人》中個性鮮明的人物,體會作者極具濃郁地方特色、幽默傳神的語言特點,并能在閱讀中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積極運用到自己的實際表達中。
3.引發想要探尋民間藝人的興趣,樹立文化自信,留心身邊具有高超本領、高尚品質的“奇人”。
教學重點:進一步感受個性鮮明的人物,主動學習作者有特色的表達。
教學難點:深入讀懂人物的品質,樹立文化自信。
教學過程:
學習活動一:回顧奇人分享奇趣
通過上節導讀課和這一段時間同學們的自主閱讀,相信大家對《俗世奇人》這本書里的“奇人”已經有了不少了解,那我們就先來做個游戲看看情況。
1.游戲“猜猜看”。在描述中搶答,這位奇人是誰。
(1)他身懷絕技,藝高膽大,刷白墻敢穿黑衣。(刷子李)
(2)他醫術高超,手到病除,但“認錢不認人”。(蘇七塊)
(3)她地位卑微,做人本分,酒后姿態賽跳舞有仙氣。(酒婆)
(4)他力大無窮。(張大力)
(5)他醫術高超,“認牙不認人”。(華大夫)
(6)他一手絕活,捏出的泥人栩栩如生。(泥人張)
2.把你最喜歡的“奇人”或者最感興趣的人物也用這種方式讓大家猜猜。
練習后,班內交流。
3.講“評書”介紹奇人奇事,分享奇趣。
聽過評書嗎?咱們也試試看,用講評書的方式介紹你在閱讀中最感興趣的人物。
學習活動二:批注閱讀體會奇趣
閱讀中如果不能夠很好地抓住那些描寫人物最傳神的語言,咱們的“評書”就講得不那么精彩了。接下來就請同學們運用批注、摘錄關鍵語句等方式閱讀你感興趣的故事和想要分享的人物。
1.自主閱讀批注,或摘錄關鍵語句。
2.分享批注情況,交流人物特點、精彩語句。
例如:
(1)《酒婆》中:“上搖下擺,左歪右斜,悠悠旋轉樂陶陶,看似風擺荷葉一般;逢到雨天,雨點淋身,便賽一張慢慢旋動的大傘了。”
(2)《張大力》中:“只見他手握鎖把,腰一挺勁,大石鎖被他輕易地舉到空中。胳膊筆直不彎,臉上笑容滿面,好賽舉著一大把花兒!”
(3)《蘇七塊》中:“忽然雙手賽一對白鳥,上下翻飛,疾如閃電,只聽‘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覺疼,斷骨頭就接上了。”
3.有感情地朗讀,邊讀邊想象畫面(情境),再以“評書”的語氣講給大家聽。
4.聚焦人物特點(品質)。
當我們聚焦到這些生動傳神的語句,甚至是精彩絕妙,讓人拍案叫好的文字時,你們可還讀出了什么?
預設1:讀出人物的技藝高超。預設2:讀出人物的特點。預設3:讀出人物的品質。
5.批注豐富后的感受,帶著感受再讀精彩句段。
學習活動三:“知音”表演表現奇趣
1.分組。根據你們感興趣的人物(或故事精彩片段)組成知音小組,現場表演剛才批注最精彩的部分。
2.分工。(分好組內角色,包括旁白、道具等。)
3.練習排演。
4.班內表演,組織點評。評價的角度引導結合文本內容,是否通過語調、動作、表情等體現了人物的特點、品質等。
學習活動四:靜讀思考探究奇文
剛才的表演雖然不是很專業,但是很好地表現了你們對人物特點的理解,也帶給大家很多歡樂。在歡樂之后,想請大家再靜靜地讀讀你喜歡的那一篇或那幾篇文章,思考一下文字背后有沒有你沒讀懂的疑問?
1.默讀,整理問題。
2.交流閱讀中思考的問題。
例如:
(1)蘇七塊既然后來都把錢還給人家了,說明他并不是貪錢的。為什么他還立下那樣的規矩,不給錢就不給看病呢?要是當時沒有好心人幫助,病人怎么辦?他真的就不救了嗎?
(2)酒婆一直喝假酒還喝得挺美的。可是老板有了喜事不想再糊弄人,真酒反倒把酒婆給害死了。那到底應該怎么做呢?作者馮驥才這么寫又是想表達什么觀點呢?
小結:這些問題的答案也許就在這本書里,也許不在書中,而是在生活中,在人生里,需要善于思考的你去探尋。
3.尋找生活中的“奇人”。
我們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奇人”趣事呢?請同學們留心身邊人身邊事,感興趣的同學也可以動筆來寫一寫屬于你自己的“俗世奇人”。
課題項目: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專項重點課題“統編小學語文教材視域下的整本書閱讀教學研究”(JYB1422064)
編輯/趙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