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麗雅
【摘要】班主任在中職學校班級管理和建設工作中結合新理念、新思路,了解學生實際發展情況和特點,總結相關管理有效策略。
【關鍵詞】中職學校;班級建設;有效措施
職業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大,它是我國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之一[1]。以筆者所帶班級為例,從班情分析、建設目標、建設內容、主要措施與活動方案五個方面展開,探索中職學校班級建設。此班級建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中等專業學校德育大綱》為指導,堅持立德樹人,把學生培養成為愛黨愛國、志存高遠、遵紀守法、品德高尚、行為規范并能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公民。
一、中職學校班級建設的目標
1.全面了解,因勢利導
(1)了解學生的閃光點,促進其個性發展。十個手指都有長短之分,雙手各有所巧,在班級里幾十位學生都有著不同的特點,相似的年齡下每個學生的特點都各不相同。在面對部分問題學生的時候,首先班主任需要以積極、樂觀的心態處理,做到充分地了解和研究學生,從實際出發進行有的放矢,開展因勢利導的教育形式。通過了解不同學生的基本特點,教師可以結合班級建設工作,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生開展工作。
(2)制定科學的班規,堅持民主管理原則。班級的管理離不開班規,班規讓班級建設更加有章可循,明確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2]。班規并不是由班主任一個人制定出來的,而是通過學生集體討論之后,結合民主管理的形式進行推進。班規涉及的內容包含班級管理的各方面內容,由學生參與的班級管理制度,更加充分地讓他們了解班規制定的意義。班規制定遵循著實用性、合理性、廣泛性、懲戒性等,在實際班級管理中得以不斷完善。
2.關注心靈,開展心理的輔導
針對中職學校面對中考失敗后的打擊,在心理上對中職學校存在一定的認識障礙等事實,在開展班級建設工作中關注學生心靈情況成為關鍵。經過了解中職學校學生心理健康主要受到學習、社會適應、人際關系、人生觀、早戀等幾個方面困擾。學生心理障礙會影響班級管理效果,關注心理健康是促進班級建設工作發展的關鍵。因此,班主任建立心理健康輔導,為學生開展及時的心理健康輔導工作就很有必要。通過消除中職學生心理層面的障礙,班主任才能更好地將班級管理和建設工作推進新的臺階,構建更加積極向上的班集體。
3.樹立榜樣,關注優秀生成長
中職學校是培養初中級人才的場所,在這里有許多具有潛在才能和智力的學生,這些學生有機會逐漸成長為優等生。因此,教師需要重視學生潛能的發掘,結合及時、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們成為班級建設中學習的榜樣。在不同的領域或者才藝方面,學生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優秀,只要他們敢于嘗試和挑戰,幫助他們樹立良好的自信心,在學習成績上不懈努力,不斷提高文化和學科知識,相信他們能夠脫穎而出,成績突飛猛進。
二、中職學校班級建設的內容
為了給中職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風氣,從班級建設中重視促進他們健康成長的影響。明確班級發展方向,在班主任的帶領下爭取讓班級朝著積極向上的方向發展,爭取讓班級管理水平更上一層樓。
1.航向的確立,為學生畫下理想的軌跡
十五六歲正處于理想信念形成的重要時期,在這段時間,教師要做好充分的引導教育,學習四史,厚植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愛黨愛國、聽黨指揮的堅定信念。在思政課程中,加強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并向學生灌輸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例如,充分利用社會中常說的“紅船精神”“航天精神”等,并培養學生將中華民族精神應用到專業學習中,成長為奉獻社會、敬業愛崗、敢夢敢為的新中國職業人;在班級活動中,進行中國精神教育,宣傳中國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為學生樹立起傳承中華文化的使命感。
2.地殼的鑄成,為學生打牢道德的基底
學校除了要為學生筑牢專業技能的基礎,更要為學生夯實為人處事的基底[3]。在道德培養上,通過開展個人品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教育,發揚家庭美德教育,規范學生文明用語等措施,提高學生的日常行為素養;通過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和體悟,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法律教育上,通過學憲法、模擬法庭等活動,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提高法制觀[4]。雙管齊下,強化學生的道德素養和法律意識,教育學生要不斷塑其身,修其德。
3.內核的補給,為學生點燃勞動的動力
勞動是一切幸福的源泉,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在家庭教育中,學生要學會體諒父母,主動分擔家務,養成勤勞整潔的好習慣。在校園教育中,讓學生在校園日常和宿舍生活中學會主動勞動,打造溫馨干凈的校園環境。同時,通過技能大賽、技能大師進校園等活動,充分發揮學校產教協同的育人功能,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與精益求精的勞動態度。在實訓教育中,推行7S原則,加強動手勞動與職業技能訓練。在校外活動中,以公益志愿勞動為載體開展校外勞動教育,提升學生社會責任感。
4.水源的清正,為學生過濾心靈的海洋
在日常的教學生活中,要做到結合學生實際,呵護學生心理。在家庭,通過家庭教育指導平臺,向家長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利用家庭教育,提高家長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視。在校園,通過心理健康講座、心理咨詢師進校園等相關活動,及時疏導學生的情緒。同時,邀請擁有心理咨詢證書的任課老師一同參與心理團輔活動,在互動中幫助學生更加正確認識自我,釋放焦慮。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類活動和比賽,提高自信心和成就感,更好地充實學生生活。在社會,通過校企合作,讓學生盡早接觸社會、適應社會,提升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會認同感。
5.文明的構筑,為學生尋找自己的定義
通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為學生指點迷津,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職業理想和未來規劃。在日常的校園日程中,開展企業優秀畢業生講座、選修課第二課堂、家長進校職業介紹、社團活動等相關活動,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職業興趣和發展方向。在職業生涯規劃課堂上,結合個人興趣與專業特長,為學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在課外的時間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專業學習與技能大賽、創新創業大賽等競賽,從而為自己積累職業經驗、提升職業技能、修正職業方向。在企業實訓中,加深學生對職業發展的認知,為將來的就業提供更深層次的選擇和指導。
除此之外,結合《意外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與學校相關緊急預案,堅持生命至上的原則,制定班級各類安全管理之策,例如《實訓常識安全管理規范》《疫情期間班級安全制度》等。為了能夠成為綜合型、高素質的人才,提高學生的競爭力,結合多樣化的知識學習,幫助中職學生拓寬視野,構建豐富的知識增長。
三、中職學校班級建設的主要措施
結合中職學校學生實際情況,在教育和管理方面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建立綜合素養提升的教育內容。研究和了解學生基礎上,結合實際學校教育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指導,構建更加具有時代發展意義的班級建設工作。
1.為學生擦亮夜空,建設美好文化
(1)建設精神文化,鏈接班級之氣。精神文化是一個班級的靈魂和支柱。為了培養正氣班風、增強團結意識,要讓學生共同制定班名、班徽、班訓,并一起確立奮斗目標,將學生擰成一股強大的合力。在課堂以外,也要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各項校園活動,形成良好輿論風氣。結合民主管理的方式,鼓勵學生參與班級精神文化建設中,促進學生樹立良好班集體榮譽感。
(2)建設物質文化,打造文明之地。在教室四周,結合專業特色,貼上相關的名人名句,從而激勵學生奮斗進取。在班級設立文化特色角,用來貼小紙條,打造一個學生交流心得、吐露心聲的小天地。將班級公約、班級管理規范張貼,從而使學生能夠互相監督、一起遵守。鼓勵學生用心設計寢室環境、打造寢室觀景,根據愛好、發揮想象,美化寢室環境,共筑寢室文明。
(3)建設制度文化,共同參與管理。同學們自主共同制定班級公約,讓每個同學都成為制定者與監督者。增加根據言行舉止加減分的班級制度,確保執行過程中的公開公正透明全面。定期召開班級會議,每月評選優秀同學。輪流任職班干部,從而讓全體同學參與到班級建設中,同時,在互相的交流探討中,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為建設美好班集體而齊心協力。
2.為學生點起燈塔,培養德育環境
(1)用豐富的活動激發出多元的光彩。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閃光點,鼓勵學生參加各類活動與比賽,例如社會實踐、社團活動、運動會、志愿者公益活動或是籃球賽、文明風采大賽、創新創業比賽等等,在競賽活動中激發斗志,在公益活動中陶冶情操。邀請專業課老師兼職參與社團建設。例如,攝影社,培養學生愛好,提升學生技能。根據學校德育計劃做好職業規劃月、法制月、7S衛生月、校園安全月等等,讓學生在不同的活動中充實生活,綻放風采,增強自信。
(2)用良好的習慣澆灌出堅實的成長。通過經典永流傳唱宋詞、每日閱讀打卡、每日練字等活動,培養學生閱讀經典的好習慣,幫助學生吸收經典的好精華。結合時事政治,邀請黨支部宣傳委員參與班級活動,一起開展學四史、航天精神、中國精神、傳統文化等系列活動,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政治觀、歷史觀,培養學生愛國愛黨的意識。
(3)用精準的方法栽培出獨特的花朵。特別關注一些家庭背景特殊、情緒波動較大、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群體,邀請他們參與心理老師的講座,樹立起強大的心靈防線。對于在技能大賽上有專長的同學,則要推薦相應技能大賽指導老師,為學生搭建平臺,施展風采。
(4)用及時的反饋建筑起牢固的心靈。對于參與各種活動的孩子,及時給予評價。例如評選閱讀之星、練字之星、技能之星等,對于獲獎的同學,舉辦頒獎典禮,通過充分的儀式感給予學生榮譽感和滿足感,幫助他們樹立起自信、自尊、自愛的自我意識。
3.為學生鋪設坦途,形成協同合力
(1)加強溝通,邀請家長進校園。平時班主任把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反饋給家長,及時與家長溝通,讓家長對孩子的在校情況做到心中有數,請家長協助鼓勵或幫助學生,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同時,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及時找到問題所在,對癥下藥。邀請家長參與家庭教育講座,學習家庭教育小技巧。邀請家長進入校園,講述自己的職業故事,為學生樹立職業意識,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職業。邀請家長進入校園與企業參觀了解,參與學生的成年禮,了解學生在校的方方面面。
(2)架起橋梁,搭起疫情保護傘。每周組建親子沙龍云家長會,家長和孩子一起談談居家生活,通過線上分享時間管理、聽爸爸媽媽說職業等,促進親子互動,增進親子交流與陪伴。開設家長課程,指導居家親子教育,緩和親子沖突。為家長分享優秀講座,例如“家庭教育名師大講堂”中的《疫情之下做個會教育的爸媽》《如何讓居家生活充滿幸福》等。向家長推送校微信公眾號的家庭教育小文章例如“家庭特殊時光五步法”“如何幫助孩子釋放精力”等,引導家長積極調整心態與情緒。組織家長關注家庭教育指導熱線與心理熱線,出現特殊情況,可以及時打電話咨詢緩解焦慮。在密切聯系的基礎上,向家長反饋居家學習情況,減少家長對于居家學習的擔憂,家校協同,共同提升教育效率和質量。
(3)社企合力,改善教育大環境。重視校內外相結合的教育形式,在班級建設中融合社會企業的大環境影響,構建更加具有時代意義的班集體。通過企業實習、參觀企業、專業輔導員講座進校園、企業兼職教師指導社團活動等方法,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企業,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方向選擇打下基礎。通過拓展周邊社區,進行志愿者活動,例如宣傳垃圾分類、宣傳憲法知識、向社區傳遞專業知識、參與社會交通志愿者、去養老院做義工等,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他們成長為社會的棟梁之材。
四、結束語
隨著近年來我國政府對職業教育的關心與支持,推進職業教育的發展和進步,中職學校發展正朝著美好明天邁進。可是由于受傳統教育的影響,社會上很多人對中職學校教育存在著片面的認知,覺得這就是“差生”接受教育的地方,不存在什么技術和知識水平的發展。受地方經濟和傳統教育思想的約束,中職學校的招生、教學等方面的管理都存在很大難度。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的時候發現,參差不齊的生源提高班級管理難度,影響學校整體的教育進度,很大程度上還會制約學校的發展。結合創新的班級管理形式,改革班級建設的思路,尋找辦好職業學校的突破口,構建更加具有競爭力的職業教育。
【參考文獻】
[1]趙瑩.工匠精神融入中職學生職業素養培育及班級文化建設途徑分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2(06).
[2]歐陽順然.以生為本視角下的中職學校班級管理策略研究[D].廣州:廣東技術師范大學,2022.
[3]孫雄朝.中職學校“青松”班建設的實踐與創新[J].中小學班主任,2021(S1).
[4]胡常海,夏靜,周守國.淺析中職學校新建班級的文化建設—凝聚智慧、鑄就班魂[J].職業,20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