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婷
為進一步改善幼兒心理學課程中的學生興趣不足以及內容單調等問題,需要注重激發學生興趣,合理設置教學情境,加強交流互動,幫助學生充分理解相關知識內容。基于情境互動下,幼兒心理學相關教師也應該不斷提升自身能力素質,應用多樣化措施為學生打造良好學習環境氛圍,融合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如此進一步將原本較為晦澀、抽象的知識更為生動、直觀地呈現出來,以有效應對幼兒心理問題。
1 幼兒心理學教育目標
幼兒心理學作為幼師培養的重要學科,需要幫助學生掌握相應的幼兒心理學理論知識,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可以將情境互動融入教學實踐當中,幫助學生處于特定情境下和教師進行積極互動,幫助學生形成明確的目標方向,全面優化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學生在對幼兒心理學相關知識內容進行系統學習后,能夠進一步掌握幼兒成長中具體心理變化,基于課程理論知識為學生設計針對性學習內容,使學生始終維持良好積極性,創建完善教學情境,縮短現實生活和理論知識距離,吸引學生充分投入幼兒心理學各種學習活動中。在心理學課程學習中,學生經過深入學習探究進一步掌握幼兒游戲指導、幼兒心理以及教育心理學等內容。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明確心理學技能,能夠對各種幼兒心理學知識進行靈活應用,實現舉一反三?;A知識也是幼兒心理學的教學重點,通過形成扎實的教育知識基礎,可以為學生日后從事幼師工作打好基礎,并對各種基礎知識進行準確記憶,如此才能在工作實踐中進行靈活應用。
基于特定互動情境能夠指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致力于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教育能力,未來將會進入幼師崗位的學生應該密切聯系現實發展需求,綜合利用各種信息技術開展學習活動。在課堂教學中合理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手段,為學生構建針對性教學情境,組織學生共同構建微信群,基于微信群幫助學生解決各種疑難問題,使學生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指導學習,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幼兒心理學習中,幫助學生獨立思考,從而更為深入理解和掌握心理學相關理論知識。隨著整個社會持續建設發展,想要成功贏得競爭勝利,需要持續提升自我,具備多樣化技能。成熟的互聯網技術能夠有效輔助學生開展自主學習,便于學生合理學習,提高學生綜合水平能力,優化教學活動靈活性。
2 幼兒心理學教育中情境互動教學模式應用意義
幼兒教育作為我國整個教育體系中的基礎性環節,幼師在幼兒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為幼兒階段孩子普遍處于身心發展重要時期,需要幼師為其提供科學引領,幫助幼師準確把握幼兒心理變化,針對幼兒心理問題形成合理解決措施,預防幼兒產生心理問題,保障幼兒未來能夠健康生活和學習。幼兒環節教育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假如幼兒教育中出現某些問題,容易影響幼兒一生發展。為進一步優化幼兒心理學教學效率和教育質量,需要教師充分利用多樣技術方法幫助學生打造良好教學情境,在更為活躍、輕松情境內激發學生興趣,使其充分投入到相應學習活動當中,調動學生興趣,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交流互動,使學生深化理解,準確掌握幼兒心理學各種理論知識。因為幼兒心理學對應知識相對復雜,對于學生而言很難記憶和掌握,同時部分內容十分枯燥,在較為沉悶的課堂環境下,更加無法吸引學生興趣,增加學生厭學心理,阻礙學生后續發展,影響幼兒教學系統。為此通過合理創建良好的互動情境可以幫助學生深入體會幼兒教育具體工作體系、流程,加深學生對于幼師這一技術的認識和了解。隨著網絡、信息技術范圍持續擴展,對不同行業形成積極影響,教師可以針對幼兒心理學課程設計良好學習情境,通過多媒體等先進技術打造簡單易學場景,吸引學生融入相關情境開展高效學習,基于技術支持教師針對各種問題與學生積極交流互動,幫助學生解答疑問,如此不但能夠幫助學生培養創新探索精神,還可以使學生感受接觸幼兒心理學深層內容,有助于學生未來從事幼師崗位,對各種幼兒心理問題進行科學疏導。
3 情境互動教學模式分析
3.1 情境互動教學概念
情境互動這一教學模式主要是全面融合情境建構以及師生互動等內容,全面統一的教學模式。情境互動教學中,相關教師需要結合所學內容創建相配套教學情境,基于視頻以及圖片,輔助搭配生動語言,發揮出音樂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藝術感染力,對課文描述內容進行全面再現,使學生能夠形成身臨其境之感,全面投入學習活動當中。師生在特定情境內進行交互學習。情境互動教學即基于特定教學情境,加強學生之間以及師生之間互動,使整個課堂氛圍充分活躍起來,增強教學效率。
3.2 情境互動教學特征
情境互動教學主要包括以下特征:第一是生動形象。情境互動教學下,教師所構建教學情境盡管并非全面重復再現實體內容,但能夠創建和實體較為相似和接近的情境,進一步將各種較為復雜、無法理解的理念、概念進行具體、形象化轉化,使學生處于真實情境內細致處理相關知識點進行合理掌握運用,優化學習效率。第二是情感意蘊深刻。情境互動應用于教學實踐中的主要優勢便是能夠利用各種生動、真實場景,調動學生探究欲望和學習興趣同時,搭配適當的教育語言,在教學內容中滲透情感元素,在課堂中打造出一種相對寬敞心理空間。除此之外,情境教學還十分注重意向和情趣,能夠有效擴展學生視野,豐富學生想象力,加深學生對于特定材料、內容的認識和理解。第三是堅持情、意、知、行全面融合。教學課堂中為合理建構互動情境,加上應該充分利用背景音樂進行氛圍渲染、通過具體實物來展示情境、通過現實生活塑造情境,吸引學生全面融入特定情境內,對學生內心情緒形成深刻觸動,幫助其有效克服各種障礙和問題,構建遠大理想,開展深入學習,融合知識、情感、實踐,打造統一整體。第四是情境互動這一教學方式利用較為形象、客觀措施將所學理論知識背景信息展示出來,輔助學生直觀了解各種抽象化內容,實現理性和感性融合,將所學理論知識與具體實踐全面聯系起來,為學生準確把握具體規律提供科學指導,將各種抽象化知識實施向形象化和具體化轉化。
3.3 情境互動教學原則
情境互動中需要教師堅持以下基礎原則進行合理應用:第一是在創建情境互動時需要注重教學啟發性,即通過創建合理教學情境,進一步深化學生理解、認知和思考,同時重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積極性,優化提升情境互動的教育價值和教學效果。第二是真實性原則。這也是情境互動創設的基礎原則,應該盡量選擇和現實生活較為接近元素,形成生活基礎,保障學生在各種真實、生動、形象以及豐富情境內,深入探究思考相關問題,充分掌握各類知識,由此能夠看出真實性原則能夠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優化教學效果。第三是合作性原則。在情境互動教學中,合作探究作為其中的主要活動形式,需要教師基于特定情境內扮演多種角色,加強合作分工,優化學生交流互動,在保障教學效果和教學進度同時增強學生自身表達、交際能力,促進學生實現全面成長。幼兒心理學應用情境互動措施開展教學活動時,應該堅持學生為本,深化學生間的合作交流,基于傳統理念下,堅持創新理念指導,在幼兒心理學課堂中設置合理互動情境,明確整個學習活動中學生主體地位,對學生進行科學引導,使其在具體學習實踐中遇到各種疑惑問題能夠向教師主動提問,通過深化交流互動,加強師生之間內在聯系,為學生后續持續學習打好基礎。在情境互動教學中,幼兒心理學教師應該進一步意識到整個教學實踐中學生的主體地位,為此應該圍繞其實施各項教學活動,教師需要立足于幼兒心理以及生理發展特征,謹慎選擇具體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全面激發學生興趣,增強學生積極性。在傳統教學模式下,課堂中不同學生、師生之間缺少充分交流和聯系,該種情況進一步影響了師生兩者關系。為進一步對相關狀況問題進行有效緩解,需要教師和學生進行主動接觸,加強交流互動,通過教師一方主動接近,能夠幫助有效縮短師生距離,促進順利實現預期教學目標。
3.4 情境互動主要教學途徑分析
情境互動下的教學模式主要可以分成以下幾種類型:第一是生活情境。生活情境作為情境互動中主要情境之一,可以提取現實生活場景,吸引學生融入特定情境加深感悟,搭配教師合理引導以及語言描述,對各種抽象知識進行具體、生動轉化。第二是實物演示情境。這種情境互動教學是基于特定現實生活中的具體事物實施教學情境建構的,打造良好教學活動、教學實踐過程中,演示實物情境應該注重所選生活實物和教學知識聯系性,判斷相關實物是否可以激發學生思考。第三是圖畫再現情境。圖畫再現情境是將圖畫當成形象展示重要方法,基于圖畫生動性以及具體性對各種生活情境實施全面再現,具體可以利用專門設計掛圖、教材插圖、簡筆畫以及剪切貼畫等方式對枯燥、單一的理論知識實現具體、形象轉化,加深學生對于特定知識內容的記憶和理解,優化教學效果,提升教學效率。第四是利用音樂情境對目標設置情境進行合理渲染,烘托教學氛圍。音樂情境渲染是基于音樂特征對人形成的強烈美感沖擊,全面升華學生自身思想情感,有助于優化教學效果,提升教學效率。在具體實踐中,利用特定音樂來進行情境渲染,可以通過吟唱、彈奏以及音樂播放等措施,考慮教學內容選擇配套音樂,深化學生對教材感悟層次,優化教學水平。第五是表演感受情境。具體可以分成兩種層次,第一是融入具體角色,另一種是進行角色扮演。融入角色即為學生圍繞特定主題創建情境,引導學生聯系各自獨特理解進行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中參考教材內容,學生直接扮演具體角色。盡管兩者存在較大差異,但主要目的是增強學生對各種扮演角色的親切感,加深學生對于具體內容的理解和感悟。
4 幼兒心理學教育中情境互動教學模式運營策略
4.1 重點融合學生興趣確定情境構建方向
幼兒心理學教師利用情境互動方案開展教學活動,需要重點關注情境構建方向是否符合教學需求,這也是合理應用教學情境的基礎前提和關鍵措施,是優化幼兒心理學教學效率和提升情境互動教學效果的核心,能夠幫助幼兒心理學相關教學活動實現進一步發展,創新現有教學模式。立足于幼兒心理學現有教學模式以及情境互動實踐狀況分析,大部分教師都存在忽略學生興趣的問題,可以發現大部分幼兒心理學教師都是依托于原有教學經驗以及教學思路組織教學實踐的,整個情境互動教學中無法達到理想效果,無法實現預期教學目標,對學生關于幼兒心理學的學習興趣形成巨大傷害,降低幼兒心理學整體教育效果,為此初期進行情境構建時需要基于學生興趣,明確情境互動發展方向,圍繞興趣教學作為基礎指導,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將更多精力投入幼兒心理學課程當中。
基于上述內容總結分析,在幼兒心理學具體實踐教學中,相關授課教師應該密切聯系學生興趣,科學創建情境互動模式,指導幼兒心理學教育工作合理實施,進一步優化整體教學效果,擴大教學效率,不斷優化幼兒心理學教育發展,提升教學效果。為此需要教師從學生不同興趣節點入手開展全面、深入調查,比如利用談心談話、問卷調查等方法,面相不同類型學生開展實際調查,掌握學生興趣所在,做好初期信息采集工作,保障學生調查信息全面性和實效性,幫助教師深入了解學生,為下一環節創建互動教學情境打好基礎,指明情境互動教學方向,輔助教學活動。在掌握學生真實興趣后需要基于學生興趣以及教材內容對教學情境進行合理構建。比如在幼兒心理學課堂中教授學生幼兒自我意識相關內容時,可以圍繞學生興趣所在,聯系課程教學內容,合理構建教學情境,利用興趣激發學生自身學習熱情,增強整體教學效率。幼兒心理學相關互動情境建構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自身好奇心理以及自我意識概念創建學習情境,例如教師可以圍繞自我意識,為學生創作動畫視頻,在視頻中有一個小人,小人的頭頂有兩個對話,而這段對話都是小人內心的反應,基于這種動畫形式引領學生深刻感悟和思考,在頭腦中初步形成自我意識這一基礎概念,隨后深入理解自我意識相關內容,掌握幼兒特征,幫助學生深刻意識到自我意識的內涵。
4.2 強化合作探究與問題引導
幼兒心理學中設置互動情境,僅靠情境教學優勢是遠遠不夠的,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應該準確把握教學形式和教學主體,對幼兒心理學課堂中的互動教學情境實施有效約束和規范管理,強化幼兒心理學整體教學成效。立足于教學實踐狀況分析,大量教師在教學授課時應用情境互動依然停滯于表面形式,只是一種形式化應用,無法得到預期效果。因此,在具體教學實踐過程中,需要注重問題合作、引領,指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進一步深化幼兒心理學相關互動情境教學主題,確定主要教學方式和教學主體,增強情境互動教學效果。比如,幼兒心理學課堂中設置互動情境時,教師可以率先在課堂開始前聯系本節課內容拋出引題,吸引學生共同合作探究,增強互動情境教學成效,深化設置幼兒心理學教育情境。為此,在幼兒心理學教學過程中,相關教師可以基于問題導向,設置合理的問題情境,深化整個情境互動教學主題,基于具體教學目標,提高幼兒心理學課程的互動效果和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在教授兒童性別差異相關課程時,教師可以基于情境互動,圍繞預期教學目標,綜合考慮課程內容,合理構建問題情境。比如圍繞兒童性別差異的表現以及幼兒性格差異等相關知識原理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率先提出相關問題,使學生圍繞特定問題自主學習,增強整個情境互動學習時的約束性和規范性,在保障順利達到預期教學目標基礎上,優化整體教育效果。此外,還可以利用合作探究的方法,通過不同學生互相合作探究有序組織實施情境互動學習,使整個課堂氛圍全面活躍起來,訓練學生語言表達水平、交際能力以及合作素養,實現核心素養教育目標,支持學生實現全面發展。教學實踐過程中,相關教師需要對不同學生進行科學分組,深入探究具體問題,加強學生合作互動,優化提升教學進度,支持學生實現全面成長。
再如,針對幼兒心理發展規律相關內容進行學習時,因為相關內容主要可以劃分成五種層次,分別是幼兒的認知能力、幼兒活動遷移、幼兒社會規范接受、運動技能、幼兒活動動機等方面的形成規律等。針對幼兒開展心理教育活動時,可以密切聯系幼兒身心成長特征和發展規律,針對幼兒開展針對性教育工作。教師在創建問題情境時可以聯系不同內容實施分層創建,比如提問學生幼兒通常會在哪些情況下主動參與到各種活動當中,相關活動特征如何,對學生有哪些吸引力,通過設置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共同討論分析,逐步深入探究相關知識內容,提升教學效率,改善教學效果。
4.3 合理應用多樣輔助工具
幼兒心理學教師通過打造不同情境,吸引學生強化互動,有序開展教育工作,教學時的輔助工具也是情境互動教學的重要內容,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結合當前情境互動在幼兒心理學中具體實踐狀況分析,大部分教師在實際設置互動情境時,普遍忽略了各種輔助工具對于教學的價值,從而降低情境互動教學效率,削弱幼兒心理學綜合效果。為此需要教師充分利用多樣輔助工具,提升整個互動情境的真實性和生動性,使整個教學活動更為形象,提升幼兒心理學綜合教學成效,優化教學效率。
實際應用各種輔助工具開展幼兒心理教學時,應該重點考慮以下內容,第一是可以基于圖畫重現情境的措施實施教學,比如在教授學生心理健康相關概念時,教師可以圍繞心理健康內容繪制各種插圖,重現情境,學生通過圖畫本以及畫筆針對健康概念進行自主繪畫創作,合理還原,學生通過自主繪畫進行了深入思考,能夠更為深入、準確地理解心理健康具體概念內涵,優化幼兒心理學整體教育效果,提升教學效率。第二是合理應用各種現代化教育技術,比如可以借助動畫媒體以及教學課件設計等方式輔助創建教學情境,基于視頻、圖像、聲音、文字等方式為學生提供深層刺激,觸發學生多重感官,使學生充分理解掌握具體知識內容,優化提升幼兒心理學課堂中的情境互動教學效果。比如針對幼兒運動技能形成規律的相關教學內容中,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繪制幼兒運動技能在學習過程中的成長進階圖,隨后為學生展示形象內容,加深學生對幼兒技能形成規律的了解,深化學生認識,優化教學效果。
4.4 基于游戲與生活打造互動情境
幼兒心理學課堂中,相關教師還可以聯系現實生活各種趣味性游戲創建教學情境,進一步提升情境互動教學水平,優化教學效果,提升幼兒心理學課程效果。教師可以通過各種生活性和游戲元素建構良好互動情境。比如教師通過事前調查掌握學生中較為受歡迎的游戲后,發現目前學生對于各類連連看的游戲較為癡迷,為此教師可以聯系相關游戲特征合理構建教學情境,圍繞幼兒心理特征相關內容設置,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利用消消樂這一游戲活動對其中對應概念、正確解釋聯系起來,在有趣的游戲活動中加深學生認識和理解。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各種生活性元素進行情境建構,將各種現實生活場景復制粘貼到課堂當中,基于學生自身生活經驗和親身感悟加深學生理解,比如針對幼兒自我意識相關內容,教師可以設置“我的小侄子”“我的小侄女”等話題互動情境,引導學生共同交流分享各自家中較為親近的小孩特征,或是自己曾經看過的其他家小孩的特征,經過生活實踐中的親自接觸看管經驗,剖析各種細節,挖掘出幼兒自我意識內涵特征,基于生活以及游戲等方式構建互動情境,改善幼兒心理學整體教學效果?;谇榫郴?,學生能夠通過特定情境進行自主感受,加深相關知識感悟,隨后額外搭配教師語言引導以及描述,對各種抽象內容進行創新轉化,為學生進行生動呈現,改善幼兒心理教育質量。
5 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心理學課程具有較強專業性,需要學生投入更多精力,但因為學生的學習欲望較低,心理素質尚未發展成熟,因此對于某些單調枯燥的理論知識容易形成抵觸心理,降低幼兒心理學整體教學效果。而情境互動教育能夠基于知、行、情全面融合特征,進一步強化學生以及教師之間交流互動,將整個課堂氛圍充分活躍起來,優化課堂效率。為此教師需要堅持合作、真實以及啟發性的基礎原則,合理構建情境,輔助教學活動高效實施。
(作者單位:云南冶金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