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笑



摘 要:歌劇作為一門西方的舞臺表演藝術。19世紀40年代開始,迎來了“威爾第”時代。從1839年威爾第創(chuàng)作的第一部歌劇《奧貝爾托》開始,展開了五十多年的歌劇創(chuàng)作之路。隨后生活不斷給予威爾第重擊,促使他的歌劇音樂,深刻地刻畫人物的特點、階級之間的矛盾以及鮮明的表現(xiàn)力。本文著重分析威爾第的中期歌劇作品《茶花女》中的人物形象、人物特點、人物的矛盾情感,以及威爾第作品對后期歌劇作品的影響。
關鍵詞:茶花女;威爾第;人物形象;人物特點;矛盾的情感
中圖分類號:J61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3)23-0-03
一、威爾第的生平介紹
朱瑟培·福爾尼諾·弗朗切斯科·威爾第是19世紀意大利最具影響力的作曲家,在歌劇《納布科》獲得巨大的成功之后,他進入了如“服役”一般的艱苦創(chuàng)作時期,這個時期持續(xù)七年之久,共完成創(chuàng)作了十四部歌劇,其中著名的有《埃爾納尼》《麥克白》《海盜》《路易莎·米勒》《弄臣》等。其晚期和暮年時期的作品更是廣泛被大家認可,如《假面舞會》《命運的力量》《阿依達》《奧賽羅》以及最后一部喜歌劇《法爾斯達夫》[1]。威爾第在十幾歲便演奏過羅西尼的作品,他的作品不僅受到同時代的羅西尼、貝利尼、多尼采蒂的影響,還受到同時期的作曲家李斯特、瓦格納、賈科莫·邁耶貝爾、帕格尼尼等的影響。他的歌劇作品中的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并且他善于挖掘人物赤裸裸的本性以及人物之間的深刻關系,階級之間的矛盾和沖突。此外,他善于運用小丑、畸形、女巫、殺手等世俗外的角色和特別的場景,如吉普賽的營地、陰暗的監(jiān)獄、神秘的藏身處、女巫預言、謀殺來展現(xiàn)出作曲家大膽的想法、特色鮮明的表現(xiàn)力[2]。
二、《茶花女》歌劇的劇情介紹和維奧莉塔的人物分析
(一)茶花女的劇情介紹
《茶花女》是一部三幕歌劇,又稱為“失足的婦女”“迷途的婦人”。歌劇講述了交際花維奧莉塔在盛大的宴會中,認識了阿爾弗雷多,與之相愛,兩人相伴在巴黎郊區(qū)生活,不料阿爾弗雷多的父親的到來打破了這短暫的幸福,他請求維奧莉塔離開,以免讓家族蒙羞,最終維奧莉塔選擇離開,而不知情的阿爾弗雷多找到維奧莉塔,她已再次被迫回歸到“交際花”的角色,阿爾弗雷多十分生氣并且當眾侮辱了維奧莉塔,隨后維奧莉塔病倒,每日期待與阿爾弗雷多相見,最終阿爾弗雷多的父親說出實情,讓病危的維奧莉塔最終死在愛人的懷抱之中[3]。
(二)維奧莉塔的人物特點分析
維奧莉塔,作為巴黎上流社交圈中的交際花,懂得如何為了奢華的生活來依附在權貴身邊,歌劇以維奧莉塔的活動和行為以及矛盾的內心,展開故事情節(jié),她通過遇到愛—假裝背叛—真相大白與戀人和好—死亡這四個部分,深刻表達了社會環(huán)境下的悲劇。
歌劇一開始,威爾第給予線索,暗示這位女性的悲劇,從序曲的開始,小提琴演奏的憂郁旋律,環(huán)繞的感覺,仿佛暗示著痛苦。隨后序幕拉開進入第一幕,歡樂和奢侈的酒會呈現(xiàn)在觀眾眼前,威爾第首先刻畫出維奧莉塔的身份,一位交際花,身穿華服,圍繞在權貴身旁。第三幕的開頭,與之呼應,不再是盛宴,而是維奧莉塔拖著病重的身軀躺在床上,顯得格外的痛苦和孤獨,與第一幕的活力、美麗、熱情產生強烈的對比[4]。
1.遇到愛
第一幕中維奧莉塔的場景和詠嘆調,交際花維奧莉塔在宴會上,身著艷麗的禮服,與眾賓客嬉戲,演唱著祝酒歌:“干杯吧用點綴著花朵的酒杯來喝!讓短暫的良宵,交付于令人沉醉的歡樂中”,這位美麗的交際花,被很多人喜歡,擁有迷人的臉龐和優(yōu)雅的身段,為了謀生,走上出賣身體的路,她是公爵的情婦,靠著供養(yǎng),過著奢靡的生活。可以看出19世紀貴族資產階級的虛偽和浮華。這里威爾第給予大家更加深刻的印象,她是不潔凈的。而在被阿爾弗雷多表白之后,她從未想過有人關心她,阿爾弗雷多細心地注意到她的不舒服,送去體貼的關懷。他們懷著激動且復雜的情緒確定彼此的心意。在這之后維奧莉塔演唱了屬于自己的場景和詠嘆調,這個場景十分精彩,在于維奧莉塔的情緒波動帶來的矛盾和悸動,猶如我們每個人在愛情面前的感受。
宣敘調中,維奧莉塔的內心是懷疑的,她這樣的身份,怎能得到真愛?她懷疑自己也動了真情?她每日逢場作戲,仿佛她也不確定真情是什么。她唱著“真奇怪!為什么他的話讓我如此感動?這對我是不幸的——一份嚴肅的愛!”
毫無疑問,維奧莉塔產生了愛情的感覺,因此她會自我懷疑,那種自然涌動上來的感覺是什么?在之前與子爵和公爵們的關系之中,大家各取所需,無法真正動情,這一首宣敘調,就是精彩的開始,威爾第使用震音和一組四個十六分音符,刻畫維奧莉塔內心的懷疑和悸動。
在詠嘆調中,愛情的喜悅圍繞著維奧莉塔,她激動且沉浸其中。她演唱了“啊,也許他的靈魂是孤獨的”,以及后續(xù)演唱的“這份愛震撼著宇宙”,她開始沉浸在愛情的喜悅中,并且感受到愛的無限力量,甜蜜滋潤著她的內心,這種感覺會讓人情不自禁地幸福起來。威爾第用跳音的方式,表達出維奧莉塔對于愛情到來,小心翼翼的感覺。如譜例1,進入F大調來表達愛情,如宇宙震動般的力量。
矛盾的開始,維奧莉塔在理想和現(xiàn)實中糾纏,現(xiàn)實讓她變得脆弱和不堅定,她的身份是交際花,她能否真的遠離奢靡的生活,能否得到愛情?此時的她仿佛“夢醒”一樣瘋狂地喊著,“荒唐!荒唐!一個貧窮的孤獨的女人,被丟棄在富裕的沙漠,我能期望什么,該做什么呢,自己享受快樂吧!”維奧莉塔相信愛情,可她并不信愛情真的發(fā)生在自己身上,這是一段非常真實的矛盾情感的體現(xiàn),她的力量是卑微的,在社會中是一個小角色,她也開始面對現(xiàn)實,認為自己是癡人夢囈。此時,作曲家通過矛盾的心理,慢慢讓維奧莉塔的人物性格一點點拉扯出來,如果僅僅是為了物質而活,那么她應該是不會相信愛情的,并且會認為“面包”更重要,此時,她矛盾的心理讓我們了解到了,也許維奧莉塔還有另外一面,威爾第從這里鋪下引子,在隨后的內容中娓娓道來。
第二幕中的第一部分,阿爾弗雷多的父親通過一系列的談話,讓維奧莉塔離開阿爾弗雷多,維奧莉塔剛開始為了尊嚴進行反抗,可隨后當杰爾蒙說出自己女兒的事情勸服維奧莉塔時,再次刻畫人物的純潔,她深知自己的人生如此,怎能再去犧牲另一個女孩的美好未來?為了愛情,她決定犧牲自己,也暗示了在資本主義貴族統(tǒng)一之下,弱小的底層人民,反抗的力量很薄弱,不公是必然的。
她接著演唱“上天??!請賜給我力量!”維奧蕾塔奢華和物質的一面,還有為了愛情甘愿犧牲的一面,而當她決定寫信給阿爾弗雷多的時候,不再展現(xiàn)她精明和輕浮的一面,而是全心全意為了愛情的犧牲和奉獻。這里也展現(xiàn)了她“天真”的一面,在物欲包裹下一顆純潔的內心,如女孩般渴望真愛。如海涅所說:“人們重復地說,愛得發(fā)瘋!是的,愛情很早就是瘋狂的了”。
2.假裝背叛
隨后維奧莉塔的情緒開始波動,她在故作鎮(zhèn)定。阿爾弗雷多的到來發(fā)生她正在寫信的時候,阿爾弗雷多也感受到不安,如譜例2所示,快速的三十二分之一的音符,帶來的短促又急切的效果,并且引出兩人的激烈對話。
維奧莉塔再一次故作鎮(zhèn)定地唱道:“我沒事,我正在對著你微笑,我會在一片花叢中陪伴著你,直到永遠?!彼潇o地編造著善意的謊言,好安撫愛人的情緒。威爾第使用降E-D、降D-C-降D,并未用大二度去詮釋一份真正的安寧和平靜,而是用小二度來表達一種相對做作的平靜,維奧莉塔內心的憂郁包含著一絲絲平淡,因為這是一個善意的謊言。
維奧莉塔離開了,去赴約一場化裝舞會,憤怒的阿爾弗雷多以為維奧莉塔不再愛自己,也趕來化裝舞會,并且在所有人面前狠狠地羞辱了維奧莉塔。維奧莉塔是地位卑微的風塵女子,不論她多么愛阿爾弗雷多,這份愛都是無法沖破婚姻道德觀念,她是弱小的,也是社會矛盾的犧牲品,終于阿爾弗雷多還是將怒火都撒在維奧莉塔身上,從這里也再次看出維奧莉塔是時代弱者的代表,悲劇的釀成也是必然,不論如何掙扎,她依然是一個附屬品,阿爾弗雷多狠狠地踐踏她的自尊,如瑪格麗特說道:我們不再屬于我們自己,我們不再是人,我們成了物品,在他們的自尊心中,我們站在第一位,而在他們所尊重的人之中,我們排在最末一位。
3.真相大白與戀人和好
第三幕的開始,被侮辱后的維奧莉塔凄慘地躺在床上,作曲家并未去營造過分的凄涼氛圍,在簡短對話之后,她收到了杰爾蒙的來信,這封來信讓維奧莉塔看到一絲曙光,可卻再次透露難色,維奧莉塔用陰森的聲音嘶喊著:“太晚了!”她已經病入膏肓,不再能與昔日相比,心中的希望也無法去實現(xiàn),她心里十分明白自己的狀態(tài),并演唱著:“再見吧,昔日甜美的夢,瑰麗的雙頰已經慘白”,隨后再次體力不支而倒下。
在第三幕維奧莉塔和阿爾弗雷多的二重唱,將最后一次矛盾體現(xiàn)得更加淋漓盡致。第一部分,維奧莉塔拖著沉重的身軀,女仆在旁邊詢問身體情況,并且暗示告訴她一個好消息,讓她要保持冷靜,維奧莉塔逐漸變得亢奮,是的,她猜到是阿爾弗雷多來了!她心心念念的愛人回來了!第二部分,阿爾弗雷多和維奧莉塔相擁演唱著名的選段,“讓我們遠離巴黎,我的愛”,彼此溫柔地暢想著未來遠離巴黎,遠離世俗的生活。
而威爾第再一次讓劇情更加緊張,維奧莉塔開始變得“瘋癲”,她要去教堂為阿爾弗雷多的到來而感恩和祈禱,她的情緒經歷著大悲大喜,身體狀態(tài)可想而知,每況愈下,隨后她堅持要外出,最后大吼出“啊,上帝”,我無法做到,我無法外出,因為病情繼續(xù)地惡化,她癱倒在椅子上。如譜例3所示,威爾第運用八度將音樂推向高潮,最后維奧莉塔癱倒在地,非常無奈,場景十分有表現(xiàn)力。
維奧莉塔并沒有停止與命運的抗衡,她猛烈地站起來,用從強突然減弱,再從強再一次減弱,一直不斷重復八次,阿爾弗雷多和維奧莉塔交替地詮釋著生命-愛情-死亡,她演唱并預示著自己的死亡,這個部分表達維奧莉塔如何面對死亡和現(xiàn)實,她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可是她依然為了那么一絲希望在努力,她不斷地重復唱著“我的愛,阿爾弗雷多?!?/p>
維奧莉塔在抗衡命運中,運用鏗鏘有力的音樂特點,刻畫了人物的堅強,可她已經病入膏肓,因此音樂特點變成斷斷續(xù)續(xù),八組由強減弱到輕,并在兩小節(jié)內完成。這也是現(xiàn)實和理想,抗爭與妥協(xié),瘋狂與冷靜的表現(xiàn)。
4.維奧莉塔的死亡
結尾,在杰爾蒙履行諾言前來看望她時,愛人阿爾弗雷多在旁,她想的依然不是自己,是理想,是愛情,是難以抓住且美好的希望。她唱道:“請保存這鑲有我肖像的照片,當歡樂流失,生死分離,它會使你憶起我,那位曾經愛你的人?!焙汀疤热粲葹槭缗?,正值青春,愿將她的心交付于你,娶她,切勿遲疑,此為我的心意”。她徹底地為了付出所有,為了愛情而終。
隨后她的人物形象得到了升華,一句:“真奇怪”,引出她的自言自語,上一次她道出:“真奇怪”是愛情的聲音,這一次是死亡的召喚。她說著:“真奇怪,痛苦與痙攣都停止了,喪失的體力也重新回來了,我重生了!我……我……我重生了!哦!這多么快樂!”
她是在愛人阿爾弗雷多的愛中逝去,維奧莉塔帶著愛情離去了,死在愛人的懷抱中。
三、結束語
威爾第對維奧里塔的人物刻畫已經為意大利即將興起“真實主義”風潮做好鋪墊。這些真實主義的歌劇,刻畫了底層人民生活的狀態(tài),社會中的愛恨情仇,人們越來越傾向于在歌劇中出現(xiàn)這種生活的真實性、善與惡、情愛、殺戮等寫實劇情,在歌劇中也逐漸產生了“真實主義”的風格特征??梢哉f威爾第是一個時代的象征,具有明顯的承上啟下的時代特色。
參考文獻:
[1]芭芭拉.麥耶.羅沃爾特音樂家傳記叢書之威爾第[M].張曉靜,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
[2]王艷艷.威爾第歌劇《唐卡羅斯》中的歌劇內涵表現(xiàn)探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
[3]徐嵐.《茶花女》中的二元對立解讀[J].今古文創(chuàng),2021(12):17-18.
[4]克萊門斯·霍斯林格爾.羅沃爾特音樂家傳記叢書之普契尼[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