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娟,鄭鴻云
(1.重慶財經職業學院,重慶 402160;2.金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公司,重慶 401120)
稻殼、牧草以及農作物秸稈等粗飼料是反芻動物日糧最重要的組分,有研究指出,粗飼料占反芻動物日糧的60% ~80%(嘉瑞芳等,2023)。我國玉米種植面積極大,分布面積極廣,有研究表明,2019 年我國玉米秸稈產量達2.7 億t,約占當年全部農作物秸稈的32%(白大洋等,2021)。盡管我國玉米秸稈資源豐富,但玉米秸稈中含有大量不易消化的纖維素、木質素等結構性碳水化合物,可直接飼喂。其適口性較差,營養價值不高,同時也會降低反芻動物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陳浩銘,2022)。因此,近年來,利用粉碎、發酵、氨化等方法處理玉米秸稈可以提高玉米秸稈的適口性,降解其中不易消化的纖維成分(冉福等,2020)。張志恒等(2022)分別使用枯草芽孢桿菌和纖維素酶對玉米秸稈進行發酵處理,但發酵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陶蓮等(2016)使用復合發酵試劑對秸稈進行發酵處理,其中纖維素等不易消化成分含量顯著降低。王建兵等(2001)也得到類似的結果,聯合使用酶制劑和菌制劑對秸稈進行發酵處理效果明顯優于單獨使用。包曉佳(2023)研究發現,使用纖維素酶處理玉米秸稈能顯著提高湖羊的生長性能,增加湖羊粗纖維、中性洗滌纖維和酸性洗滌纖維表觀消化率。
因此,本試驗使用酶制劑和菌制劑對玉米秸稈進行聯合發酵處理,探究發酵玉米秸稈對肉牛生長性能、養分表觀消化率和經濟效益的影響。為合理利用秸稈資源,提高肉牛養殖經濟效益提供參考和借鑒。
1.1 試驗材料 玉米秸稈由湖北某飼料公司提供。發酵試劑參照Hu 等(2020)方法制備,主成分為枯草芽孢桿菌(活菌數≥1×1010CFU/g)、糞腸球菌(活菌數≥1×1010CFU/g)、纖維素酶(活性1.5×104U/g)和木聚糖酶(活性4×104U/g),均購置于湖北某生物科技公司。發酵試劑與預先切碎的玉米秸稈混勻后裝入聚丙烯袋中,密封保存14 d,玉米秸稈營養水平見表1。

表1 玉米秸稈營養水平 %
1.2 試驗設計和飼養管理 試驗將45 頭體重為(540±20)kg 西門塔爾公牛隨機分為3 組,每組3 個重復,每個重復5 頭。基礎日糧為TMR 型全混合日糧,其配方和營養水平如表2 所示,分別使用0%、15%和30%的發酵玉米秸稈替代日糧中玉米秸稈為試驗日糧。試驗共計70 d,其中預飼期10 d,正試期60 d。試驗前對牛舍進行徹底清潔和消毒,試驗牛每天自由飲水,每周帶牛消毒一次。

表2 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
1.3 測定指標與方法
1.3.1 生長性能的測定 正式試驗第1 和60 天用地磅對試驗牛進行空腹稱重,分別為初始重和終末重,同時每天記錄采食量和剩料量,分別計算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
1.3.2 養分表觀消化率的測定 試驗結束前的連續3 d,每組隨機選擇3 頭牛,收集糞便和飼料,分別制備樣品,按照《飼料分析與飼料質量檢測技術》所述方法分別測定各樣本中干物質(DM)、粗蛋白質(CP)、粗脂肪(EE)、中性洗滌纖維(NDF)、酸性洗滌纖維(ADF)、鈣和磷的含量,并計算各營養物質的表觀消化率。
1.3.3 經濟效益計算 經濟效益計算公式如下:
毛利潤(元)=(終末體重- 初始體重)× 肉牛價格-總采食量× 日糧單價。
1.3.4 數據統計與分析 試驗數據采用WPS 表格進行預處理,使用SPSS 軟件 21.0)進行方差分析,采用Duncan’s 法進行多重比較,結果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P<0.05 表示組間差異顯著。
2.1 發酵玉米秸稈對肉牛生長性能的影響 由表3可知,日糧添加30% 發酵玉米秸稈可顯著提高肉牛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終末體重(P<0.05);顯著降低肉牛料重比(P<0.05);日糧添加15% 發酵玉米秸稈可顯著提高肉牛平均日采食量(P<0.05),但對肉牛增重和料重比無顯著影響(P>0.05)。

表3 發酵玉米秸稈對肉牛生長性能的影響
2.2 發酵玉米秸稈對肉牛養分表觀消化率的影響 由表4 可知,日糧添加15% 和30% 發酵玉米秸稈顯著提高了肉牛粗蛋白質表觀消化率(P<0.05);肉牛中性洗滌纖維表觀消化率隨發酵玉米秸稈添加量提高而升高(P<0.05);日糧中添加30% 發酵玉米秸稈顯著提高了肉牛酸性洗滌纖維表觀消化率(P<0.05);日糧添加發酵玉米秸稈對肉牛干物質、粗脂肪、鈣和磷的表觀消化率無顯著影響(P>0.05)。

表4 發酵玉米秸稈對肉牛養分表觀消化率的影響%
2.3 發酵玉米秸稈對肉牛經濟效益的影響 由表5可知,日糧添加30% 發酵玉米秸稈,日糧成本小幅度增加,肉牛增重成本降低,毛利潤提高。

表5 發酵玉米秸稈對肉牛經濟效益的影響
本試驗結果表明,日糧添加30% 發酵玉米秸稈顯著提高了肉牛的平均日增重和終末體重,顯著降低料重比,表明使用30% 的發酵玉米秸稈替代肉牛日糧中的玉米秸稈能有效改善生長性能。這與前人在其他動物上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魏炳棟等(2016)研究表明,日糧中添加發酵玉米秸稈,肉羊的生長性能得到顯著改善;張鳳霞等(2007)分別使用EM 發酵制劑和菌制劑對玉米秸稈進行發酵處理,飼喂肉羊后,肉羊生長性能顯著提高。此外,本試驗結果發現,盡管日糧中添加15% 發酵玉米秸稈可以顯著增加肉牛采食量,但對肉牛生長性能并未產生顯著影響,其增重和料重比與對照組基本一致,可能是由于添加量較低,肉牛對粗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利用率較低導致的,仍需進一步研究驗證。
任雙豐(2011)研究認為,農作物秸稈細胞壁中結構特殊的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復合體難以被動物消化吸收,導致秸稈細胞營養素難以釋放。因此,直接飼喂農作物秸稈嚴重阻礙動物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胡蓉等(2008)對多種農作物秸稈進行發酵處理后,秸稈粗纖維含量和酸度降低、粗蛋白含量升高。徐均釗等(2023)研究飼喂青貯玉米秸稈,肉牛的中性洗滌纖維和酸性洗滌纖維表觀消化率顯著提高,同時有提高粗蛋白表觀消化率的趨勢,這與本試驗結果基本一致。此外,包曉佳(2023)在黑山羊的研究上也得到類似結果。
肉牛活牛市場綜合價格為36.9 元/kg。本試驗使用復合發酵制劑對玉米秸稈進行發酵處理,發現3 種日糧單價分別為2.81、2.87 和2.93元/kg。盡管小幅提高了日糧成本,但日糧中添加30% 發酵玉米秸稈能有效提高肉牛生產性能,提高肉牛對營養物質的利用率,進而使增重成本降低1.55 元,毛利潤提高434.14 元。
綜上所述,本試驗結果表明,使用發酵玉米秸稈替代日糧中的玉米秸稈可提高肉牛對營養物質的利用率,改善生產性能,最終提高整個養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