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科舉場域中明代古文選本文化功能的嬗變

2023-09-11 02:33:20鄭天熙
人文雜志 2023年7期

鄭天熙

關鍵詞 明代 古文選本 科舉 載道 文章學

〔中圖分類號〕K206.2;K2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47-662X(2023)07-0098-12

關于古文選本,目前的成果多集中于南宋呂祖謙《古文關鍵》等少數幾種選本,①而明代文章總集的研究,又主要聚焦其文體辨析,②并未過多論及明代文章總集與科舉的關系。③伏俊璉、楊愛軍將《四庫全書》《四庫存目叢書》所收明代文學選本分為“載道類選本”“辨體類選本”“重文類選本”三類,并對重文類選本做了詳細介紹,指出“科舉使文章成為仕進的工具,士人要應試,就要研究辭章學,所以對文法和技巧的重視成為當時的普遍風向”。④其實,明代古文選本數量遠不止《四庫》系列所收,據筆者不完全統計,總量多達五百余種,遠超宋元。同時,正如伏、楊二人所論,它們絕大多數都與科舉相關。在與科舉教育的不斷磨合下,明代古文選本演化出“規導”和“服務”兼具的文化功能,并向“服務”嬗變,在編選對象、古文經典譜系、編輯樣式和文章點評等方面有至深影響。本文嘗試在科舉場域中探究明代古文選本的文化功能的嬗變、受科舉支配的文本樣態,并揭示其深遠的思想意義。

一、古文:從“妨業”到“助業”

古文選本在明初到明末數量差異較大,筆者統計了467種選本,①洪武至弘治只有5種,正德、嘉靖、隆慶81種,萬歷、天啟、崇禎達到381種,三者比例為1:16:76。以正德為界,前后呈幾何量級的增長趨勢。從功能上看,明代古文選本可分為載道選本、科舉選本、奇異選本、審美(小品文)選本和經世選本等類型。② 其中,奇異選本、審美選本與個性解放思潮有緊密聯系,經世選本則是明末經世思潮的產物,然而從數量上來說,他們都遠不如前兩類。明代古文選本主體是載道選本與科舉選本,尤其在萬歷以后,科舉選本的刊印量一家獨大,蔚為壯觀。載道選本推崇古文教化,這說明明代古文選本的閱讀群體主要是準備科舉考試的舉子,因此,其編選意圖與文化功能必須放置在科舉場域中來考察。

歷時地看,明代古文選本并非一開始就與科舉相聯系,因為明初考試反對文辭,時文寫作不需借鑒古文。朱元璋主張“必以德行為本,而文藝次之”,看到科舉取士只務虛文,不能“措諸行事”,他甚至停罷科舉十二年。③ 直到洪武十七年(1384),朱元璋才“詔禮部設科舉取士,令天下學校期三年試之,著為定制”。④ 《明史·科舉志》記載:“初場試《四書》義三道,經義四道,……二場試論一道,判五道,詔、誥、表、內科一道。三場試經史時務策一道。”⑤三場所考的經義、論、策等文體“惟以明理為主,不以修詞相尚矣”。⑥ 時文須根砥典實,不尚文辭,士子只須闡發對經義的理解,提出對策措施即可,時文與古文各行其是,未有交集。待科舉制度漸趨穩定,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首場經義的獨特性。江盈科說:“時文中,只宜入時文調;用古文,雖極好,亦非當行。”⑦時文作為考試文體,有規定的內容,須“代圣賢立言”。隨著科舉在社會上的重要性日益顯著,讀書人皆期中舉揚名,以時文為急,以古文為緩,于是有古文妨業之論。

何喬新“取歐蘇諸論熟讀之,間仿其體,擬作一二,出示同舍生,莫不駭笑之”。⑧ 在他生活的明前中期,經義寫作依準四書五經,是獨立自足的應試文體,不需借鑒歐蘇。何喬新的做法被認為是駭異之舉。吳寬談道:“鄉校間士人以舉子業為事,或為古文詞,終輒非笑之曰:是妨其業矣。”⑨讀書人只鉆研舉業時文,寫作古文被認為是妨礙時文之舉。張弼感嘆:“我太祖高皇帝立極,治復淳古,一以經行取士,聲律之學為世長物,父兄師友搖手相戒,不惟以此程督也,為之者不亦難乎?”⑩講究聲律的詩詞等韻文也被戒止,舉子傾力鉆研時文,不再過問其他文章。李東陽說:“士之為古文歌詩者,每奪于舉業,或終身不相及。”⑾甚者“間有談說古文詞者,則群聚而諱之,目為怪物,漫不省視”。⑿古文與時文判若鴻溝,舉子竟皆諱言之。

古文妨業論使舉子拋棄古學,埋首時文,積弊重重。陳省《歷代文粹序》說今之舉子“視古之作者星淵殊矣”。① 萬歷五年,編輯《歷代文宗》的虞懷忠尖銳批評道:“今之業舉者,……往往以記誦時文,剽竊章句為青紫捷徑,廼古文一切置之不目。……踵襲成風,牢不可破。”②士子再不學古文,靠背誦時文應試,導致剽襲成風,鄙陋膚淺。鑒于此,有識之士欲植時文于根基深厚、地位崇高的古文之中,以振弊起衰。古文助業論得以出場。

縱觀明代時文史,在唐宋派“以古文為時文”的成功實踐之前,早已有人嘗試借法古文,前舉何喬新即是一例。吳寬在《大學條約》中就有“以左馬韓歐之筆力,而寫周程張朱之名理”的建議。③ 張邦奇也說:“作文之法,本之五經四書,參之左氏、《公》《谷》、先秦兩漢、《文章正宗》、韓柳歐蘇集,及取弘治初年以來會試兩畿程文之佳者為法。”④從先秦兩漢到韓柳歐蘇,于古文經典無所不取。不同于古文妨業論將時文逼近末路,古文助業論則將時文帶向更寬闊的天地,提高了時文的文體品格,因此更有生命力,更受有識之士的青睞。蔣春芳《匯古菁華敘》說:“明興,以經術策士,士之習古文詞詩賦者,目為外道,不知實相為用。”⑤扭轉妨業論,贊同助業論。古文之所以能助益舉業,是因為古文時文一體不二的觀念,這在相關論述中屢屢能見,綜合來看,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一是皆以載道為歸,六經為本。明初李時勉《文說》歷敘三代秦漢至唐宋間古文,指出時文雖輕浮'淺,“而于道則未嘗戾也。道在是而不戾,則由是而進于古也不難矣”。⑥ 在載道上,時文古文一致,只要歸于載道,時文可與古文并傳。王弘誨說:“時文而能遠攄圣衷、深窺理奧,雖與古文并傳可也。”⑦茅坤認為八股文也應像古文那樣“由濂洛關閩以?六籍,而務得乎圣賢之精”。⑧ 古文時文皆本六經,而古文是宗經載道的典范,值得時文學習。

二是作法上有相通之處。武之望《舉業卮言·擬古》云:“文字未有不法古而得者,雖作時文,亦必取法古文,然后格不卑,調不俗。蓋文字骨格調法,盡備之古文中。”⑨古文歷經數千載積累,骨格調法完備,是時文絕佳范本。明代亦常將時文與古文比較,寫得像古文,是對時文的極大肯定。劉萬春《黎閣傳燈》評陶望齡《后稷教民稼穡一節》:“段段照顧憂民,而章法變換處,如層巒疊嶂,絕類古文。”⑩

三是文風皆以古雅為正。茅坤教導族弟“以古調行今文”,熟讀六經及先秦兩漢書疏,與韓蘇諸大家文,涵濡既深,格自高古典雅。⑾時文風格也追求“古厚”“古茂”。《黎閣傳燈》直接以“古文”贊譽時文,如評黃景蚄《至誠之道可前知》:“徑是一篇古文。”⑿

艾南英說古詩文辭與舉子業在“原本經術”“首尾開合”“爾雅深厚”無異,即對應上述三方面。⒀經古文助業論的倡導和實踐,時文須宗古文成為共識,古文選本遂進入科舉教育,并被大量刊印。周子文《周秦兩漢文選序》以親身經歷反復說明“古文無妨于經生也”。① 周宗建《皇明文雋序》曰:“昔攻公車業者,可無讀古文,今攻公車業者,不可無讀古文也。”②古文遂進入舉業教育領域,古文選本因此成為舉子重要的參考書。

二、選本:從“規導”到“服務”

1.嚴正“規導”

中唐韓柳掀起“古文運動”,反駢為散,主張文以明道。然而除了《原道》《封建論》等面目板正的議論性文章,韓柳文更多的是書序、傳記、墓志、游記等自由揮灑、獨具個性的散文。宋代歐陽修雖主張“道勝文至”,③但并不廢文,至于三蘇,更以雜學為特色。真正重道輕文的,是宋代的道學家。程朱將“文”的本體納入道,認為文從道出,道本文枝,反對離開道而徒飾文辭,有“作文害道”(程頤)之說。朱熹則是道學家文論的集大成者,他認為文道合一,“道德文章之尤不可使出于二也”。④ 不可離開道德言文學,否則就徹底取消了文學自性。經過朱熹等道學家的理論改造,載道明理、注重教化成為古文正色,沒有思想規導的文章似乎就不是“古文”,道德教化于是成為古文選本的選文標準和編選目的。南宋真德秀的《文章正宗》以“明義理、切世用”為宗旨,“其體本乎古,其指近乎經”,使學者“悠然得其性靈之正”。⑤ 明代一些選家繼承朱熹、真德秀的文道觀念,強調古文宗經載道的“規導”功能。

弘治十二年云南監察御史謝朝宣為當地學子輯《古文會選》,歸本六經。⑥ 嘉靖十六年錢璠在南畿學政黃如金《古文會編》基礎上輯《續古文會編》,其序曰:“今文則詀章繪句以為工,剽竊綴緝以為能,徒有風云月露之態而不知道德為何物,當時學者又皆翕然宗之,自謂青紫可俯拾,噫!文之不古,良可慨也。”希望學子“熟讀潛玩,久之自然心與理融,操觚染翰之際,必能鮷去浮靡之習,而敦本尚實漱潤敷腴,庶幾古文可復,道德可窺”。⑦ 不僅提倡樸實文風,重要的是規導道德世風。嘉靖十七年崔銑輯《文苑春秋》,書名用孔子修訂《春秋》而亂臣賊子懼之意,“祛繁正訛,明治申學,掇興亡之樞,昭勸懲之鑒”。⑧ 發揮文章崇正祛訛的政教之用,正統觀念非常濃厚。

在篇目選擇與次序安排上,規導選本多以儒家經典或經序為首,突出經典的根本地位。顧瞞輯《文端集》,居首是《禮記》的《禮運》《禮器》《學記》《樂記》四篇,次選《論語》《大學》《孟子》諸篇,還有程朱等人的經序。道學家馮從吾《古文輯選》所錄自春秋至宋元古文百余篇,但“大旨以講學為主,不足盡文章之變”。⑨ 劉祜《文章正論》不僅首列經序,還將“有切于道德,裨于治亂褒刺,足垂法誡者”編為正論,文辭勝而理未足者則概置文末,別為緒論。正論與緒論一抑一揚,突出了選本的規導作用。⑩《文章正論》的點評也多就義理、內容發表議論,很少著眼文章技法。⑾

規導教化的選本大都出自官員或道學家之手,他們懷有堅定的儒家信念,信奉文道不二,相信古文的教化力量。然而,這類選本理想色彩過于濃郁,焦點并非文章,這在欲以時文速求奪第的科舉氛圍中是不切實際的,“爾時坊刻制義,已委棟連屋,而先子獨諄諄以古文辭為訓,…… 朋輩中有面譏其迂者”。① 舉子紛紛背誦時文來應考,致使時文選本已成滔滔之勢,古文選本想與之爭奪市場,就不得不適當降低理想維度,調整教學姿態,俯身照顧舉子的現實需要。否則,僅僅是高頭講章,不示作文門徑,顯得迂闊不實,很難吸引他們。

2.俯身“服務”

歷時地看,明代古文選本經歷了從以思想規導為主,到側重服務科舉的功能嬗變,某些選本的增訂、續輯過程清晰地顯示出這一變化軌跡。下文以《學約古文》(下文簡稱為《學約》)和《秦漢文鈔》為例。

《學約》最早是明代復古運動“前七子”代表何景明在陜西任提學時(正德十三年至十六年)為當地學子擬定的3年內完成的書目,以3月為一學期,共12個學期,內容涉及經史文章等各方面,目標是“庶弗畔于孔門博文約禮之教,而亦征于孟氏詳說反約之傅矣”。② 不難看出,《學約》實行的是以經史義理為主的教育。嘉靖八年岳倫增輯《學約古文》,對《學約》所列的古文進行增刪,數量為47篇,仍保留《學約》的3年次序,到萬歷三十六年謝守廉刊刻的《何大復先生學約古文》,內容上已有重大變化:不僅完全剔除四書五經、《性理》《綱目》等經史篇目,更取消何景明制定的次序,以體類排文,有騷、七、表、策、書、檄、對、設論、序、傳、頌、論贊、論、箴、銘、碑、子17類,共69篇,比《學約》多出28篇。文學性突出的騷體、七體文章代替經序,列在最前。這表明,謝守廉比岳倫更進一步,摒棄何景明《學約》以經史為主的思想規導,易之為學習文章。同時,岳倫增訂本無評語,謝刻增添點評,賞析文章的風格意態、氣勢筆力。如評《報任安書》:“粗粗鹵鹵,任意寫去,而矯健磊落,筆力真如走蛟龍,挾風雨。”③此類評語,謝刻《學約古文》舉不勝舉。從何景明的《學約》,到岳倫增輯本,再到謝守廉改訂本,科舉場域中的《學約古文》,不斷調整內容,直至摒棄經史,只選古文,并詳加評點,這樣的編輯使《學約》發生功能嬗變:淡化思想“規導”,“服務”舉子文章。

《秦漢文鈔》是馮有翼(字君卿,杭州人)萬歷十二年輯成,錄先秦至東漢文158篇,其中,先秦文34篇,西漢文89篇,東漢文35篇,多選自《戰國策》《史記》《漢書》,“蓋簡其高文大篇,足資諷習者耳”。④萬歷四十八年閔邁德在馮有翼基礎上重編《秦漢文鈔》,臧懋循序文說:“語不必盡宗孔孟,言不必盡宗六經,即伏闕上書,縱橫游說,皆萬古之龜鑒,舉業之要領。”⑤ 是否載道宗經已不重要,有資舉業才更切實際。在服務舉子上,閔邁德的編輯設計比馮有翼更加周到。

首先,選文上,閔本收先秦文30篇,西漢文56篇,東漢文16篇,共計102篇,刪減56篇,所刪文章多與舉業不甚關切,如賈誼《吊屈原賦》《?鳥賦》等。馮本每篇文章標題下多有題解,交代背景和大旨,正文也有考釋文字,閔本以“篇牘甚長,人易厭置”,⑥將它們一概刪去。

其次,評點上,閔邁德增改眉評,聚焦文法,全用紅色,與正文相別,排版清晰醒目。馮本《對楚王問》只有2條眉評,閔本增至5條,《趙良說商鞅說》只有1條眉評,閔本增至5條,均言章法結構,如“章法不排不促”“氣厚而不弱”。正文間還有“一轉”“二轉”“三轉”“四轉”“總轉”等提示文法結構的小字評語。

最后,對文末的數人評語,閔本只保留評論文章之目,或刪除繁復考證,或加以改換,務求簡潔明朗。馮本《卜居》有洪興祖、朱熹、劉勰、王鳳洲4人5條評語,閔本只保留王鳳洲1條。《蘇秦說趙肅侯》有兩條評語,閔本改換成黃貞父1條:“文有開有闔有歸著。”《前出師表》有9人9條評語,《后出師表》有2人2條,閔本刪至各僅有1條。

經過選文刪減,眉評、文末評的改換,閔邁德《秦漢文鈔》篇幅大大精簡,全書從12卷壓縮至6卷,節省了目力和時間,講解文法和評析文章成為重點。

《學約古文》和《秦漢文鈔》的增訂本鮮明呈示出選家教育姿態的改變——由嚴正規導轉而俯身服務。實際上,晚明大多數選本均自覺服務考生,編選以有利時文為要。《古文精粹》(成化十一年),以及前文所論的《古文會選》,均選詩詞,但因詩詞在體式、風格上距離時文較遠,到了萬歷年間的《古文啟秀》《名文通考》《先秦兩漢拔奇》《古文合刪》等,基本不收,選文標準移向舉子需要,指導科舉逐漸成為選本的全部目的。① 題名焦竑所輯《中原文獻》,收經史子集四部之文,“自今一切典故,冗無當于制科業者,宜置弗錄”。② 這一趨勢,在完全以市場為導向的選本中達到極致。為吸引眼球,題目常標榜“捷徑”和狀元名家,鼓吹選本的教學價值,制造賣點、迎合舉子。如《新刊陳太史評選舉業捷徑古文爭奇》《新鐫張狀元遴輯評林秦漢狐白》等。其選文著眼舉子備考,“事無關于舉業者,言雖工而弗錄,詞有近于下俚者,理雖寓而不收”。③ 明末士風奇詭,八股文不依程朱,競相獵奇,有的坊主對此不僅不批判,反而應時編印奇文選本。汪定國《諸子褒異》《古文褒異》所選作者多為“謬子”“真行子”“長桑公子”類,諸如《詩?歷樞》《春秋孔演圖》等更極盡搜集奇文之能事。

然而,這些選本往往粗制濫造,四庫館臣已有批評。④ 同時,赤裸裸的逐利行為,摒棄規導責任,哪怕在明代商業出版發達時期,仍不免遭受文化界的輿論壓力。余鈺在《純師集·編輯大意》里就公開批評“徒取給于詞科”的做法。⑤ 對此,選家都要做一番辯護。薛應?輯《明儒論宗》被人訾議:“徒為舉業而集,則是導人以營寵媒利。”他回應說:“舉業非能累人,人自累于舉業耳。”陳塏《名家表選》自序云:“斯刻也似戾于敦本尚實之教,導人以雕蟲篆刻者。然科目以此取士,士不工此不足以應主司,況今日進取之資,他日對揚之具焉,可以不習乎?”⑥編輯范文供人揣摩,并非敦本尚實的教育,但舉子必須熟悉包括表體在內的時文寫作,才有可能踏入仕途。王陽明《重刊文章軌范序》認為舉業乃“致吾誠”之事,是求見于君的“羔雉”,而非徇私謀利的釣餌。⑦ 只有將舉業及八股寫作,提高到理道、政用、修身等層面,古文選本才能避免逐利而俯身“服務”所帶來的道義指摘。

3.不忘“規導”,精心“服務”

徹底順應市場,不僅不能扭轉時文歪風,反而破壞古文經典,何況還有輿論批評,因而選本也不敢完全忽略教化。張以忠《古今文統》自稱“僅為制舉業家設”(凡例),無疑是科舉參考書,但其志在拯救八股卑靡之氣,“凡其協乎性情,體乎忠孝,參乎天人,關乎治忽者,一皆列而存之”。① 林希元《正續古文類抄》選文既“關世教”,又“備作文之法”。張鼐《古文綱目》共四輯——“正人立節之文”“勞人經濟之文”“達人觀化之文”“才人得意之文”,選氣骨為主、實用為要、文理兼備的文章。它們都試圖既保留教化,又有科舉實用性。

能在不忘“規導”的前提下,精心“服務”舉子,指導文章,這與明代高漲的文體辨析意識有關。吳訥《文章辨體》論列近60種文體的古今源流正變,之后徐師曾《文體明辨》,賀復征《文章辨體匯選》更有宏富廣博的擴充。吳訥主張“文辭以體制為先”,而辨體最終是為了寫作,同時又聲言“作文以關世教為主”,②繼承《文章正宗》世教之旨。明代《文章軌范》續選本同樣兼顧教化與文章。③ 鄒守益輯批《新刊續〈文章軌范〉七卷》專設“忠孝節義之文”一卷,“是集所取類皆孝弟(悌)忠信之意,有裨于世教者,非徒以其文也”。④ 張鼐《文章軌范十卷》評柳宗元《書箕子廟碑陰》:“此篇神骨有關世教,真得經史之奧,學者宜熟思之。”⑤這說明明代《文章軌范》續選本并沒有忽略古文的教化功能。而吳訥等人細密周全的文體分類意識,也啟發了選本對古文的創新編排,以更好地講解文章。這里特別談一下張鼐《文章軌范》續選本,其對文章風格的獨特分類及分層教學設計,學界較少關注。

張鼐《文章軌范十卷》打破原有體例,重新選文,共輯先秦到明代178篇,其最有特色處,是在謝枋得“放膽”和“小心”的基礎上繼續細分:將“放膽文”分為高華、變化、奇拔、凌駕、氣焰、雄辯、開豁、游戲八格;將“小心文”分為卓煉、莊重、渾融、精密、法律、遒古、情景、疏宕八格。張鼐對每一格都配有題詞,以格選文。不同于吳訥《文章辨體》對每一文體源流正變的梳理,張鼐的題詞,是對每格特色作生動形象的描述,同時,各格彼此獨立,又逐級遞進,有機統一,形成文章寫作的完整訓練體系。這一體系的特點主要有以下三點:

首先,每格層層遞進、步驟嚴謹。放膽文首格“高華”:“凡文章在初學時,須令氣象崢嶸,彩色絢爛,恣情縱筆,瀟灑高邁。……故文首高華如左。”第二格“變化”:“凡文章高華者,須令變化。……故高華中貴變化。”第三格“奇拔”:“故變化中貴奇拔。”⑥每一格題詞的最后一句,都是在前一格的基礎上提出的進一步要求,從而使放膽八格與小心八格環環相扣、步步相連。

其次,八格體系具有辯證色彩。針對前一“文格”的優勢與不足,而設置更高的“文格”。如放膽文第七格為“開豁”,第八格“游戲”曰:“凡文章開豁者,易冗而少致,須橫斜幽觀,務快其意之所發,觸景生情,得情成趣,……故開豁中貴游戲。”⑦每一格都吸收前格優長,又舍棄其缺陷,如此循序漸進,最終達到自如運用放膽、小心八格的化境。

最后,八格題詞在話語形式上運用譬喻和詩句,將各文格的題詞合而觀之,就是一篇絢爛的美文。放膽文第五格“氣焰”:“若決江河而下也,光輝赫奕;若引星辰而上也,富艷如入金谷園,而飄舉如涌若耶溪也。”①以江河決下,星辰飄舉來描繪“氣焰”,畫面感極強。每格題詞的末尾都用一句詩來形容此文格的藝術效果,并都有“得此法門,所謂……”的句式,而“所謂”后,是兩句五言詩,如“雄辯”格:“得此法門,所謂縕吐落九天,隨風生珠玉是也。”②“渾融”格:“得此法門,所謂珠藏川自媚,玉韞山含輝是也。”③充滿濃郁的詩意。話語形式上的相互照應,使文格間聯系更加顯化,成為相對獨立又能統合綜觀的有機整體。

明代古文選本在教學實踐中嘗試平衡教化與文章,《文章軌范》續選本則是不忘“規導”,精心“服務”的典型代表。其中,張鼐《續文章軌范十卷》受明代文體辨析之風的啟發,拓展了謝枋得“放膽”“小心”的學文程序,創立了逐級訓練體系,發展出更為深化、豐富、有效的舉業教學形式,在明代文章學上具有獨特價值。

三、教材:科舉場域中的選本編輯

坊刻科舉讀物是明中后期商業出版的大宗,生活在正德、嘉靖年間的李濂說:“比歲以來,書坊非舉業不刊,市肆非舉業不售,士子非舉業不覽。”④作為坊刻科舉教材,助益科舉幾乎成為古文選本刊印的唯一動機,在編選對象、古文經典譜系、編輯樣式和文章評點等方面有至深影響。

1.編選對象

明代有秦漢文、唐宋文和六朝文的專選本,還有與舉業密切相關的特定文類、文體選本。編選對象和內容的設定,無不圍繞科舉。前后七子轟轟烈烈的復古運動提高了秦漢文的地位,唐宋派王慎中、唐順之、茅坤等人又推舉唐宋文與之抗衡,精英階層常有“奉歐曾者絀秦漢,奉秦漢者絀歐曾”的水火之勢,⑤而在舉業教育內,似乎不存在揚此抑彼的對壘,秦漢文與唐宋文都對時文有所助益,兩種選本各有其用,并行不悖。

秦漢文古質渾樸、氣韻沉雄,理想的時文“必以秦漢之氣,行六經語孟之理”,⑥須具有秦漢文的神貌氣質。程良錫《秦漢文序》:“學士自三代以下,稱文章皆道秦漢之交為最近古,渾樸之氣未散,沨沨乎有先王之風焉。”⑦楊起元《先秦兩漢拔奇》凡例說:“必取秦漢者,以秦漢之文風骨異常,摘筆于時藝中,高邁絕倫。”⑧明代以秦漢文為主的選本達46種,以萬歷、天啟、崇禎朝為最,達39種。⑨ 它們主張體會秦漢文的整體風神,使時文有“古氣”,而非字句抄襲。秦漢距離明代畢竟太遠,文字古奧艱澀,如果生吞活剝、割裂剽竊,則是不當運用,王廷幹《秦漢文序》說:“學者必會其圓神,悟其旨趣,……若徒藉格襲詞,猶之臨畫本,摹法帖,玄旨正論,不可幾也。”⑩張溥《秦漢文范》主張“用古欲化”。⑾

唐宋文在言辭和情事上,較秦漢文更接近明代,更能取資時文,誠如吳振)《唐宋八大家文懸序》所說:“唐宋八大家文,去昭代未遠,其出入于經生言者時八九,所議論于政治得失者,亦如車合轍。”⑿由于唐宋派歸有光、唐順之、王慎中等人引唐宋文法入時文的成功,再加上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的經典示范,唐宋文遂流行在舉子間。其中,三蘇論策等文章,特別適合時文參考,因而最受青睞。王世貞《嘉樂齋三蘇文范序》:“天下以四姓目文章大家,獨三蘇文最為便爽,而論策之類,于時為最近,故操觚之士鮮不習三蘇者。”①董應舉《眉山蘇氏三大家文選序》:“……故其(三蘇)文有光焰,多波瀾,最為業舉者之所宗。”②故而作為科舉教材的三蘇選本非常火爆,風靡舉子教育市場。筆者統計的就有33種,這還不包括單錄三蘇某一家的,足見其盛。③ 當然,三蘇文在明代的風行不只因為科舉,其各自獨特的審美特質亦深受明人喜愛,然而大量三蘇選本的刊印,特別是對三蘇論、策等議論性文章的反復收入,卻是出于科舉應試之需。④ 唐順之說秦漢文寓法于“無法”之中,唐宋文講究開合順逆,“毫厘不失乎法”,前者法密不可窺,只能體其氣,后者法嚴不可犯,可資模仿。⑤ 如果說秦漢文選本重在體悟文章之氣的話,唐宋文選本則著重文法結構的揣摩。吳應箕說:“其(唐宋八大家)文有法度之可求,于場屋之取用甚便。”⑥

六朝文在歷史上備受批判,清代仍有人將其驅逐出古文序列。⑦ 而駢文四六偶對的行文特征,與八股文有內在的一致性,“通于制義”,⑧六朝文講究辭采,與八股文辭章化特征相符。實際上,明代古文選本很少完全排斥六朝文,都會酌量選錄。⑨ 《廣文選》《昭明文選芟》《文選尤》《廣廣文選》等《文選》賡續系列在明末頻頻問世,六朝文因“揚芬斐藻”特受舉子歡迎。⑩何喬遠更專輯《鐫六朝文選評注》以利舉子。王志堅不僅有《古文瀾編》(選歷代文),《古文瀆編》(選唐宋文),還有專以六朝文為主的《四六法海》,凡例說:“是編雖自為一書,然大抵為舉業而作。”⑾

晚明八股文要“根砥經史,通達古今”,⑿子史專選應需而生,如《二十九子品匯》《諸子匯函》《諸子瑯》《諸子拔萃》,以及《三史文類》《馬史匯錦》《三史文匯》《史漢要刪》等。諸子雖不盡合道,文章卻精彩紛呈,“第其意見超越,章句字法非秦漢以下及”。⒀王錫爵認為《史記》勝在“風神”,《漢書》勝在“矩?”,士子應兼學兩家文章之長。除了頭場八股文,二、三場還要試論、表、策等文,明代也有針對二、三場的選本,如《唐宋元明表》《古今表略》《古論玄箸》《古今議論參》。論、表、策的寫作,對典章制度有較高要求,這類文體的專選本,重在教授舉子各類行政知識。

古代文章只要有利于三場考試,就會被編成選本。通選以外,無論秦漢文、唐宋文、六朝文,還是子、史、表、論,都有專選,決定各種專選對象的,都是應試需要,科舉對明代古文選本在編選對象上的支配性影響,可見一斑。

2.古文經典譜系的建構——穩定部和游移部

宋代《古文關鍵》《文章軌范》以唐宋文為主,《文章正宗》雖然選《左傳》《國語》,但去取嚴持義理標準,忽略文章。① 明代選家為提供歷代文章資源,充分挖掘、梳理古代文章史,建構了從先秦兩漢到唐宋元明較為完整的古文經典發展脈絡。

科舉教材立足寫作,視野卻并不狹隘,希望舉子博通古今,了解歷代人文風會。《古文鴻藻》凡例曰:“是選癩為有資舉業,凡博大雄渾,幽奇清逸,品不一家,選不一局,總期觸發性靈而止。”②凌云翼輯《歷代文選》,認為以類排列不能第見“風氣分合之機,文章變化之運”,③以時代排列才能展示人文盛衰之變,史家意識十分自覺。

通代選本大多依時代陳列出古文經典歷時譜系。這一譜系的特點是:主體穩定而部分游移。穩定部為高頻入選之文,游移部則隨具體取舍而靈活不居。秦漢文和唐宋文是通選本的兩大重心,前者包括《左傳》《國語》《戰國策》《史記》《漢書》等成部著作的選文以及單篇散文,后者以八大家為主。古文選本為科舉“服務”,而“規導”又必須在場。所以,穩定部通常是載道和文辭兼備。比較特殊的是《戰國策》,選家難以割舍縱橫辨麗之辭,又礙于正統,只好“取其文,勿以其意”,④批評其思想,吸收其文章,才使《戰國策》高頻入選,成為穩定部。而某些(某類)文章,之所以有的選,有的不選,正是選家在“規導”與“服務”之間搖擺:嚴持“規導”,必遭摒棄;偏于“服務”,大門敞開。諸子是古文譜系典型的游移部。《崇正文選》《文苑春秋》堅決捍衛古文正統,一律不選。《文章正論》則列為緒論,而大部分選本從文章角度接受諸子。《名文捷錄》有《孫子》《管子》《莊子》《列子》4家,《古文雋》有六子選,《文心內符》將諸子列為首位,共選11家。

再看詩賦。前文已論,詩歌曲詞等韻文,因“非應時制科所急”,⑤排除在古文譜系之外。賦體則比較靈活。有的不錄,如《中原文獻》《古文合刪》《集古文英》。而《匯古菁華》認為“賦者古詩之流,學士家博物閎覽不可盡廢”,故錄有《吊屈原賦》《阿房宮賦》《赤壁賦》。⑥ 《古文啟秀》不錄《上林》《兩都》等大賦,卻錄前后《赤壁賦》及《秋聲賦》,去取標準仍在是否有益科舉。

古文歷時譜系中,各段文章多寡詳略,與明人的古文史觀有關。“上古風氣渾涵,故文亦醇邃。戰國與西漢去古未遠,入選者略備。東漢而下,去取不得不嚴也。”⑦“是集癩為業舉,故敦樸者先,雕蟲者殿,先秦兩漢去古未遠,風氣渾厚,稍加詳悉,魏晉六朝,縟詞排格,選特加慎。”⑧先秦兩漢接近上古,無妨多收,往下則漓散雕琢,須嚴加挑選。這么做,是希望舉子在把握歷代文章從樸到麗的演變史基礎上,重視古樸之文。

通代選本不僅拓寬了舉子視野,還以史家意識建構了古文經典歷時譜系,這個譜系以秦漢文和唐宋文為主,具有主體穩定,而部分靈活游移,富于彈性的特點。而無論突出穩定部以倡導文章復古,還是多收游移部以供文辭驅遣,古文經典譜系的價值,總在科舉場域內得以實現。

3.編輯樣式與評點特色

為幫助舉子掃除古文閱讀障礙,更好地指導科舉,選家利用有限的版面,附加更多信息,創造了適應教學的編輯樣式與評點特色。序跋、凡例、題詞、譚藪、圈點、評語等副文本的增加,以及對選文的編排,使明代古文選本的教學價值大大提升。

明代選家普遍撰寫序跋凡例,這在此前古文選本中很少見。選文自身不能顯示編選意圖及理念,序跋提供絕好的場地,選家還借以針砭時文弊病,表達文學史觀與文章宗尚,這使序跋成為重要的文學批評文獻。坊刻少不了商業宣傳,凡例被用來打廣告,或標榜搜羅全備,“一冊可盡五車”,①或利用名人效應,《秦漢文雋》“出眉公先生手選評而圣俞先生尤嚴校閱”。② 凡例的廣告植入是選本商品屬性的表征,從中也能看出為舉子“服務”的明顯姿態。③

施鳳來《歷代名文通考》每卷設置題詞,如“帝王文題詞”“西漢文題詞”“東漢魏晉六朝文題詞”等,概述該卷文章風格,以便舉子整體把握。如“《左》《國》高峻嚴整,古雅藻麗,渾樸未散而涵光蘊靈,《公羊》則敘事甚核,《谷梁》則命意最高,此則其大概也”。④ 正文前還有歷代名家譚藪,焦《名文珠璣》列舉關于古文經典主旨、特點、文法的數條評論。共有“讀《左傳》”“讀諸子”“讀《戰國策》”“讀賈誼”“讀司馬遷”“讀班固”“讀揚雄”以及“讀國朝文”22條,每條一人至數人語不等。選文編排除常見的以時代、文體為序,還有更多形式。詹惟修《秦漢文選》按內容排列,共有“紀頌”“詰責”“政事”“詭諫”等14類,陳繼儒《古論大觀》將論體文分為“天地”“六經”“歷代”“政治”等10類內容,大大方便舉子按需查閱。

呂祖謙《古文關鍵》、樓窻《迂齋評注古文》等南宋古文選本即有“鉤抹”之法,明人評點之風興盛,袁宏道、陳繼儒、屠隆、何喬遠、陳仁錫、孫鑛、鐘惺等人都有評點著作,孫鑛更以遍評經史子集而聞名。古文選本遙承南宋呂、樓之鉤抹,呼應明代評點之熱潮,發展出種類繁多的圈點符號,務求舉子批文得法。汪道昆《秦漢六朝文》正文有密點、密圈、長橫、短橫等,用以表示“一篇之綱”“一篇之結”“血脈照應”“眼骨照應”,并配雙行小字注釋文中名物。楊慎《嘉樂齋三蘇文范》以三圈、兩圈、一圈(或三點)表示“上上選”“上選”“次選”,以區分文章檔次,并設有12種批點符號,指示文中“佳境”“妙境”“關鍵”“字眼”“照應”“譬喻”“枝節”等,涉及風格營造、結構、字法、修辭等方方面面的寫作技法問題。

此外,選家還設題評、眉評和文末評。孔貞運《古今奇文品勝》在每篇選文標題上方均有四字評語,如《白麟奇木對》“稱揚有度”,《廣絕交論》“詞氣激烈”,《醉翁亭記》“情景逼真”。陳仁錫《蘇雋》眉評大都分析段落大意、文脈轉折。而《三蘇文百家評林》《班馬英鋒》《國朝名儒文選》文末更有“百家評林”的匯評形式,廣采諸家評論。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對唐宋文有系統的評點,他沒有局限于單篇文章的解析,而是對每家文章作出總結性評價,每一家都有傳記和“引”文,試圖將作家個性與文風聯系起來,以便學者深刻領悟各家不同的創作特色與方法,經數十年的反復修改,《唐宋八大家文鈔》教學取得極大成功,“其書盛行海內,鄉里小生無不知茅鹿門者”。⑤ 科舉選本特別注意指授文法,題名李贄輯《名文捷錄》評《范雎說秦王》:“有起有伏,有闔有辟,有照應,有關鎖,此先秦一篇極善結構文字。”⑥翻開選本,章法句法字法的評語盈于目前,俯首即是,金針度人的話也是常見。“詞命家不可不熟玩之。”⑦“舉業熟此,異日揮毫,自當一掃千軍,大著翰院奇才。”①過多的文法評點不免瑣碎、雷同,引發清代對其“近乎時藝”的批判,四庫館臣即強烈排斥以時文之法評點文章,但不可否認的是,評點打開了對歷代文章的辭藝關注,學者能借以體悟文意文法,使選本迅速接受和傳播,這方面的貢獻不可抹殺。“正由于它具有易為大眾所接受,易于流行的性質,甚至連他的批評者也無法拒絕其魅力。”②而授人寫作技藝,更是科舉教材的本職。

四、結語:“載道”與“重文”的制衡

明代以古文為時文的成功實踐,促使古文選本與科舉教育的結合,在成熟的商業出版環境下,選本為贏得市場,不得不顧及舉子需要,但又必須擔負起糾正舉子學風和時文弊病的責任。“規導”與“服務”,成為制約選本生成的兩股對抗性張力。實際上,這正是古文在“載道”和“重文”兩方面相互制衡的體現。一方面,宋代以來的道學家,將古文視為最接近六經的支流,賦予古文載道明理的使命,然而過分強調教化,會遮蔽文章,也無法切實提高舉子的寫作技能;另一方面,如果只顧文辭訓練,甚而順應時風,崇奇好異,則喪失古文的文化責任,招致輿論批評,為正統所不容。因此,盡管明代古文選本有從“規導”到“服務”的總體嬗變趨勢,但《劇秦美新》等有悖“名教”的文章仍常被斥棄。“載道”與“重文”彼此牽制,使選本既沒有走向重道輕文的極端,又能在載道基礎上選評文章。對二者協調平衡的努力,一直延續至清代,康熙年間蔡世遠輯《古文雅正》,糾正《文章正宗》“正而未雅”和《文選》“雅而未正”之偏,力求編選“其辭雅,其理正”之文,即調和教化和文章的兩面,不至失衡。

不過,也要看到,明代古文選本更多還是偏向“重文”——指導時文的。針對三場考試的專選本,穩定而靈活的古文經典譜系,文法批評與寫作教程,這種種精心“服務”的文本樣態,畢竟使思想教化的力度有所削減,有的選本,序言標榜世教名理,選文與評點則另行一套,惟務有益科舉,“載道”淪為裝點門面之語,并未產生實際效用。對多數選本而言,“規導”與“服務”表面似乎兼具,實則穿著“規導”的外衣,大行“服務”舉業之事。入清以后,“載道”特征明顯的唐宋文為官方高度認可,被重構為清代文章“正體”。作為古文典型的唐宋文“已不僅滿足于輔助科舉,其最重要的文化功能是自覺地追求經由古文寫作,……進而回應文明存亡的時代問題”。③ 在這一背景下,“論古文專為八股設”的做法,降低了古文的品格,被四庫館臣斥為“非古文之正脈”,④隨著清代御制選本《古文淵鑒》《唐宋文醇》,以及極力宣揚文道一體的理學選本如刁包《斯文正統》、張伯行《斯文正宗》、王贊元《古文近道集》等的出現,古文“載道”的“正統”被重新提振,意識形態的強勢力量使選本文化功能又向“規導”撥回,不再僅以指導舉業自居,受科舉支配的生成邏輯也就隨之改變了。

作者單位:海南師范大學文學院

責任編輯:張翼馳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 性色生活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区视频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97| 狂欢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毛片手机在线看| 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国产精品无码AⅤ在线观看播放| 婷婷激情五月网| 成人夜夜嗨| 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色图在线观看| 伊人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国产精品高清国产三级囯产AV |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精品国产91爱| 亚欧美国产综合|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看欧美| 午夜欧美理论2019理论|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国产凹凸视频在线观看| 台湾AV国片精品女同性|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亚洲黄色激情网站| 国产精品99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福利网站| 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青青草久久伊人| 视频国产精品丝袜第一页| AV天堂资源福利在线观看| 中美日韩在线网免费毛片视频 | 欧美国产日韩另类|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精品少妇三级亚洲| 好吊色国产欧美日韩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三视频| 欧美区一区| 99久久国产精品无码|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av综合网| 小说 亚洲 无码 精品| 国产成人三级| 日本在线国产| 久久人与动人物A级毛片| 久久国产拍爱|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韩国福利一区| 色视频国产| 天天躁狠狠躁| 四虎精品免费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午夜视频www| 久久性妇女精品免费| 精品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 色婷婷色丁香|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 欧美精品1区| 国产女人在线视频|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 激情综合网址|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夜色91| 69av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香蕉麻豆| 超清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绿巨人| 亚洲视频免|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 日韩高清欧美| 亚洲福利片无码最新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www| 亚洲aaa视频| 欧美精品二区| 国产99在线观看|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91久久精品国产| 国产导航在线|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嫩草国产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