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承 湛渝 劉文英 李嘉琪 陳銀燕 張文云
【摘要】? 目的? ? 對種植覆蓋義齒修復與種植固定義齒修復在無牙頜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和比較。方法? ? 以我院2016年11月—2020年11月期間收治的80例無牙頜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試驗組采用種植覆蓋義齒修復,對照組采用種植固定義齒修復,對比2組患者種植成功率、種植體周圍軟組織狀況、主觀感受以及修復滿意度。結果? ? 種植修復12個月后,試驗組和對照組在種植成功率、改良菌斑指數、改良出血指數以及咀嚼、語言、固定、舒適度感受評方面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試驗組探診深度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美觀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總滿意率和方便度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 無牙頜患者采用種植覆蓋義齒修復和種植固定義齒修復均是切實可行的,二者在修復成功率、主觀感受等方面無明顯差異;相比較而言,種植覆蓋義齒修復的美容效果更好,但日常維護不如種植固定義齒修復方便,患者滿意度整體偏低。臨床可根據患者的實際需求,選擇適合的修復方式。
【關鍵詞】? 無牙頜;義齒修復;種植覆蓋;種植固定
中圖分類號:R783.6?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11-0062-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11.021
無牙頜在中老年群體中發病率較高,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咀嚼、吞咽發音等功能障礙,且影響美觀[1]。以往,臨床上多采用活動義齒對無牙頜患者進行口腔修復,具有價格低廉的優勢;但全口活動義齒修復需要臨床醫生有豐富的經驗及較高的操作技能,才能保證最終修復的有效性和美觀性。同時,在進行活動義齒修復后,患者往往還需要經歷多次復診才可達到滿意效果;且后期咀嚼功能有一定受限,尤其容易發生咀嚼不適、義齒脫落等問題。近年來,隨著現代口腔材料學、種植學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種植義齒在全口無牙頜患者修復中的應用日益廣泛,成為改善無牙頜患者口腔功能和美學形態的有效手段[2]。種植義齒可分為種植固定義齒及種植覆蓋義齒兩大類,無論是哪一種種植義齒修復方式,均能夠保證全口義齒的固位和穩定性,大幅度提升患者的咀嚼功能,且可以有效延緩頜骨的骨吸收。種植覆蓋義齒修復與種植固定義齒修復逐漸成為現階段臨床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兩種無牙頜種植技術,二者各有優缺點。種植覆蓋義齒修復與傳統的全口義齒相比,其穩定性和固位性能有所提高,但仍有一定的活動性,可能導致種植體的異常載荷,骨界面處的微骨折,并引起垂直骨吸收,進而誘發種植體周圍炎癥,最終導致種植體失敗。相比較而言,種植固定義齒修復雖然能有效避免上述問題,但缺點是只能修復少數牙齦和缺牙,上頜骨的吸收可能會導致口角塌陷和上唇豐滿度降低,從而無法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為了進一步明確種植覆蓋與種植固定義齒修復在無牙頜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本次研究選擇80例患者進行臨床對照觀察,報告如下。
1? ? 資料與方法
1.1? ? 一般資料? ? 納入2016年11月—2020年11月我院80例無牙頜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2組。試驗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齡51~73歲,平均年齡(62.89±4.37)歲。對照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齡52~72歲,平均年齡(61.89±4.46)歲。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
1.2? ? 方法? ? 試驗組采用種植覆蓋義齒修復。采用切削桿剛性附著的種植覆蓋義齒修復法,在無牙頜患者下頜雙側的頦孔區之間平行植入2~4顆種植體,種植體形成骨結合后,使用硅橡膠印模材料制取開窗式種植體水平印模,制作蠟堤確定正中咬? ? 關系,義齒加工中心根據取模結果及咬? ? 記錄制作切削式固位桿,上部義齒修復體;使用切削式固位桿將各種植體剛性連接在一起,25~30 N扭力鎖緊基臺螺絲;患者試戴上部義齒修復體,根據佩戴情況動態調整咬? ? 關系,至患者自覺舒適且咬? ? 關系良好,以及恢復前牙美學效果及唇部豐滿度。
對照組采用種植固定義齒修復。在無牙頜患者下頜雙側第一磨牙位點之間平行或是游離末端傾斜植入4~6顆種植體,待種植體骨結合形成后,行種植Ⅱ期手術安裝復合基臺,愈合期滿后,使用硅橡膠材料制取開窗式種植體水平印模,制作蠟堤確定正中咬? ? 關系,義齒加工中心根據取模結果及咬? ? 關系,切削制作上部一體式鈦支架馬瀧橋,臨床試戴鈦支架被動就位后,在鈦支架橋上制作氧化鋯牙冠修復體。25~30 N扭力鎖緊復合基臺,鈦支架戴入患者口內被動就位后,25~30 N扭力鎖緊二級修復螺絲,調磨咬? ? ,粘接固位牙冠,調整最終的咬? ? 關系。
1.3? ? 觀察指標? ? 治療結束后隨訪12個月,末次隨訪時評價種植情況。若患者在種植后未出現持續性或不可逆性的不適癥狀,骨吸收每年在0.2 mm以內,種植體無松動且周圍無X射線透射區,則認為種植成功;反之,種植失敗。統計種植成功率。
末次隨訪時,通過改良菌斑指數、探診深度以及改良出血指數評估患者種植體周圍軟組織情況。(1)改良菌斑指數:0~3分,若患者無菌斑則計0分,菌斑大量積聚則計3分,數值越高患者菌斑積聚越多。(2)探診深度:對種植體以及舌(腭)側和唇(頰)側的遠中、中央、近位點進行深度測量,探診力度維持在0.2 N以下,健康牙齦探診深度應不超過2~3 mm[3]。(3)改良出血指數:0~3分,若患者齦緣在牙周探針輕輕滑過后無出血,則計0分;若重度出血或齦緣自發出血,則計3分。數值越高則出血傾向越明顯。
末次隨訪時,采用口腔健康影響程度量表(OHIP-14)[4]評價患者修復種植后的主觀感受,包括咀嚼、語言、舒適度、固定、方便度、美觀度6個維度,單個維度總分10分,分值越高則該維度的評價越好。
末次隨訪時,結合患者治療費用、周期、效果制作問卷,調查患者種植滿意度,總分100分,80分以上表示非常滿意,60~80分表示滿意,60分以下表示不滿意。總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 ? 統計學方法? ?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 結果
2.1? ? 2組患者種植成功率比較? ? 2組患者種植成功率差異不顯著(P>0.05),見表1。
2.2? ? 2組患者種植體周圍軟組織狀況比較? ? 末次隨訪時,2組患者改良菌斑指數、改良出血指數差異不明顯(P>0.05);試驗組探診深度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 2組患者修復主觀感受比較? ? 末次隨訪時,2組患者在咀嚼、語言、固定以及舒適度的感受上評分差異不明顯(P>0.05);試驗組方便度得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美觀度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 2組患者修復滿意度比較? ? 試驗組整體修復滿意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3? ? 討論
中老年人是無牙頜的高危人群,一些發達國家將無牙頜列為系統性慢性疾病[5]。傳統的全口義齒修復方法由于頜骨牙槽嵴不斷吸收,其固位力和咀嚼效率會伴隨時間的推移而降低,以致無法滿足患者的需要[6]。隨著種植體技術的發展,種植體修復已廣泛應用于無牙頜患者的臨床治療中。
種植固定和種植覆蓋義齒修復作為現階段臨床應用最廣的兩種無牙頜修復技術,關于其優劣勢的研究眾多,但尚未達成共識[7]。其中,種植固定義齒修復的優點在于固位穩定、舒適度高,但在實踐中對患者的骨質、骨量、軟組織質量有相對嚴苛的要求,且費用高昂,對于經濟困難的患者不適用[8]。同時,種植固定義齒修復過程中會暴露基臺,有固位螺絲脫落、種植體周圍黏膜炎風險,修復體發生損壞后只能重新制作義齒[9]。比較而言,種植覆蓋義齒修復能夠有效解決種植固定義齒修復費用高、對骨質骨量及軟組織質量要求高的不足,同時也有較好的固位力和穩定性[10]。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于無牙頜患者,無論是采用種植覆蓋義齒修復還是種植固定義齒修復均有較高的種植成功率,均能夠較好地維系種植體周圍軟組織狀況,在種植修復后,患者日常咀嚼、語言功能方面沒有明顯差異(P>0.05)。試驗組在修復12個月后的探診深度、美觀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探診深度反映的是種植體邊緣骨吸收程度和牙齦炎癥情況。試驗組探診深度較對照組更高,分析原因可能是因為種植覆蓋后,種植體的邊緣較為容易堆積軟垢,后期維護清理不徹底時容易引發種植體周圍炎,導致探診深度加深。提示在臨床種植覆蓋義齒修復時,應當嚴格把握好適應證,對于口腔衛生情況較差或者后期無法有效維護口腔清潔的患者,應當謹慎采用種植覆蓋義齒修復[11]。在美觀度評分方面,試驗組美觀度評分更高(P<0.05)。分析原因可能在于種植覆蓋義齒修復與天然牙更接近,有紅色基托,紅色基托和白色成品樹脂牙符合口腔的紅白美學,仿真性好[12];且能夠更好地恢復患者口腔吸收的軟硬組織以及上下唇豐滿度,因此更加符合美學效果。而種植固定義齒修復僅能實現對少量牙齦黏膜及缺失牙的修復,同時因為上頜骨吸收還將導致口角塌陷、上唇豐滿度降低。此外,種植覆蓋義齒修復的創傷更小、經濟負擔更輕。試驗組的總滿意率和方便度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種植覆蓋義齒修復的后期維護相較于種植固定義齒修復更加繁瑣,需要患者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主要原因在于種植覆蓋義齒后需要每天摘戴清洗,使得維護相對不便;由于日常維護不便,容易導致探診深度加深,所以患者整體滿意度偏低。
綜上所述,采用種植覆蓋義齒修復與種植固定義齒修復無牙頜均有較高的成功率,種植覆蓋義齒修復的優勢在于美學效果更好、患者滿意度更高,不足之處在于后期維護相對不便,清潔不徹底容易誘發牙齦炎。臨床實踐中,醫師應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修復方式。
參考文獻
[1]? ? 安永謙,軒昆,張曉東.種植覆蓋義齒修復與種植固定義齒修復在無牙頜患者的臨床療效[J].口腔醫學,2021,47(7):723-726.
[2]? ? 任俊浦.種植體支持式覆蓋義齒修復與固定義齒修復對無牙頜女性患者牙齒美觀度及口腔功能的影響[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20,10(8):39-41.
[3]? ? 麥合甫孜·艾山,阿孜古麗·賽依都拉.無牙頜種植覆蓋義齒與固定義齒修復的比較研究[J].中國口腔正畸學雜志,2019,28(5):121-124.
[4]? ? 苗輝,張麗麗,王遠勤.無牙頜患者種植覆蓋義齒與固定義齒的臨床療效對比研究[J].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2019,17(4):226-230.
[5]? ? 刀力,肖雪,王曉東,等.雙種植體—桿卡固位覆蓋義齒修復下頜無牙頜的臨床應用[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17,35(4):442-447.
[6]? ? 王九龍,劉心,朱有家.自體牙應用于牙槽骨增量手術聯合Locator式種植覆蓋義齒修復的體外模擬實驗研究[J].醫學新知雜志,2017,27(3):228-232.
[7]? ? 李曉茜,馬曉妮,徐欣.無牙頜種植固定修復的咬合分析[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18,36(6):628-632.
[8]? ? 黃嘉筑,林雪峰.老年下頜牙列缺失患者種植覆蓋義齒治療的臨床評估[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19,37(4):428-432.
[9]? PAPADIMITRIOU D E,SALARI S,GANNAM C,et al.Implant-prosthodontic classification of the edentulous jaw for treatment planning with fixed rehabilitation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sthodontics,2018,27(4):320-327.
[10]? ?DIAS R,MOGHADAM M,KUYINU E,et al.Patient satisfaction survey of mandibular two-implant-retained overdentures in a predoctoral program[J].The Journal of Prosthetic Dentistry,2020,110(2):76-81.
[11]? ?CARL DRAGO.Ratios of Cantilever Lengths and Anterior‐Posterior Spreads of Definitive Hybrid Full-Arch,Screw-Retained Prostheses:Results of a Clinical Study[J].Journal of Prosthodontics,2018,27(5):402-408.
[12]? ?STEVEN A.Yarows,Olga Vornovitsky,Robert M.Eber et al. Canceling dental procedures due to elevated blood pressure[J].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2020,151(4):736-742.
(收稿日期:202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