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帆(簡陽市人民醫院)
一般情況下,寶寶體溫超過38.5℃時,建議開始使用退燒藥物。但如果體溫未達到38.5℃卻出現精神不振、頭暈頭疼、肌肉酸痛、煩躁不安、易激惹、疲倦乏力、情緒低落等癥狀,這種情況下也可以酌情考慮使用醫生開出的退燒藥。
兒童安全退熱的藥物有2 種: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①開始使用年代較早,因而有更長的安全記錄;②對腸胃比較溫和;③藥效能持續3~4 小時;④經肝臟代謝。布洛芬:①可能見效更快;②對于程度較嚴重的發熱,可能更有效果;③藥效持續時間6~8 小時;④對腸胃的刺激性較大,最好隨餐服用;⑤經腎臟排泄。如果是6 個月以上的寶寶,兩者任選其一;3~6 個月的寶寶,建議選擇對乙酰氨基酚;3 個月以下的寶寶,一旦出現發熱癥狀應及時就醫。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退燒藥要根據體重計算藥量,而不是年齡。嚴禁把成人的退燒藥掰開、減量后給孩子服用。因為成人可用的退燒藥品種多,孩子服用可能產生不良反應。此外,兒童不能同時使用兩種退熱藥,也不能將兩種退熱藥進行交替使用。
溫水擦浴是常見的物理降溫方法,如果寶寶不抗拒,可適當使用。冷水擦拭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寶寶的不適感,而且不利于退熱,所以不建議。兒童肝腎功能不完善,皮膚嬌嫩,發熱過程中,毛細血管處于擴張狀態,酒精容易被吸收,引起過敏反應或酒精中毒,不建議為孩子進行酒精擦浴。
對于發熱的寶寶,飲食應清淡、易消化,并且需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少吃油脂高、刺激性強的食物,如油炸食品、麻辣燙、火鍋等;進餐不宜過飽,避免增加胃腸道負擔,不利于疾病康復;對于發熱時間較長的寶寶,可使用湯汁較多的食物來補充因發熱丟失的水分。
疾病的嚴重程度與發熱溫度的高低并沒有直接聯系,體溫低不代表病情輕,而體溫高也不代表病情嚴重。如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是最常見的發熱原因,患者即使是高熱,只需要對癥治療,一般幾天內就能治愈。而腦膜炎的患者也許只有低熱,但精神萎靡、有嚴重頭疼、頸部疼痛等癥狀,病情就算嚴重。精神狀態的好壞比體溫高低更能反映出病情的輕重。
3 個月以下的寶寶,只要出現發熱的情況就需要及時就醫。其他年齡段的孩子,只要出現連續發熱且發熱時間超過3 天,就需要到醫院就診。判斷孩子是否需要去醫院,最為簡單的方法就是觀察其精神狀態。當孩子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時,精神狀態很好,并不會影響到正常生活,這種情況可以選擇在家對癥治療,家長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即可;當孩子的精神狀態較差,如出現想睡覺、打蔫兒等情況,即使體溫下降,也需要立即就醫;發熱時孩子還伴有頭痛、嘔吐、腹痛、四肢抖動、驚跳、皮疹等癥狀時也應及時就醫。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精神差可能不容易被發現,如果發現孩子有臉色蒼白、吐奶或是拒奶等情況,應選擇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