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愛軍

?開發商宣稱,公寓既可以自住、出租,也可以轉售,是一種既提供酒店專業服務,又擁有私人公寓私密性和生活風格的綜合物業。但如果把這類物業當成住宅來買,顯然會掉入陷阱。
莫把公寓當住宅
現在市面上出現了一些價格特別低、裝修豪華、位于繁華地段的房產,它們并不是真實意義上的住宅,而是公寓。其中,最為常見的是酒店式公寓。一般來說,酒店式公寓可以分為商住、商務及新生代酒店式公寓3種類型。大城市CBD及周邊地帶大中小型企業聚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配套設施齊全,從而形成了濃郁的商務氛圍,為這類物業的出現提供了條件。
過去,酒店式公寓往往被包裝成一種提供酒店式管理服務的公寓,集住宅、酒店、會所多功能于一體,具有“自用”和“投資”兩大功效。在開發商的宣傳冊中,此類公寓的特點鮮明,既吸收了星級酒店的服務功能和管理模式,又兼具住宅功能;既可以自住、出租,也可以轉售。與此相類似的業態還包括服務式公寓、白領公寓、創業公寓、青年SOHO等。
但投資者如果把這類物業當作住宅來買,難免會掉入陷阱。而實際上,這類物業在水電價格、土地使用年限、到期后的處理方式以及學區問題等方面,與住宅有著明顯的區別。
兩者到底有何不同?
公寓與住宅的區別,歸納下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產權年限不同。酒店式公寓土地性質與住宅用地不一樣,為商業用地,土地使用權為50年,部分項目為工業用地,只有40年的土地使用權,而普通住宅的土地使用權是70年。如果開發時間過長,或者由“爛尾樓”改造而來,酒店式公寓的使用權時間還會進一步縮水。
其次是使用費用不同。公寓比普通住宅的使用費貴很多,通常情況下,公寓水電費比普通住宅貴30%以上。如果考慮居住,可能還得面臨無法接通煤氣的尷尬情況,只能用電磁爐做飯。
第三是房貸政策不同。與住宅普遍采用首付三成、貸款七成的做法不同,屬于商辦性質的公寓,貸款的話只能申請到五成按揭貸款。同時,貸款期限也較短,通常情況下只能貸10年,而不能像住宅那樣可以申請30年的按揭貸款。
第四是戶口限制不同。公寓和普通住宅在購買或轉讓時所繳納的費用,以及在戶口的限制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區別。同時,公寓的業主不能落戶,沒有對口的學校,這些情況會給子女就讀帶來困擾。
最后是關于土地使用年限問題。土地使用年限到期后,公寓土地使用者需申請續期,經批準準予續期的,應當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按照規定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而住宅土地使用者會獲得自動續期,是否要繳納出讓金,目前還沒有定論。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雖然位于相同地段,但公寓的售價遠低于住宅,建成時間較長的二手公寓更難轉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