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婷
(西安思源學院,西安 710038)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科學、有計劃地組織、指揮、協調高校學生工作,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助力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1]。高校學生管理部門是建立與維護高校正常教學秩序和生活秩序的重要職能部門,在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2]。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是為維護高校的穩定與發展對被管理者進行統一管理的過程,而治理理論更具靈活性、民主性等特征,更多地體現為相互協作和民主協商,強調多元主體參與。大學生作為被管理主體,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檢驗與評價更為真實客觀[3]。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與治理理論進行整合發現,高校治理工作主要有4個特征,即治理主體多元化、治理方式合作化、治理過程動態化及治理結果民主化[4]。詳見圖1。

圖1 治理理論視角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特征Fig.1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ance theory
以高校學生為調研對象,從學生視角評價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現狀及成效,結合治理理論,探索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路徑。隨機抽取267名高校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258份,問卷有效率96.6%。借鑒并修改張幸琪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評價問卷[5],采用5點計分標準,均值分越高,代表學生對管理工作的滿意度越高、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成效越好。調研對象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調研對象的基本信息Tab.1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research objects (n=258)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包括愛國主義教育、文化觀教育、歷史觀教育及職業道德觀教育,其中職業道德觀教育占主要部分。思政教育的開展方式包括座談會、講座、知識競賽及社會實踐,其中學生通過知識競賽、講座及座談會的形式接受思政教育的頻率較高,從社會實踐中接受思政教育的頻率較低,說明整體上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內容較為豐富,思政的教育方式較為多樣化,但思政元素的投入程度及思政的社會實踐教育占比仍需提升。詳見表2。

表2 思政教育學生管理工作開展現狀Tab.2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 management unde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258)
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包括入學教育、專業指導、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及生活指導,其中專業指導所占比例較高,說明高校對學生的專業學習較為重視,而學生感知下的生活指導比例不高,說明高校對學生日常生活的關注度有待提升。學生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制度的滿意度達82.2%,說明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相關規定較為完善,實施效果較好,但仍有8.1%的學生滿意度不高,故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水平還有待提升。學生對高校宿舍管理制度的滿意度達93.4%,說明高校學生宿舍管理制度較為嚴謹,學生能夠認識到宿舍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在學生的感知下,高校對其心理健康非常重視,說明高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能夠充分傳播心理健康相關知識,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開展情況較好,可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職能部門能夠發揮高校治理方式合作化特點,在與各學院及部門的溝通協作下完成學生管理工作。詳見表3。

表3 學生事務管理工作開展現狀Tab.3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 affairs management (n=258)
77.5%的學生認為任課教師的教學能力較強,但也有22.5%的學生認為任課教師的教學能力需要提升,說明高校任課教師的教學能力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間。大部分學生對學校的課程類型及每周課時量較為滿意,但仍有少部分學生認為一般,說明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應發揮高校治理主體多元化的特點,發現并聽取學生的建議,了解學生的需求。詳見表4。

表4 教學管理工作開展現狀Tab.4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management (n=258)
81.0%的學生認為每學期教學評價活動效果較高,但仍有19.0%的學生認為教學評價效果一般,且有27.5%的學生認為考評學生管理工作質量的方式合理性一般,原因可能在于雖然教學評價活動是匿名填報,但仍有可能影響師生關系,導致部分學生質疑教學評價活動存在的意義和真實性,說明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質量考評方式還需要進行調整。86.8%的學生認為高校重視學生管理工作質量,說明高校能夠讓學生感知到學校對學生管理工作的的重視和調整,學生管理工作考評能夠充分發揮高校治理的民主化特點。詳見表5。

表5 學生管理工作考評開展現狀Tab.5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 management evaluation (n=258)
從學生視角檢驗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現狀及成效發現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開展得較好,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考評方式、思政教育方式、任課教師教學能力等方面還有待提升。可從以下兩方面進行加強:
1)以高校治理結果民主化為導向,實現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考評主體多元化。高校可聯合學生、教師及學生管理工作人員三方面主體開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考評,不僅能從各方面了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現狀及成效,還可提升考評結果的客觀性。
2)以高校治理方式合作化為導向,加強部門間的溝通協作。高校要加強學生管理部門與其他部門間的溝通效率,不僅有利于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還有利于提升各部門間的凝聚力,促進高校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