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英(廣元市精神衛生中心)

血液透析是腎功能衰竭患者的核心治療手段之一,而血液透析患者需持續調配飲食,強化營養,以防止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在此基礎上,本文從補充蛋白飲食、限制膽固醇的攝入、補充熱量、補充鈣元素與維生素、低磷飲食、限制水分的攝入等方面重點分析了血液透析患者的飲食建議,具體如下。
血液透析時會損失一定量的氨基酸、蛋白質,加上透析還能推動蛋白質的分解,容易造成蛋白質攝入量不足。對此,血液透析患者需重點補充動物蛋白,如牛肉、豬肉、牛奶、魚以及蛋清等食物。
血液透析患者一般伴有高脂血癥,因此需要限制膽固醇的攝入。不過大部分含膽固醇的食物也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在選擇時患者可以選擇蛋清,不但可以降低膽固醇的攝入量,而且確保蛋白質的攝入量,同樣,食用魚肉比紅肉更好。
血液透析患者需要足夠的熱量,以降低體內蛋白質的損耗,維持體質狀態、生理需要。脂肪、碳水化合物是熱量的核心來源,補充時應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脂肪適量。淀粉類食物含有較低的蛋白質,尤其麥淀粉的蛋白質含量是0.4%~0.6%,除此之外,土豆、芋頭、白薯、南瓜、粉皮以及藕粉等蛋白質含量都不高。
首先,補充鈣元素。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結束后容易進一步患上低鈣血癥,在平時的飲食中應多吃排骨、雞蛋、豆類等富含鈣元素的食物。其次,補充維生素。在血液透析結束后,患者容易缺乏維生素,如葉酸與維生素C 等。在平時的飲食中應多吃西蘭花、蘋果、葡萄、梨子等富含葉酸、維生素C的食物。
磷的功能是充分強化骨骼,尿毒癥患者因為腎臟不能正常工作,所以磷會不斷堆積在血液中,進而引發高血磷癥,導致骨骼病變與皮膚瘙癢。對此,血液透析患者應避免多食干豆類、內臟類、全谷類、可樂、蛋類、汽水、小魚干以及奶制品等含磷很高的食物。魚水與瘦肉煮后須去湯再食用,這樣能夠去除一些磷。
通常需要依據透析過程中是否出現水腫癥狀、體重是否增加,來調整相應的飲水量。無尿或少尿的患者需按照前一天的尿量對每日的飲水量進行控制,最好養成小口喝水的優良習慣。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防止吃含水量高、高鹽的食物。對于尿量正常,沒有水腫等癥狀的患者來說,也不能一味地限制水分的攝入。
為了防止在透析結束后出現各種疾病與營養不良,在血液透析完成后,除了需要補充相關營養物質外,患者在日常護理中還應重視多運動,確保足夠的睡眠時間。血液透析患者需養成優良的生活習慣,防止感染。及時測量血糖、血壓,一旦出現不適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