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青葉(大同市綜合檢驗檢測中心)

現在大家都非常關注腸道細菌問題,很多商品也將宣傳語轉向“擁有良好的腸道菌群,可以擁有健康的生活”。其實身體內重要的微生物并不是只有腸道菌群,口腔中的細菌數量也會影響身體健康。紐約大學健康中心的一位博士說:“口腔內微生物群失調會引起口腔疾病,還會引起頭部疾病與頸部疾病,甚至會造成消化道癌的發生。但大家很少關注生活中哪些不良因素可能會造成口腔微生物菌群失衡。”其中,飲酒就會增加口腔有害細菌的數量,增加患病概率。
人類口腔中寄居著不少于700 種細菌和微生物,構成了口腔菌群,共同維護著口腔健康。若菌群失調首先引起的是口腔疾病,比如牙周炎與齲齒。通過不同的試驗測試,根據飲酒程度的不同,對調查人員口腔細菌做出分類與定量。結果發現,飲酒者與不喝酒的人口腔微生物群與總體細菌分布存在很大差異,同時飲酒量越高,共生乳酸桿菌就會越少。大量喝酒的人,口腔放線菌屬、纖毛菌屬與奈瑟菌屬細菌等呈現富集情況,這些都是破壞口腔健康的病原體。
酒中含有大量酒精,酒精存在細胞毒性,會影響微生物的生長與存在。唾液可以保護細菌生長生存,但酒精又破壞了這樣的環境。而且酒精也是某些細菌代謝的原料,又可轉化成其他物質。研究發現,喝酒過量的人與不喝酒的人體內微生物的分布與多樣性會存在不同,而不喝酒的人與只是適量喝白酒或啤酒人之間無明顯差異。
酗酒可引起很多危險的疾病,特別是心血管疾病與肝臟疾病,比如,腦梗死、心肌梗死、肝硬化以及酒精肝等,酗酒還會增加癌癥的發病概率,比如食管癌、結腸癌與頭頸癌等。拒絕酗酒,保持健康口腔微生物菌群,更有益于健康。
飲酒會增加口腔中有害細菌含量,很多臨床醫生對此結果是肯定的。經常喝酒,口腔中頻繁的進入大量酒精,會影響口腔中微生物菌群。總體表明飲酒對身體是有害的,因為酗酒會損害健康的乳酸桿菌,同時會增加奈瑟菌、擬桿菌等。而且過量喝酒的人也被認為是多種高發癌癥的高危人群。
飲酒會損害牙齒健康,而且也會增加血管炎癥,造成這樣的結果有一部分原因是微生物改變了。
總之,飲酒會降低口腔中乳桿菌的多樣性,增加致病細菌種類,無論是紅酒、啤酒、白酒都會影響口腔菌群,只是影響方式不同。
乳桿菌是有益于口腔環境的益生菌,但酒精會抑制益生菌的活性,使其無法發揮調節腸道菌群的作用,所以某些致病菌就會順勢而起,猖狂發展,變異鏈球菌就是其中一種,是引發齲齒的主要致病菌。同時,喝酒也會增加奈瑟菌屬,將酒精轉化成乙醛,這是非常危險的致癌物。健康的口腔菌群環境下,乳酸桿菌可以分解乙醛,使其失去毒性,可是大量的酒精破壞了口腔菌群環境,也減少了乳桿菌含量。簡單地講,喝酒增加了奈瑟菌含量,增加致癌物乙醛,而且也打壓了可以“解毒”的乳桿菌,口腔中乙醛含量不斷增多加累積,最后增加很多疾病的危險。
目前,還沒有研究出一種方法可以很好地阻斷危害細菌的發展,或是促進口腔微生物菌群平衡,喝酒與不喝酒口腔中微生物菌群狀況一定存在不同,為了身體健康,盡量少喝酒或是不喝酒。